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有几位皇帝短命,这在皇室历史中常常带来麻烦。短命的皇帝通常没有时间留下继承人,这在重视血统与皇权正统的皇室中无疑是一个严重的隐患。没有继承人,继位问题便只能依赖宗室的亲王们,这样一来,皇位的继承就充满了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稳定性往往会导致宫廷内部的权力斗争和纷争,甚至可能引发内乱。
顺治帝福临便是这样一位短命的皇帝,他的早逝令孝庄太后心急如焚。福临是皇太极的第九子,且在父亲驾崩后,继位问题一度悬而未决。皇太极未曾立下储君,导致亲王们开始争夺皇位,局势陷入了僵持。幸运的是,睿亲王多尔衮见机行事,迅速扶持年仅六岁的福临登基,成功稳住了局面,阻止了亲王们之间的权力争斗。虽然顺治帝登基,但他年幼,朝政掌控在多尔衮手中,孝庄太后内心的焦虑可想而知。她知道,自己的儿子能否稳坐皇位,仍是个未知数。
多尔衮一直以摄政王的身份掌控大权,甚至不屑于行跪拜礼对待年轻的顺治帝,令孝庄太后既愤怒又无奈。在那样的局面下,太后只能隐忍。然而,命运总是充满了变数,1650年,多尔衮去世,年仅十三岁的顺治帝被迫提前亲政。在这时,孝庄太后再次担起辅佐重担,尽全力帮助儿子稳定政权。然而,顺治帝却在二十四岁时去世,这使得孝庄太后又一次不得不面对辅佐幼帝的挑战。
幸好,顺治帝在世时多有子嗣,并留下了遗诏,指定将皇位传给三子玄烨。这样一来,皇位继承问题得到了明确,避免了亲王们再次争夺。但即便如此,顺治帝短暂的一生中依然留下了许多令人唏嘘的故事。顺治帝一生育有十四个孩子,其中包括八个儿子和六个女儿。然而,这八个儿子中,有四个在尚未封王前便夭折,还有一位虽封为王,但也在十九岁便去世了。由此可见,顺治帝尽管年纪轻轻,却早早承担起了繁重的父亲责任。尤其是他与董鄂妃的关系,虽深得宠爱,但并未影响他与其他嫔妃的亲密关系,表明顺治帝为了皇室传承,未曾止步。
顺治帝能够生这么多孩子,和他年少即婚不无关系。为了稳固政权,他在多尔衮的安排下,于十三岁便迎娶了吴克善的女儿,即孝庄太后的侄女。早婚早育,这也导致了顺治帝的孩子大多早夭。然而,这一切也可以解释他为何尽早承担起传宗接代的责任,毕竟皇室的血脉延续,关系到国家的稳定。
顺治帝虽年轻,却经历了三次婚姻。第一任皇后性格多疑,与顺治感情始终不合,最终顺治帝废除了她,将其降为静妃。她成为清朝历史上唯一一位被废除的皇后。第二任皇后是孝惠章皇后,孝庄太后的侄孙女,但她并未受到宠爱,甚至未能为顺治生下任何子嗣。随着董鄂妃的入宫,顺治对她的宠爱逐渐加深。第三任皇后佟佳氏与顺治帝生下了三子——日后继位的康熙帝。然而,佟佳氏的命运也十分短暂,她在十四岁时为顺治帝生下皇三子,二十三岁便去世,成为康熙帝追封的皇后。
顺治帝显然偏爱庶妃,这也使得他通过这些庶妃留下了大量的子嗣。尽管皇后并未获得顺治帝的宠爱,但庶妃们的宠幸却为皇室带来了新生命。在董鄂妃进入后宫后,顺治帝对她的爱慕之情无疑更加深厚。董鄂妃也因此成为清朝后宫史上晋升速度最快的妃子之一,从嫔位迅速晋升为皇贵妃。她的晋升速度,甚至仅次于慈安太后。董鄂妃的快速晋升也反映了顺治帝对她的极度宠爱。
尽管顺治帝极宠董鄂妃,但他仍不忘皇帝的责任,继续为皇室争取子嗣。董鄂妃虽然深受宠爱,但她也未能避免失去孩子的痛苦。在她生产的前一天,庶妃那拉氏为顺治帝诞下六公主,而庶妃陈氏则在一个月后为顺治帝生下了五阿哥。尽管如此,董鄂妃所生的儿子未能长命,夭折让她痛不欲生。她的忧伤深深影响了顺治帝的心情,最终她因忧郁过度而去世。董鄂妃的死,使得顺治帝更加沉浸于悲伤之中,身体逐渐衰弱,最终因病早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