原创 德国教授:很多国家都侵略过中国,为何中国人最恨日本人?
迪丽瓦拉
2025-09-28 22:02:25
0

前言

一位德国教授在北京讲座时抛出疑问:"很多国家都侵略过中国,为何中国人最恨日本?"

台下瞬间安静,几秒后有学生回应:"教授,您了解南京大屠杀吗?了解731部队吗?"

这不是简单的历史恩怨,而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文明较量。究竟有何本质区别?

英法抢钱俄国抢地,日本这个邻居却想要你的命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得先看看侵略的目的

那帮西洋列强,英国法国德国,跨过半个地球来中国,图的是什么?

说白了就一个字——。英国人发现正常买卖赚不了大钱,就动起了卖鸦片的歪脑筋。

这东西跟毒药没区别,害了多少中国人。

1838年,广州码头堆满4万箱鸦片,白银外流能铺满紫禁城。

英法联军烧圆明园,抢不走的珍宝浇上汽油烧毁,就是土匪进村的逻辑。

抢完数着银子就走了,没想过要灭掉中华文明。

俄国更直接,盯着的是地盘

19世纪那几个不平等条约,1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没了。

可这些地方多是荒山野岭,离中华文明的心脏远着呢。

就像贪心的邻居,割了块边角料,威胁不到命脉。

日本呢?完全不是一个路数

它不光要钱,不光要地,要的是中国人的命,是中华文明的魂

这就像你隔壁的邻居,你教他识字给他讲道理,他反手一刀捅过来。

他不光要你的家产,还要霸占你的房子,让你的孩子喊他爹。要从根上,把你这个人给抹了

所以你看它在东北干的事,搞"日满协和",逼着孩子唱日本国歌。

说中国话要挨打,在学校教的全是"日满一体"的谎言。

这不是要钱要地,这是要文化灭绝

西方抢钱像扒你衣服,俄国抢地像割你边角。

日本要命,是想挖你心

他们把杀人当游戏,把活人叫"原木"

目的不同,手段自然也不同。西方列强虽然可恨,但多少还把中国人当人看

日本呢?它在南京做的事,简直毫无人性

1937年冬,南京城破后成了人间地狱。日本兵把砍头、活埋、强奸、虐杀,当成了游戏

30万同胞死在他们的枪口下,护城河漂满尸体。

更让人发指的是,他们还拍照留念,当成"战利品"收藏。

这还不算最可怕的。臭名昭著的731部队,在东北用活人做实验。

什么冻伤、细菌、毒气,都往人身上试。

在他们的实验记录里,中国人不叫人,叫"原木"。手段之残忍,简直就是恶魔在行凶

这不是打仗,这是有组织有预谋的种族灭绝其他国家虽然也干过坏事,但像日本这样大规模系统性屠杀平民的,几乎没有

更恶心的是它的"以华制华"计策。

汉奸伪军死亡数118.7万,竟是日军战死的两倍多。

让中国人打中国人,这招够毒的。

长春有位老裁缝,被迫给伪军儿子做制服时,在衣襟里缝进张字条。"儿啊,这身皮是黑的,心可得是红的。"3个月后儿子战死,日本兵把尸体浇上汽油焚烧。

字条灰烬混着骨灰撒在冻土上,这是一个父亲最后的嘱托

日本的野心更让人胆寒,妄图把中国变成他们的殖民地

搞"大东亚共荣圈",听起来冠冕堂皇,其实就是侵略的幌子。

这比抢钱抢地盘还要可怕,因为他们想的是彻底消灭一个民族的尊严文化

德国总理能下跪,日本首相却在拜鬼

犯了错怎么办?这最能看出一个国家的品格

德国总理能为历史下跪,还立法禁止纳粹言论。

人家是真反思,从根子上认错

日本呢?不但不反省,还试图把侵略美化成"解放亚洲"。

好像他们是来帮中国的似的,你说这种态度能不让人生气吗?

更让人窝火的是什么?

它的首相、官员,年年跑去拜那些甲级战犯,那地方挂着杀人魔头的牌位。

这等于那个捅你一刀的邻居,非但不道歉。

还天天在你家门口嚷嚷,说他是来帮你大扫除的。

他们的教科书,把"南京大屠杀"写成"南京事件"。

把侵略说成"进入",把屠杀说成"事件"。

这种美化罪行的做法,比侵略本身更伤人。

一边在中国做生意赚得盆满钵满,一边却在歪曲历史。

一边说着中日友好,一边又去靖国神社拜战犯。

这种"两面人"的做法,谁能接受得了?

更让人火大的是,日本一些右翼政客经常跳出来否认南京大屠杀。

说什么死了多少人没证据,还有人说731部队是虚构的。这简直就是睁着眼睛说瞎话

难道三十万人被杀还不算数?难道那么多幸存者的证词还不够?

很多年轻人在网上看到这些新闻都会忍不住骂两句。是实在看不下去了,一个国家连自己做过的事都不敢面对。那它怎么赢得别人的尊重

所以大家为什么最恨日本?

