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临终前,为啥要让隆科多陪葬?雍正登基后才知父亲高明
迪丽瓦拉
2024-11-17 11:23:12
0

原标题:康熙临终前,为啥要让隆科多陪葬?雍正登基后才知父亲高明

清宫剧一直是历来大热的类型,尤其是2011年《甄嬛传》一经出播,就让人们津津乐道,直到现在2022年了还深受许多观众们喜欢。提到这部剧,用现代网络语言来说就是讲述了一个男人和许多女人的故事。在这里重点讲述一下里面关键的男人——皇帝。

没错,就是新觉罗·胤禛,他是奠定“康乾盛世”基础中康熙的儿子,也是九龙夺嫡最终胜利者,更是后来的雍正皇帝。

事情发生在皇位争夺战到了尾声的时候,康熙的身体再也支撑不住,他清楚的知道自己不行了,大清需要新的皇帝继位。

哪怕此时的康熙对胤禛是否能够撑起这个国家还存在疑虑,但情况已经刻不容缓。1722年深夜,康熙悄悄写下了遗嘱,并颁发了一道圣旨即让九门提督隆科多陪葬。

隆科多

这个男人是谁?按照一般流程不应该是妃子殉葬吗?

隆科多全名佟佳·隆科多,镶黄旗人。出生于1658年,一等公佟国维的三儿子,康熙第三任皇后——佟佳氏也就是孝懿皇后的弟弟。

身为皇亲国戚的隆科多的仕途走的是非常顺畅的,聪慧的他深受康熙的喜爱和重用。

1688年的时候,30岁的隆科多被康熙封为一等侍卫。到1711年,他被提拔为步军统领,此时京城的军队,全在他的掌控之中,这也代表了康熙对他的信任。

下旨殉葬,胤禛求情

康熙下旨让隆科多陪葬时,他出任九门提督,要知道凡是坐上这个位置的人都是皇帝的心腹之人,可见他的恩宠。

接到圣旨的隆科多如招雷劈,他想不明白自己究竟哪里做错了招致康熙的厌恶落得于此?

慌不择路的他想到了当时还是四阿哥的胤禛,想要他在康熙面前为他求情。

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彼时还是皇子的胤禛与隆科多的关系,胤禛是被孝懿皇后收养记录在案的,按照姻亲关系他需要称呼隆科多“舅舅”。

早些年他们就是同一个船上的人了,哪怕那些利益充满不确定性、不够稳固,但别无他法,他必须向康熙求情。况且为了获得隆科多的更多支持,加深彼此的联系,这个忙胤禛不帮也得帮。

