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三庶人”事件,是唐玄宗时期最具震撼性的宫廷惨剧之一。这场风波起因于武惠妃及其女婿杨洄的陷害,最终导致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三人同时被废为庶人,并在不久后相继遇害。这三位皇子的骤然殒命,不仅改变了皇室格局,也为唐玄宗晚年的政局埋下阴影。而作为幕后推手的武惠妃,虽然一度得逞,却因心怀愧疚,日夜惊惧魂魄缠绕,最终被吓病而死。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她死后唐玄宗最宠爱的女子,竟是她亲生儿子寿王李瑁的妻子杨玉环,仿佛命运对她的嘲讽与惩罚。
武惠妃出身显赫,她的父亲武攸止是武则天的侄子。因父早逝,她自幼在宫中成长,长大后被唐玄宗纳入后宫。凭借容貌与机敏,她迅速脱颖而出,生下四子三女,深受玄宗宠爱。然而,尽管她受宠无比,但因武氏家族在朝中积怨甚深,她的身份始终难以得到突破,直至开元十二年才被封为惠妃。可野心勃勃的她并未满足现状,她先是利用“符厌事件”陷害王皇后,令其被废,几乎坐上皇后宝座。但御史潘好礼上疏谏言,指出武家不得人心,且太子李瑛并非其子,一旦她登基为后,必生储位之争。玄宗顾虑再三,未敢立她为后,这让武惠妃心中暗生怨恨。
既未能为自己争取皇后之位,武惠妃便转而谋划为儿子夺储。此时,她的女婿杨洄正好投其所好,日常留意太子及两位亲王的言行,稍有不满便添油加醋上报。太子李瑛与两位兄弟,因生母皆失宠,自然对武惠妃积怨已久,常常私下抱怨几句。杨洄捕风捉影,屡次禀告岳母,武惠妃则借机在唐玄宗面前哭诉,渲染太子与兄弟结党营私、图谋不轨。唐玄宗一度愤怒欲废太子,幸有张九龄以历史教训劝谏,才暂时保全了储位。然而随着张九龄被贬,取而代之的李林甫趋炎附势,对武惠妃的阴谋不但不阻拦,反而暗中助推。
终于,在开元二十五年,杨洄再度挑拨,称太子与二王勾结薛锈密谋造反。武惠妃这次布下圈套,召三人入宫助捕“贼人”,又趁机向玄宗告发,说他们已披甲入宫,图谋不轨。唐玄宗果然信以为真,当场震怒,将三人尽废为庶人。紧接着,三兄弟在不久后相继被害,真凶不言自明。
然而,武惠妃虽一时得逞,却终究无法逃过内心的惩罚。自三位皇子死后,她常感冤魂缠绕,夜不能寐,整日惊惶,甚至出现幻觉,身心俱损,最后竟活生生被吓死。她的结局正应了“害人终害己”的古训。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在她死后,唐玄宗最宠爱的杨玉环,正是她儿子寿王李瑁的原配妻子,这不仅是她生前算计未成的反噬,更成为史家笔下最尖锐的报应象征。
这场“一日三庶人”事件,不仅揭示了武惠妃权欲熏心的手段,也折射出唐玄宗中晚期因宠信奸佞、沉溺私情而导致的政治腐败。最终,无论是三位皇子的冤死,还是武惠妃的惨结,皆成为盛唐繁华背后的一段血色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