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如晦:他位列文学馆十八学士之首,也是李世民最倚重的文臣之一
迪丽瓦拉
2025-09-30 18:34:06
0

唐朝贞观十七年,唐太宗李世民为纪念当初追随他一同打天下的多位功臣,便命画家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按照顺序排列分别是1长孙无忌、2李孝恭、3杜如晦、4魏征、5房玄龄、6高士廉、7尉迟敬德、8李靖、9萧瑀、10段志玄、11刘弘基、12屈突通、13殷开山、14柴绍、15长孙顺德、16张亮、17侯君集、18张公谨、19程知节、20虞世南、21刘政会、22唐俭、23李勣和24秦琼。前期发文已介绍了长孙无忌、程知节、尉迟敬德、房玄龄,今天我们介绍一下房谋杜断之一的杜如晦。

杜如晦,字克明,生于公元 585 年。杜如晦出身官宦世家,他的曾祖父杜皎,在北周时官至仪同三司、武乡县公;祖父杜徽,曾任隋朝的洵州刺史;父亲杜咤,在隋朝时担任昌州长史。出生在这样的家庭,杜如晦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本就聪慧有悟性,加上自幼博览群书,尤其精通经史典籍,同时他还擅长书法和文学,年轻时就以才学出众而闻名乡里,这妥妥别人家的孩子。

隋朝大业年间,时任吏部侍郎高孝基非常器重杜如晦,认为他是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材,于是就任命他为滏阳县尉。但不久之后,杜如晦便弃官而回。这世上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很多人才怀才不遇,最终落魄一生,幸亏杜如晦拿到的不是这样的人生剧本。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各地起义军纷纷崛起。当时,李渊在太原起兵,很快就拿下了隋朝都城长安,成为关中一大割据势力。而其子李世民英勇善战,胸怀大志,广纳天下英才。

很快,杜如晦被李世民收入麾下,视为亲信,并先后被任命为法曹参军、陕州总管府长史。

由于杜如晦善于分析形势,在李世民平定天下的过程中经常为李世民出谋划策,为唐朝统一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

例如,在与薛仁杲的战争中,杜如晦建议李世民采取坚壁清野的策略,等待敌军粮草耗尽、士气低落时再发动进攻。最终唐军大败薛军,平定了陇西地区。

随后在与刘武周、宋金刚的战争以及与王世充、窦建德的战争中,杜如晦都随从李世民参赞军事,为李世民运筹帷幄,判断军势,李世民根据杜如晦的判断准确出击,将这些割据势力一一消灭。

唐朝建立后,随着李世民的功劳越来越大,他与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深,双方剑拔弩张。

面对这种情况,杜如晦和房玄龄等谋士力劝李世民先发制人,发动政变,除掉李建成和李元吉,以夺取政权。

公元 626 年,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除掉了李建成和李元吉。随后,李世民被立为太子。

事后李世民论功行赏,杜如晦被任命为兵部尚书,进封蔡国公,赐实封食邑一千三百户。李世民继位后,杜如晦又被改任尚书右仆射,与房玄龄共同掌管朝政。杜如晦和房玄龄两人配合默契,房玄龄善于谋划,杜如晦善于决断,被称为 "房谋杜断",成为贞观时期的名相组合。

在贞观初期,唐朝面临着许多问题,如经济萧条、民生凋敝、边疆不稳等。杜如晦和房玄龄一起,协助唐太宗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例如鼓励垦荒、兴修水利、重视工商业的管理,以恢复和发展国家的经济,稳定社会秩序。

在政治上,杜如晦和房玄龄致力于整顿吏治,选拔人才。他们废除了隋朝的一些苛法,制定了新的法律。同时,他们还改革了科举制度,扩大了选拔人才的范围;同时注重对官员的考核和监督,一时间唐朝的吏治得到了明显改善。

在军事上,杜如晦主张加强边防建设,抵御突厥等少数民族的入侵。

由于长期的劳累和工作压力,杜如晦的身体逐渐垮了下来。他患病期间,李世民多次派遣使者和名医前去救治杜如晦,派遣到杜如晦府上的人在路上前后都能望见。尽管如此,杜如晦还是于贞观四年因病去世了,年仅 46 岁。

