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是他一生的理想,他为此发誓要光复大汉,完成刘备的遗愿。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诸葛亮在平定蛮王孟获之后,便开始了势如破竹的北伐战役。对于熟知三国历史的人来说,大家都知道蜀汉自夷陵之战后国力日渐衰弱,诸葛亮这次北伐是拼尽全力,几乎调动了所有能派上的大将,奋力一搏。北伐中,诸葛亮最倚重的几位大将,每一位都有着不容小觑的功绩。值得一提的是,马岱的表现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
第五位,赵云
提起赵云,许多人首先想到的是那个英勇的“白袍将军”,他在长坂坡七进七出,面对百万曹军毫不畏惧,展现了非凡的勇气。然而,那已经是很多年之前的事了。当北伐开始时,赵云已是年迈的老将,满头白发,年过七旬。最初,诸葛亮并不希望赵云参加战斗,因为他担心年老的赵云会影响军队士气,毕竟身体力行的战斗不再适合他这个年纪。然而,赵云依旧坚持要参战,他宁愿死在战场,也不愿坐以待毙,甚至愣是要撞死在门前。面对赵云的坚决,诸葛亮只能同意,让他担任先锋,并配上邓芝作为副将,二人率军从斜谷出发,以迷惑敌人。
赵云的表现可谓不负众望。在凤鸣山之战中,他亲手斩杀了韩德父子五人,逼得夏侯楙望风而逃,打得曹军大乱。即便是在马谡失守街亭之后,赵云依旧坚守岗位,亲自断后,杀败了曹军的追兵,成功保护了辎重回到汉中。他的忠诚与勇敢深得诸葛亮的器重。可惜,在第二次北伐之前,赵云因病去世,未能再为蜀汉立下赫赫战功。
第四位,马岱
马岱,蜀汉五虎上将马超的堂弟,在马超死后便被刘备托付给了诸葛亮。马岱是一个非常能打的将领,在平定孟获时,他就表现得十分出色,屡次立下战功。虽然他未曾与曹魏大军直接交战,但他在诸葛亮北伐中的作用不可小觑,尤其是在一些极为机密的任务中,马岱几乎总是执行关键任务。例如,在上方谷之战中,诸葛亮计划通过埋伏火攻司马懿,而马岱正是那个执行秘密任务的人。
原著中记载,诸葛亮见司马懿不肯出战,便密令马岱在上方谷布置木栅,挖掘深堑,堆积干柴、引火物;同时,周围的山上也用柴草建造假窝铺,巧妙地布置了地雷。马岱作为执行者,成功地完成了这一计划,展现了他过人的勇气和智谋。
第三位,王平
王平是北伐中蜀军的另一位耀眼将领。他不仅智勇双全,而且非常谨慎、稳重,因此诸葛亮任命他辅佐马谡镇守街亭。然而,马谡未能按照诸葛亮的部署稳守阵地,导致了街亭失守。此时,王平迅速采取了补救措施,带领五千兵力单独扎寨,防守街亭。在敌军的猛烈进攻下,王平勇敢地和曹魏名将张郃交战数十回合,虽因兵力不足最终撤退,但他临危不乱,表现出了极高的指挥能力和军事素养。
在之后的战斗中,王平多次救魏延等人脱险,成为蜀汉在北伐期间最为可靠的将领之一。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结束后,王平是唯一被升迁的武将。他在诸葛亮的指挥下,屡次取得战功,成为了蜀汉北伐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第二位,姜维
姜维,绰号“幼麟”,原是曹魏的将领。因为他曾经击退赵云,夜袭蜀军大营,显示了极高的军事才华,诸葛亮于是将其招募。姜维非常崇拜诸葛亮,并真心归降。归降之后,姜维多次为诸葛亮献计,逐渐成为他最重要的军事谋士之一。姜维曾献计反间计,虽未能直接击杀魏国主将曹真,但成功暗杀了前部将军费耀,为蜀汉赢得了重要的战果。
在诸葛亮多次北伐中,姜维也屡次担任先锋,与魏延一同进攻敌军,屡屡建功。他甚至在诸葛亮病重时,亲自带领军队断后,用诸葛亮的木像吓退了司马懿的大军,展现了过人的智慧和忠诚。
第一位,魏延
魏延是蜀汉北伐中的核心人物之一,除去五虎上将,他的战力和资历可谓是蜀军中最为出色的。自诸葛亮开始北伐以来,五虎上将已所剩无几,赵云去世后,魏延几乎成为唯一能够担当先锋的大将。魏延英勇善战,屡次提出有策略的军事方案,如“子午谷奇谋”,虽然没有被采纳,但也足以证明他是个拥有谋略的将才。魏延在诸葛亮的指挥下,屡次担任先锋,带领军队攻城拔寨,立下赫赫战功。
除了这几位大将外,还有吴班、吴懿、高翔、廖化、张翼等人,他们在北伐中也表现得极为出色,充分展现了他们对蜀汉的忠诚与对“光复大汉”的决心。
这些将军在北伐中的表现都堪称英勇,他们的忠诚和勇气,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每一位大将的背后,都是蜀汉的希望和对汉室复兴的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