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汉隋唐明首任太子:开国太子之路为何如此艰难?
迪丽瓦拉
2025-09-30 03:03:09
0

有句话叫做:比皇宫更危险的是东宫,比皇帝更难当的是太子。

太子不好当,而每一个大王朝的第一个太子,尤其不好当。

通读历史文献可知,秦朝未曾确立皇位继承人,而汉朝、隋朝、唐朝、明朝等强盛朝代的初始皇储及其子孙,大多命运多舛。

他们或者父亲不亲近,或者承受着沉重的负担,许多人都无法成为皇帝。

唯一登上皇位的刘盈,也无法掌权,皇位更是没能传下去。

也就是说,这些朝代传到下一代,都出现了小的继承大的情况。

本文要谈论的,是那些王朝的元子及其子孙的,不幸遭遇。

01、汉朝第一个太子:刘盈

刘盈,是刘邦和吕后的儿子。

然而,实在难以理解,刘邦与吕后这对心狠手辣之人,其子为何会是个天真善良的孩童。

刘邦即位后,依循嫡长子继承原则,册封原配吕雉为皇后,其子刘盈被确立为太子,然而很快,他就对刘盈诸多挑剔,横加指责。

刘邦认为,刘盈性格过于温和,难以胜任治国重任,加之他早已另有所爱,倾心于戚夫人,并且戚夫人还为他诞下了一个儿子刘如意。

刘邦登基不久,就计划着,要废了刘盈,改立爱子刘如意为太子。

幸好,群臣都是站在刘盈这个嫡长子一边,坚决反对刘邦换太子。

吕后采纳张良的提议,把刘邦难以招致的“商山四皓”请来辅佐刘盈,这些人刘邦都无法请动。

刘邦终于在权衡利弊之下,打消了废太子的念头。

刘邦去世之后,16岁的刘盈登上皇位,成为汉朝第二任皇帝。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就此苦尽甘来。

他的母亲吕后,具有强烈的控制欲,不仅牢牢掌握朝廷大权,而且反复触动刘盈敏感的内心。

刘盈一心想照看自己的兄弟,经常和弟弟刘如意一起生活起居,但吕后趁她不在的时候,在龙床上用毒药害死了刘如意。

而后,吕后又把刘如意的母亲戚夫人做成人彘,邀刘盈去观看。

为了让吕家世代荣华,吕后迫使刘盈迎娶了她的外孙女,这位是刘盈的表甥女张嫣,她被立为皇后。

刘盈对张嫣十分冷淡,张嫣因此无法怀孕,吕后于是处决了刘盈宫中所有能够生育的美人,随后将别人的孩子领回,假称是张嫣所生,并确立为太子。

刘盈难以承受接连不断的挫折,退居到宫中,纵情享乐,没过多久就耗尽了体力,最终因病离世,她去世时年仅二十四岁。

刘盈离世之后,吕氏开始独揽政权,对刘家皇族成员以及汉朝初期有功之臣进行严厉打击,同时大举册封自己的亲属为官。

等到吕后也去世,压抑已久的宗室和功臣联合起来,诛灭了吕氏。

就连刘盈的几个儿子,也被宗室们声称非刘盈亲生子,全部杀死。

就这样,刘邦的嫡系血脉,刘盈一脉,彻底断绝。

群臣改立刘邦的四子刘恒为皇帝。

刘盈,汉朝首位储君,长久以来一直处在可能被废黜的担忧之中,即便最终登基称帝,却从未真正执掌过权力。

离世之后,他的所有儿子也全遭屠戮,皇权未能由他这一支延续。

这样的一生,实在是太过悲剧。

02、隋朝第一个太子:杨勇

有观点称,隋文帝罢黜了太子杨勇,或许是中国历史上代价最为惨痛的废立太子之举。

杨勇,是隋文帝杨坚和独孤皇后所生嫡长子。

他最初成为储君时,受到普遍赞誉:外貌堂堂,性情仁厚,擅长文学创作,受命为太子后不久就能协助父亲管理朝政,提出许多获得隋文帝认可的主张。

他当然存在一些缺点。这些缺点,若是在其他皇子身上,或许并不引人注目。然而他面对的是一对要求极为严格的父母,他的这些表现,仿佛一桩桩的过错,深深触动了杨坚和独孤皇后的心绪。

譬如某日,杨勇获得一套盔甲,十分欣喜,又将其仔细打扮了一番。

杨坚一向提倡节省,他一看到这件事,便立刻将其提升到太子铺张浪费的层面,严厉斥责杨勇,认为自古以来,帝王很少有不喜好奢侈却能长久统治的。

再比如,杨勇对正妻没好感,反倒对妾室云昭训特别疼爱。正妻没能生育,云昭训却一连三个孩子都生了。

那位连大臣娶妻纳妾都要过问的独孤皇后,看到后心里很不高兴,甚至生气地表示,以后我们的后代岂不是要向妾室所生的儿子下跪?