唐太宗得知杜如晦去世的消息后,大哭不止,三天不能处理朝政。他命著作郎虞世南为杜如晦撰写碑文,并追赠他为司空,谥号 "成"。

后来,李世民还将杜如晦的儿子杜荷封为郡公。

据史书记载,杜如晦去世后,有一次李世民赏赐给房玄龄一条黄银带,他又想到杜如晦,哭着对房玄龄说:“当初你和杜如晦一起辅佐我,但现在我却只能赏赐你。我听说鬼神什么的害怕黄银,你再拿一条黄金带帮我带到杜如晦的灵房去。”

PS:历史上李世民给人一种杀伐果断的印象,但是他其实是一个很感性的人,他对这些老部下是真的非常好,除了少数谋反之人,大部分得到了善终,再对比后世的朱元璋,就知道凌烟阁这些功臣是有多幸运了,这也说明了跟对领导的重要性!

《新唐书》评价杜如晦说:"如晦长于断,而玄龄善谋,两人深相知,故能同心济谋,以佐佑帝。当世语良相,必曰房、杜云。"

参考文献:资治通鉴

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刘... 治国之道,绝非一人之力所能实现。在朝廷之上,每一位大臣的作用都不可小觑,那些忠臣和奸臣对国家命运的影...
原创 你... 在古代,依赖食物来抵御寒冷显然不是一种长久之计。为了找到经济实惠的保暖方法,古人们在日常生活的器具上...
原创 唐... “嫡长子继承制”固然是历史上常见的一种继承方式,但它的死板与不合理性也常常暴露出问题。作为帝王,他们...
原创 在... 在剧中,年羹尧的死因可以追溯到他在夺嫡之中的重要角色,雍正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最终决定将他除掉。清朝...
建行惠州东江支行到罗浮山东江纵... 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传承红色基因,筑牢廉洁防线,近日,建行惠州东江支行党总支组织全体党员及入党申...
原创 如... 前言: 公元208年,刘备听从了诸葛亮的战略建议,凭借其出色的谋略成功从曹操手中夺得了荆州,取得...
原创 司... 从古至今,真正令人敬畏的人物,往往不是那些善于炫耀小聪明的人。在《道德经》一书中,有一段经典对话,商...
花脚大仙分享:《元代的杭州与泉... 元代的杭州与泉州 河海相依,多元和合8 杭州博物馆特展系列 花脚大仙分享 由杭州博物馆、福建省泉州海...
原创 马... 在三国时期,马超不仅是蜀汉的五虎上将之一,他在蜀汉的地位可与关羽、张飞、赵云、黄忠并列。更为关键的是...
原创 美... 美国长期以来一直在全球擎天柱般地占据主导地位,这背后的原因不仅是其雄厚的国力,更重要的是那份根植于心...
原创 明...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历代皇帝的后宫选秀往往充满神秘和严苛的气息,明朝便是这个现象的一个典型代表。明朝...
原创 除... 西周灭亡后,周平王迁都洛邑,历史进入了春秋战国的动荡时代。春秋时期的局势尤为复杂,诸侯国之间的争霸不...
原创 明... 在中国古代,兵器主要以冷兵器为主,随着历史的发展,火药的使用逐渐被人们认知和接受。火药的确是一项源自...
原创 蓝... 1393年,蓝玉被朱元璋处死,还连累15000余人。行刑前,蓝玉指责朱元璋:“跟我亲近的人你都全杀了...
原创 李... 中国的封建王朝,跨越了几千年,历任帝王也数不胜数。然而,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只有少数几位帝王能够在...
原创 溥... 在“伪满洲国”覆灭后的岁月里,溥仪经历了长达十多年的改造与反思。这段时间,他的生活显得颇为复杂,直到...
原创 明... 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墓,位于南京市紫金山的南麓,是明十三陵中最具代表性和历史价值的一座。然...
原创 左... 今天我们要重点介绍的人物,大家一定不陌生,那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左宗棠。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他在中国历史...
原创 晚... 今天,我为大家整理了一组晚清时期的珍贵老照片。这些影像展现了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从可爱的宝宝到朝廷的...
原创 坐... 1930年代,对于美国来说是一个充满苦痛和挑战的时代。在这个时期,街头巷尾常见到失业的民众,他们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