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湖南永州道县的福岩洞成为考古学界的一个焦点,考古学家在这里发现了47枚人类牙齿化石。通过铀系测年分析,研究人员确认这些化石的埋藏时间约在8万到12万年前。这一发现让人们对人类的起源和早期迁徙路径产生了新的思考。
2015年,《自然》杂志上发布了题为《华南最早无可疑的现代人》的论文。论文由中外多位专家联合撰写,基于对道县牙齿化石的研究,指出这些化石的牙齿形态与现代人极为相似,可以确定这些化石属于“无可疑的现代人”。这标志着中国境内有可能存在着早期的现代人类。
我们知道,人类的起源地通常被认为是非洲,约600万至200万年前,非洲直立人逐渐演化,并开始向全球扩展。而关于现代人——智人的起源,主流观点一直认为是非洲起源。根据这一理论,约30万年前,非洲的直立人进化成智人,6万年前,智人开始走出非洲,扩展到世界各地。然而,道县的“道县人”这一发现却让学术界开始质疑这一传统的非洲起源说。因为在非洲智人向世界扩散之前,早在8万到12万年前,中国的“道县人”已经存在。那么,这背后到底有什么原因呢?
事实上,西方学者对此持有不同看法。道县人的出土让他们不得不修改传统的“非洲起源说”,但即便如此,他们还是坚持不认同“中国本土起源说”。尽管道县人被认定为“无可疑的现代人”,并存在于“非洲起源说”提出的智人迁出非洲之前,但他们依然无法接受“中国直立人演化成智人”的观点。这一问题引发了学术界的激烈争论。
根据《华南最早无可疑的现代人》这篇论文,三位主要通讯作者之一,来自伦敦大学的托里斯教授和其他一些西方学者,提出了一种修正方案,他们认为非洲智人的“走出非洲”的时间应该提前到8万到12万年前。可是,提前时间后,却也带来了新的困惑——比如,根据现有的考古资料,欧洲最早的智人出土时间为大约4.5万年前,这比道县人晚了3.5万年。那么,为什么在这段时间内,智人并未走向欧洲,反而穿越了大山大水,来到中国道县?
同时,西方学者们也对非洲智人的迁徙路线做了修正。以前大家普遍认为,非洲智人是从以色列北上,经过高加索地区抵达中国。然而,他们的新观点认为,智人应当是从阿拉伯半岛南下,经过红海沿岸、印度,再到中国华南。这一变化主要是基于当时欧洲的气候严寒,尼安德特人占据了欧洲的主要区域,非洲智人无法适应寒冷的气候,因此选择了向东迁徙,进入温暖的华南地区。
然而,这一系列修改依然不能解释许多关键问题。为何非洲智人无法在欧洲与尼安德特人竞争?他们为何要忍受长途跋涉数万公里来到华南?更重要的是,所有这些推测并没有得到足够的考古证据支持。对此,中国学者吴新智提出了反驳,认为西方学者在这方面过于固守传统“夏娃假说”,缺乏充分的说服力。
从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或许“道县人”及其他早期中国智人化石的存在,恰恰表明中国本土可能也具备了独立进化出智人的条件。从200万年前开始,中国境内就有着大量的直立人遗址,并且这些遗址的分布广泛,规模庞大,且具备连贯性,泥河湾人、元谋人、蓝田人、郧县人、北京人等化石的发现,都为这一观点提供了支持。更何况,如果非洲的直立人能够演化出智人,那么散布在全球各地的其他直立人群体,也完全有可能在当地进化成智人。
事实上,除了道县人之外,中国还发现了许多智人化石,它们的年代都在“非洲起源说”所描述的智人迁出非洲之前。例如,在广西崇左智人洞中,考古学家发现的臼齿和下颌骨化石,测定的年龄大约为11万年前,证明当时中国就已有了正在演化的智人。按理说,这些化石应当是中国本土演化的证据,但西方学者却在没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直接假设这些智人是来自非洲的。
目前,虽然没有确凿证据能够完全推翻“非洲起源说”,并证明中国现代人完全是本土进化的结果,但逐步积累的考古发现越来越指向中国本土智人有可能是持续演化而来的。这一观点也逐渐受到部分学者的支持。尽管如此,许多西方学者依旧固守“非洲起源说”,甚至拒绝承认“中国也是智人起源地之一”的可能性。至于为何如此,这其中的原因,或许与“夏娃假说”中的基因推算有关,亦或是因为偏见,究竟为何如此,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