太子妃因疾病离世之后,独孤皇后开始怀疑她可能是遭杨勇与云昭训共同谋害而死。

冬至的时候,百官去朝见太子。

杨坚的皇位来路不正,因此特别注重仪式规范,当看到东宫的铺张场面时,他立刻感到不悦,随后发布命令,严厉批评了杨勇以及众多官员。

杨坚挑选侍卫时,杨勇也会无意间冒犯,而且他自己还毫无察觉,竟然惹到了杨坚。

此事缘由,杨坚将勇猛的战士悉数调集到个人阵营,某位官员目睹后,便上言劝谏:此举将导致东宫的守卫力量过于薄弱,恳请陛下为东宫稍加思量。

杨坚却因此而提防上了杨勇。

许多杂七杂八的小事,慢慢堆积起来。杨勇却不在乎为自己辩解,坚持自己的做法,也不想刻意讨好父母。

而杨勇的弟弟杨广,则抓住了机会,处处迎合杨坚夫妇。

有一回,杨坚与妻子前往杨广的府邸看望他。杨广事先得知消息,立刻对府邸进行了翻新,将容貌出众的妾室都隐藏起来,各种生活用品也换成了老旧的。

杨坚和独孤皇后因此都喜出望外。杨坚注意到杨广的营帐都是用朴素的颜色装饰的,对此十分欣赏这个儿子的节俭。独孤皇后看到府中服侍的人都年纪偏大相貌平平,而杨广只与结发妻子感情深厚,她也感到非常满意。

最后,杨广给了杨勇致命一击。

有回,杨广准备离开京城,就向独孤皇后倾诉:不清楚自己怎么得罪了太子,太子总是想谋害我,我感到非常委屈。

独孤皇后信以为真,立刻和杨坚商量废太子之事。

杨坚发布命令废除了杨勇,列举了诸多过失,就连朝中官员也感到不解:自古以来,从不曾因这点缘由废黜储君的。

杨坚却一意孤行,废了杨勇,改立他心目中的好儿子杨广为太子。

杨坚直到临终之前,才看清了杨广的真面目。

那时的杨坚,病情日渐严重,便召杨广入仁寿宫侍疾。

杨广认为杨坚恐怕快要去世了,于是写信给重臣杨素,商议杨坚离世后自己即位的可能性。

杨素的信函,实际送到了杨坚手中,杨坚展阅后,神情变得凝重,对杨广的看法发生了转变。

没多时,杨坚的爱妾宣华夫人哭着向隋文帝诉说,杨广对她轻薄,意图不轨。

杨坚最终明白过来,杨广此前的一切行为,全是做作。他捶着桌子,气急败坏地喊:独孤毁了我,害我错误废黜了太子!

后来,杨坚派遣使者将杨勇召入皇宫,意图让杨勇重新担任太子,但这事儿被杨广给探听到了。

杨广拦截住了杨坚派出的人。不久之后,杨坚去世。

后世很多人怀疑,杨坚是被杨广秘密杀害的。

杨广继位之后,便伪造杨坚的诏书,赐死了杨勇。

后面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

杨广生性浮夸,即位后屡次讨伐高句丽却未获成功,却专注于营建大运河,大肆进行工程建设,短短十几年,就将隋朝的江山彻底败坏。

那么,如果是杨勇上位,隋朝会不会这么快灭亡呢?

