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张自忠和张治中两个将军有些分不清楚?1940年5月16日张自忠殉国
迪丽瓦拉
2025-10-01 22:06:13
0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在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中,1940年5月16日是一个令人沉痛的日子。当天,在枣宜会战的激烈战斗中,中华民国著名将领张自忠于宜城壮烈殉国。他死后被追授为上将,成为二战时期中国国民革命军中,战场上阵亡的最高军衔将领之一。许多人常常会混淆张自忠与张治中,这两位名字相似的将军,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经历和性格。

张自忠是西北军出身,而张治中则是中央军的代表人物。前者从地方军阀体系中走出,凭借自身努力逐渐成长为抗日名将;后者则一直在中央军体系内发展,更偏向政治与行政。两人虽同为名将,但道路与评价差异极大。

张自忠出生在山东聊城的一个显赫家族。他的父亲张树桂曾任江苏赣榆县知县,然而早逝,使得张自忠自幼失去父爱。尽管如此,张家家族势力庞大,家境优渥,他的生活并不贫困。与大多数出身贫寒的军人不同,他从清末开始接受新式教育,一路读到高中,最终毕业于济南法政专门学校。那个年代,高中毕业生已相当于今日的大学生,堪称社会上的知识精英。若愿意,他完全可以选择一条安稳的道路,做一名中学教师,过上舒适安定的生活。

然而,亲眼目睹列强在华的肆虐与清末国势的衰败,张自忠心怀愤慨,毅然加入同盟会,成为革命党人,最终选择弃笔从戎。他最初投身的部队由车震统领。车震出于老乡情分收下了这位富家子弟,但对其能否吃苦存有怀疑。事实证明,车震的顾虑并非全无道理——和张自忠一同投军的七八位同学,不出一个月便纷纷因军中艰苦而选择退回家中。唯独张自忠坚持了下来,哪怕在最初接受考验时,和士兵们一起下地割麦子,他也没有退缩。凭借坚韧和勇气,他在军中站稳了脚跟。

随着车震升任师长,张自忠也逐渐被提拔为参谋。然而在军阀混战中,车震的部队终究溃败,张自忠只能逃回家乡。之后,他又投身于冯玉祥麾下。起初,冯玉祥不愿收留这类“公子哥”,但见张自忠身材高大、相貌魁梧,最终破例留下。凭借聪明与胆识,他很快脱颖而出,从排长、连长一路升至团长,逐渐成为西北军的重要骨干。

张自忠治军极为严格,他的训练堪称魔鬼式,因此手下部队战斗力极强。他甚至因常以军棍处罚违纪士兵,而被称作“张剥皮”。在1933年的长城抗战中,他率部坚守喜峰口,令日军伤亡惨重,并因此获颁青天白日勋章。可惜,随着西北军的衰落,宋哲元等高层逐渐倾向妥协,在卢沟桥事变前后选择消极应战。张自忠因执行上级命令而与日军谈判,被全国舆论误解为汉奸,甚至与殷汝耕并列为“国贼”。这一段经历令他蒙受巨大冤屈,失去军权,被迫赴南京“领罪”。所幸蒋介石明白实情,仅对其软禁,并未加以重罚。

最终,张自忠重返军职,率59军投入抗战,逐渐洗清污名,成为家喻户晓的抗日英雄。他的部队在徐州会战中顽强阻击日军,为台儿庄大捷赢得宝贵时间;在武汉会战、随枣会战等多次大会战中,59军始终承担最艰难的任务,屡建战功。

在1940年的枣宜会战中,张自忠明知凶险,仍亲率兵力不足的74师突入敌军后方,力图减轻前线压力。最终,他与部队被数倍日军包围。面对绝境,他拒绝撤退,誓与士兵共存亡。5月16日,他身中数枪,仍与日军短兵相接,直至壮烈殉国。他临终前的一句话“我这样死,很好”,更是展现了将军慷慨赴死的胸襟。日本军方对其也深表敬佩,甚至以礼殓葬。国民政府随后为他举行国葬,蒋介石亲临灵前痛哭。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亦追认其为革命烈士,历史对他作出了公正评价。