不是因为中国人小心眼,而是因为日本的态度实在太刺眼

一边伸手要合作,一边又在背后捅刀子

这种行为让每一个有良知的人都无法接受。

七十年过去了,为什么伤口还在流血

有些人以为战争结束了,一切就过去了。

但实际上日本侵略带来的伤害远没有结束

很多家庭至今仍在承受那段历史的后果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越来越少,但他们讲述的故事还在流传。

有人说他小时候亲眼看见父亲被刀挑死。

有人说全家只剩她一个人逃了出来。

这些记忆一代代传下来,成为家族无法愈合的伤口

除了个人层面的影响,社会层面的问题也很严重。

比如教育方面,日本长期淡化甚至歪曲历史

导致很多年轻人根本不知道他们的祖先在中国干过什么。

相比之下,德国的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正视纳粹历史。

而日本的学生却很少学到南京大屠杀、731部队等事实。

战争虽然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但它带来的阴影依然笼罩在我们头上。

无论是心理层面、社会层面还是国际层面,它的影响远远没有结束

历史不能遗忘!

只有真正正视过去,才能避免悲剧重演

所以今天我们反复提起这段历史,不是为了煽动仇恨。

而是为了提醒每一个人:落后就要挨打,软弱就要受欺。

只有强大起来,才能守护和平,不再重蹈覆辙。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让后代明白。

什么是民族的尊严,什么是不能触碰的底线

这份仇恨,不是狭隘的民族情绪。

30万冤魂的哭喊,是20万慰安妇的血泪。

是中华文明险些被连根拔起的警醒!

我们恨的不是人,是那段想灭我族、毁我根的罪行

今天的中国,早已不是百年前任人宰割的羔羊。

若有人还敢来犯,新仇旧账,一并清算

结语

真正的恨意不是指向一个民族,而是指向那种想把你连根拔起的野心,指向那种打了人还不认账的嘴脸

历史不会因为时间流逝而模糊,真相不会因为回避而消失。只有正视过去,才能真正走向未来。

你认为,中日关系的症结究竟在哪里化解这道历史伤疤的关键是什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雍... 雍正皇帝,清朝世宗爱新觉罗·胤禛(1678年—1735年),是清朝定都北京后迎来的第三位皇帝。他的在...
原创 世... 成吉思汗,这位历史上无与伦比的伟大统治者,以其卓越的智略和非凡的军事成就而闻名于世。他在征战四方的过...
原创 一... 章邯之所以选择支持项羽而非刘邦,实际上并非出于个人的偏好或忠诚,而是在当时复杂且充满变数的历史背景下...
原创 她... 1922年,这一年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大婚之年。尽管清政府早在十年前就已宣告灭亡,但作为清代的最后一...
原创 解... 赤壁之战:曹操的盲目自信与历史的必然 公元208年,曹操在赤壁之战中遭遇孙刘联军的惨败。此次失利让...
原创 历... 在中国历史上,北伐的战役出现过很多次,但多数都以失败告终。真正意义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北伐,应当算是明...
原创 舍... 官渡之战结束后,曹操花费了整整七年的时间,才彻底平定了北方的局势。此时,他面临着一项重要的战略选择:...
原创 赵... 在《三国演义》中,曹真往往被描绘为一个愚笨的军事指挥官,常常与诸葛亮作对时被压制,甚至被形容为“草包...
原创 刘... 刘彻的出生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王夫人,作为他的母亲,原本已经和一位姓金的男子结为连理,并为其诞下了一...
原创 大... 1644年,李自成攻占了北京,崇祯皇帝不堪重负,自尽而亡。接着,吴三桂背叛了明朝,引清兵入关,迫使李...
原创 三... 在三国演义的浩瀚历史中,有四位英雄的名声虽然响亮,却在战场上表现不佳,成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人们...
原创 杀... 蒙古帝国的第二次西征(1235年~1242年),也被称为“长子西征”,是一次由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领导...
原创 洪... 撰文|赵立波 在太平天国的兴衰过程中,洪秀全作为这场深刻变革的核心人物,其个人日常生活一直以来都是...
原创 清... 题记:历史自古以来就是无数迷团交织而成的棋局。每一个朝代都掩藏着或多或少的历史谜题,而有些谜团,即使...
原创 从... 提到战国时期的名将,许多人都会不约而同地提到四大名将:白起、廉颇、王翦和李牧。这四位将领是战国时期最...
原创 为... 关于刘备这个历史人物,许多人对他颇有微词,尤其是在于他一直声称自己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当这么多人在...
从造父行迹看赵文化圈层中的霍人... 【内容摘要】:本研究以西周御术大家造父为切入点,系统解析赵文化体系中蕴藏的晋北霍人(今山西繁峙)基因...
原创 刘... 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通常将那些技艺高超且能勇猛作战的人物称为“上将”。而在众多的上将中,若是有一群特...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前的准备工作 来源:新周报 钟燕林/文 1934年的中央红军长征,由于事起紧迫仓促,相关准备做得不够充分,导致红军...
文化中国行丨从“雨过天青色”品... 汝窑,因复杂的烧制工艺和“雨过天青”般的绝美釉色,位居宋代瓷器“五大名窑”之首,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据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