李纲对那位人的评价如下:才能并非顶尖,性格属于普通人。假如能得到贤良人士的指导帮助,足够可以接续皇上的事业。

杨勇并非杰出储君,仅是一般人而已,倘若得贤能之臣辅佐,则承续隋朝基业,并无难度。

而隋朝,恰恰不缺贤臣。隋朝是被荒淫无道的隋炀帝杨广败光的。

倘若杨坚不曾固执己见,废黜杨勇改立杨广为储君,隋朝或许不会迅速灭亡。

难怪有人说,隋文帝的这次废太子,代价实在是太大了。

03、唐朝第一任太子:李建成

李建成,乃大唐首位储君,亦是众多朝代皇太子的行列中,少有参与过军事行动之人。

李渊刚开始起事的时候,西河成为他们西向长安的阻碍,随后李建成与李世民带兵攻克了西河,整个过程前后历时九日。

李渊夺取长安、登基称帝的过程中,李建成也立下不少战功。

李渊即位后,李建成成为储君,多数时间镇守在长安,不过他也曾自告奋勇出征,成功平息了刘黑闼在李世民战败后再次发动的叛乱。

纵观历史长河,极少有太子能取得如此丰硕的军事成就。多数太子在开国君主开创基业期间,都处于远离前线的状态。

而李渊,也是一个难得的,不为难太子的皇帝。

李建成的最大隐患,并非源自皇帝父亲,而是来自他那位屡建战功的弟弟——李世民。

在唐朝夺取天下的过程中,李世民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

可以说,唐朝的半个天下,都是李世民打下来的。

唐代及以后各代君主讲述国家建立的过程时,往往强调高祖与太宗共同开创基业,这种情况不同于其他朝代仅提及太祖或高祖建立政权的说法。

有一个非常勇敢的弟弟,李建成为此日夜担忧。他和四弟李元吉互相配合,想要铲除李世民这个障碍。

而李世民也没有停下脚步。他周围聚集了一批追随者,这些人对李世民为大唐建立的卓越功勋深信不疑,认为像他这样有如此杰出贡献的人,不应该排在功劳远逊于自己的李建成之后。

最终,玄武门成了兄弟二人的决战之处。

李世民率先采取行动,在玄武门布置了埋伏,除掉了李建成和李元吉,接着掌控了李渊,随后被确立为太子,两个月后即位称帝。

李建成的6个儿子,也被李世民斩草除根,全部杀死。

唯有女儿,由于造不成威胁,活了下来。

李建成悲剧的根源,可以说是李渊。

历代王朝的创建者,多数是亲自征战建立基业,很少有像李渊那样,本人参与军事行动不多,主要依靠儿子完成统一大业的。

二皇子李世民所获得的战功,远非李建成这个太子的成就可比,更非李渊这位皇帝的功绩所能及,这种现象在各个朝代的历史中,都属少见。

李渊的战绩相对有限,直接导致其威望不高,同时难以有效掌控朝政。

他控制不了李世民这个儿子,和他的手下。

他也下不定决心,把太子之位让给李世民。

明白,若有人处于李世民那种位置,即便李世民本人并无主张,他手下那些战功卓著的文臣武将,也必然会设法将他扶上高位。

更别提,李世民本身就是有野心的。

李渊对次子管束不严,也不打算立他为储君,只能任由李建成和李世民兄弟俩矛盾加剧,彼此对立,他毫无办法。

结局是李建成与李世民兄弟间爆发了血腥争斗,而他本人也因此被迫放弃了皇位。

04、明朝第一个太子:朱标

相比于其他的太子,朱标算是比较幸运的。

他的父亲朱元璋,对于这个在全家遭遇饥荒后幸存的第一个儿子,非常看重,始终没有考虑过废黜太子之位。

他的弟弟们虽然多数领兵打仗,也取得过不少胜利,但整个明朝,声望最高的还是皇帝朱元璋,没有人敢对皇太子的位置产生不该有的念头。

不过,朱标平时在朱元璋的威压之下,过得也不算顺心。

曾经,朱标与朱元璋在某个案件处置上看法相异,朱标倾向于从宽处理,朱元璋则主张从严惩办,以至于负责沟通的官员为了自保,不得不假装精神失常。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民主表平时承受的压力,是非常大的。

但是,这些都不至于影响朱标的太子之位。

他当了25年太子,地位一直稳如泰山。

一直到洪武二十五年,他因病死在了朱元璋之前,年仅38岁。

朱标去世之后,朱元璋立朱标之子朱允炆为皇太孙。

朱允炆体弱多病,朱标则更为强健。朱元璋为巩固其子皇位,诛杀了以蓝玉为首的众多猛将,意图消除功臣武将可能对帝位造成的威胁。

然而,朱元璋未曾料到,朱允炆皇位面临的最大风险,源自那些手握兵权、镇守边地的叔叔们。

朱棣的伯父朱元璋离世仅一年,朱允炆就着手削弱藩王势力,这让朱棣决心反抗,他随即发动了武装起义,经过长达四年的征战,最终攻陷了南京,并自立为皇帝。

朱允炆在一场大火当中,不知所踪。

朱标的另外一些儿子,则遭到朱棣的囚禁,整个生命都失去了自由,最后还以不清楚的方式离世。

朱元璋设想的,皇位永远在朱标一脉传承,最终也没有实现。

05、为什么这些朝代的第一个太子,难以坐稳位置?

西汉、隋朝、唐朝、明朝,这些重要的朝代,其首位皇子的皇位继承,全都未能成功。

即便期望像刘盈、朱标那样,自身或子嗣暂时执掌帝位,结局仍是皇权落入旁系之手。

可以说,这些朝代的皇位传到第二代时,没有一个是顺利传承的。

都要经历一番血腥的斗争。

这是为什么呢?