相较之下,张治中则完全不同。他出身安徽贫寒人家,仅受过私塾教育,但聪明机敏。年轻时做过警察,后来考入保定军校,成为第三期学员。他自青年起便积极投身革命,追随孙中山,后来受到蒋介石重用。张治中为人圆滑,深谙官场之道,善于迎合上意,因此仕途顺畅。他在军阀混战与抗战初期都担任过重要职务,但缺乏指挥大规模战役的经验。在淞沪会战中,他未能集中兵力一举歼敌,反而将战役拖成消耗战,使国军陷入被动。这场失误让蒋介石对其军事才能产生怀疑。

此后,张治中转入政务工作,担任湖南省主席,与共产党展开过密切合作,推动抗日救亡运动一度进入“黄金时期”。然而,他在任内因指挥不当导致“长沙大火”,成为抗战三大惨剧之一。再往后,他虽继续得到蒋介石的信任,被任命为西北行营主任等职务,但基本未再直接掌军。1949年,他与中共谈判失败后最终选择投共,成为黄埔“八大金刚”中唯一投向中共的一人。

综上所述,张自忠与张治中虽同为国民党将领,却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军人形象。前者铁血抗敌、以死殉国,被后人敬为民族英雄;后者精于权术、擅长政治,却在军事上屡有失误,最终走上另一条道路。两人之间的对比,正是抗战年代中国军人命运与性格的真实写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八... 在中国历史上,每当一个王朝走向终结,总会留下大批昔日的拥护者和失势的遗民,这些人被统称为“遗老遗少”...
原创 清... 喜欢清宫历史题材的朋友们,对后宫嫔妃们每天戴着长指甲套的习惯并不陌生。她们只有在权力遭遇波动、势力削...
原创 原... 历史上每逢战乱年代,总会涌现出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这也正是“乱世出英雄”这句古话的真实写照。而在...
原创 东... 从东汉灭亡-唐朝建立,这其中间隔四百年左右的大乱世。东汉末年的乱世,在西晋时期得到昙花一现的统一,但...
【民建先贤抗战故事(26)】盛... 民建先贤抗战故事 从中社到红棉 盛丕华:(1882-1961),浙江宁波人。1946年参加民建,曾任...
他们讲述跨越80年的时光~ “今天,历史的接力棒交到了我们手中,让我们从伟大的抗战精神中汲取磅礴力量……” 8月29日,新洲区委...
原创 吕... 建安二十五年,吕蒙在关羽北上攻打曹魏时,趁机实施了一次大胆的战略行动。当时,关羽正带兵北征,留守荆州...
原创 中... 中亚三国从1991年苏联解体后,迅速与我国划界,中塔边界谈判20年,中吉边界谈判12年,中哈边界谈判...
原创 从... 谈及古代的猛将,脑海里自然会浮现几位名字响亮的英雄。今天,我们就来整理一个从古到今战斗力最强的武将排...
原创 孝... 孝庄太后年轻时究竟有多美?经过专家对她头像的还原,呈现出的轮廓和气质与影视剧中的形象相比,差距颇大,...
“关于现在的历史——少数民族作...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围绕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四项总体性原则,各民族既...
原创 如... 如果你问我对朝鲜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我会说:是表情。 那里的人们脸上,有一种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神情—...
原创 李... 虽然不少史书中都有记载称李渊曾多次有意立李世民为太子,但若仔细推敲,这些说法大多经不起推敲,几乎可以...
原创 古... 在中国上下千年的历史长河里,王朝更替不足为奇,超过二十个政权轮番上台,战争几乎成了常态。除了宫廷内斗...
原创 岳... 前言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岳飞的名字几乎与忠义、悲壮划上等号。他不仅以超凡的军事才能赢得世人的敬...
原创 太... 南京保卫战,是太平天国历史中最为悲壮的一幕。在这场战役里,忠王李秀成本有机会突围而出,借助他的人脉与...
记忆、认同与跨文化传播:多元主... 摘要:1884—1885 年,近两万名华工参加了加拿大太平洋铁路的修建。一个多世纪以来, 铁路华工在...
历史的回响|穿透黑暗的光束 在德国人托马斯・拉贝的童年记忆里,躺着一本厚厚的日记本。他知道,那是祖父约翰·拉贝的遗物,却从未想过...
王子今:“采药”和“采药昆陯” 青海新发现秦刻石遗迹中有“采药昆陯”文字,有质疑者提出“采药”一语使用年代较晚,不见于先秦乃至西汉的...
原创 三... 在三国时期,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英雄辈出,几乎每一位名将都在战场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人们常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