我认为,一个极为关键的缘由在于,国家建立初期,涉及到的各方诉求,实在相当繁杂。

而且没有一方是善茬。

能够发现,比如刘盈,她整个生命都承受着母亲吕后的强力控制。

吕后是刘邦的配偶,在刘邦征战时负责后方事务,照看家人,曾被项羽俘虏,刘邦即位后协助他诛杀了韩信。

可以说,她是一位历经战火磨砺的女子。刘盈从未亲历过沙场,难以与她匹敌。

就连刘盈的太子之位,都是在吕后的帮助下保住的。

吕后离世之后,刘盈的子嗣,将要面对的是饱经战乱洗礼的汉朝开国元勋们。这些元勋们,与吕氏家族显然存在着不共戴天之仇,绝不会容忍吕氏的血统继续盘踞在帝位之上。

刘盈一脉,就这么成为悲剧。

同样地,杨勇承受的,是控制欲旺盛的父母和演技高超的弟弟,李建成承受的,是战功卓著的弟弟,朱标一脉承受的,是朱元璋那些掌握军权、驻守边疆的儿子们。

每个朝代的建立初期,杰出人物相当多,他们彼此之间存在复杂的利害关系,都在觊觎最高权力。

而皇子那边,得到的看护,确实非常周全。一般情形下,君主很少会派太子上阵杀敌,他们作为国家的希望,需要留在都城,加以护卫。

这直接导致了,太子一脉,面对强大的对手,实在是很难对付。

他们坐不稳皇位,也就不奇怪了。

你觉得是不是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这... 你知道吗?有一座城市离韩国首都首尔只有60公里,开车1个小时就能到,但现在却属于朝鲜!这就是开城——...
(抗战胜利80周年)台胞姊妹的... 中新网大连8月20日电 题:台胞姊妹的抗日青春 作者 黄欣欣 2015年,一张照片定格台胞苏菁晚年的...
阅兵日,抗联忠魂跃上大银幕 2025年8月23日刊| 总第4067期 作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你们有...
原创 早... 在19世纪中叶,清朝在与外敌作战的过程中经历了严重的失败,但在这段动荡的历史中,仍然涌现出一些勇猛的...
原创 6... 邱会作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因为在战争年代积累的功绩,他在1955年获得中将军衔。1959年,他被任...
出土石制品494件 山西一旧石... (来源:经济日报) 转自:经济日报 近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了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析城山旧石器遗...
原创 三... 三国时期,武将众多,其中不乏英勇善战、战无不胜的英雄人物,如吕布、关羽、张飞和典韦等。他们在历史和演...
原创 唐... 导语:玄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佛学大师,他的经历也成为了《西游记》故事的蓝本。按照常理,这样一位为国家...
原创 三... 《三国演义》中的“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是许多读者耳熟能详的经典名句。其中,卧龙指的是智谋超群的诸...
原创 古... 古代的“免死金牌”真的是万能的保命符吗?在许多历史演义小说和古装影视剧中,免死金牌往往被描绘成一种无...
原创 欧... 最近,双普会之后,欧洲这边可就炸开了锅,再也坐不住了。欧洲的政要们那叫一个着急,几乎倾巢而出,陪着泽...
时空见证·抗战文物说历史|一封... 这封写有177个字的家书,是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在1936年8月1日夜写给其子(宁儿)最后的嘱托。在沈...
《假太监,我乃大明九千岁》 现代社畜杨凡穿越成大明假太监,凭机智躲过验身危机,沦为陈妃随从。他周旋于后宫美人之间,一边偷练武道秘...
原创 古...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五千年辉煌的历史和文化,源远流长,历史的积淀深厚。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华...
原创 唐... 在唐宪宗李纯的统治时期,国家终于解决了长期存在的藩镇割据问题,成功实现了唐朝的复兴,这一历史阶段被称...
原创 韩... 公元前206年七月,刘邦在汉中立下重用人才的决心,他不顾麾下诸将的反对,破格提拔原本只是治粟都尉的韩...
陕西发现隋兵部尚书家族墓 墓志... (来源:新安晚报) 转自:新安晚报 记者近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了解到,2022年8月,该院在陕西省咸...
原创 历...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宪宗”作为皇帝的庙号代表了帝王的博学和能力。古人认为“博闻多能曰宪”,因此那些被...
原创 齐... 公元前306年,越王无疆打算模仿其他国家征讨中原,于是派兵北上攻打齐国。那时,齐国的国君齐宣王在位,...
免费开放3个月!古田会议纪念馆...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8月21日,“铸魂·砺剑·擎旗——古田会议决议精神在抗日战争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