一向谨慎的胤禛并没有立即答应,先是仔细询问隆科多事情的经过,再三确认他没有做什么错事,没犯康熙忌讳,才应承了下来。

他也表示,自己人微言轻,不能保证一定成功的让康熙收回命令,只能尝试一下,借此机会正好也试探一下康熙对他的态度。

到了康熙面前,胤禛打好腹稿,向康熙述说了,“舅舅”隆科多这些年来劳苦功高、尽心尽责的办事之类的话。

同时他也做好了挨训的心理准备,但康熙并没有训斥他,只是隐晦的问了一些对于隆科多的想法。

见胤禛如此坚持,康熙只好就此作罢。无奈收回了命令,重新下令,明确告诉了隆科多是四阿哥为他求情才放过他,后又召见隆科多为他加官进爵,任命为顾命大臣。

康熙的谋略

康熙这一手“打一棍子,给个甜枣。”运用的可谓炉火纯青。同时也一箭三雕,一来他想在弥留之际,为自己的儿子扫清障碍,除掉外戚隐患。

二来,就算不能除掉也要让隆科多时时刻刻记着,他的身家性命都在皇帝的一念之间,只有老老实实地辅佐君王,才能荣华富贵无忧,若是起了二心,下场就不那么好了。

三来,为胤禛铺路。哪怕隆科多之前深得他的信任且忠心耿耿,但人心易变,只有让隆科多深刻的记住若没有他儿子胤禛的请求,他这条命就不保了,让他以后更加安心辅佐胤禛。

果不其然,康熙的这一番敲打,让隆科多对胤禛感激不已。在胤禛顺利继承大统上出力颇多。

雍正登基,隆科多的死亡

前期,雍正继位时,由于隆科多是除了年羹尧外唯二支持胤禛的心腹大臣之一,又有“舅舅”这一层身份在,雍正对他信任颇多,使其的地位越来越高。

后期,地位变高的隆科多野心也随之变多了,欲望愈发的膨胀起来。他忘了当初康熙的敲打“谨言慎行,行为端正”。

1726年,雍正查出隆科多拉帮结派和年羹尧结党营私的罪证,哪怕他可能没有谋反之意,却行谋反之举。正所谓“伴君如伴虎”,犯了皇帝忌讳的隆科多的下场是可以预料到的。

随后雍正先处死了年羹尧并看在隆科多有功的份上,没有重罚,只是警告了一番,但已被皇帝的偏宠和权利的力量迷失了自己的隆科多没有将警告放在心上,依旧在挑战雍正的底线。

直到1727年,他迎来了雍正的彻底清算,一供有四十一条大罪,且每条都是掉脑袋的重罪。最终,雍正帝念在姻亲的关系,决定将其幽禁。

至此,雍正才愈发理解到当初父皇康熙登基时面对辅助大臣的心理路程,最初他的决策赐死隆科多是十分的明智,哪怕是后来的敲打虽然最后没得到隆科多一心一意的辅助,却也在最初帮助雍正登基时稳定了朝堂。

之后,被幽禁的第二年隆科多就去世了,一代权臣、两朝元老就这样死去了,死的一文不值。

由此可见,在古代皇权至上的时代,如果不能谨小慎微,稍有差池就会面临死亡的危险,而争权夺利的下场,隆科多就是前车之鉴。

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初心,更要克制自己的欲望和野心,疯狂的欲望只会让人自取灭亡。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如... 刘邦无论出于哪个乱世,最终都会脱颖而出,一统天下;因为他有一种独特的魔力,会让身边的人变成自己的铁杆...
原创 古... 引言 古代史:西汉易学理论以及“宣夜、盖天、浑天”的“三宇宙观”具体有哪些内容?事实上,今人只要明白...
原创 揭... 1947年5月,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的 整编74师 在孟良崮全军覆没,师长 张灵甫 被击毙。(一说是...
原创 何... 说起古代窖藏,何家村唐代窖藏绝对是绕不过去的古代文物窖藏,因为何家村唐代窖藏中真的是出土了大量稀世珍...
原创 明... 一国战力的强弱,决定的因素非常多,人口和经济虽然影响很大,但并不起完全的决定作用。 首先是国家的定位...
原创 张... 原创 五子良将中,张郃是个异数,和其他四人有明显的不同。 首先,张郃跟随曹操的时间最晚,军职却最高。...
原创 李... 李世民即位数年后,曾和历仕隋唐两代的老臣讨论过一个问题: 贞观四年,太宗问瑀曰: “隋文帝何如主也?...
原创 刘...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朝代的开国皇帝出身微末,靠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信念突破了阶级的束缚,荣登皇帝宝座...
原创 都... 日俄战争(1904年2月8日—1905年9月5日)是发生在中国境内的一场帝国主义的争霸战争,日俄两国...
原创 刘... 区别老板的好赖只有一个标准——能不能对员工的需求感同身受。在中国历史上,项羽和刘邦恰恰是坏老板和好老...
原创 立... 汉高祖刘邦斩蛇起义,入关约法,八年而成帝业,虽天纵神武之资,亦仗八王之力。然四海为一,天下升平,八王...
原创 北... 本来,我是想把包拯考上公务员后,每个阶段的工资收入都给大家过一下的,不过包拯26年升了25次官,不但...
原创 历... 商汤是商朝的第一任皇帝,商朝开国君主,在位30年,后人称之为商汤、成汤、天乙、大乙、唐、武汤等。商朝...
原创 美... 看美国称霸的历史上曾经饶过哪一个,以前英国日不落,被他使劲按在地下摩擦。以后又是苏联,二国明枪暗剑斗...
原创 6... 在一举击败并擒获关外两大强敌窦建德和王世充后,李世民的声望达到顶点,被授予前无古人的最高官职——天策...
原创 刘... 关羽败走麦城、兵败被杀后,他的侄子,也就是刘备的干儿子刘封也受到牵连。在诸葛亮的建议下,刘备最终赐死...
原创 皇... 古代的皇帝吃饭是有着相关规定的,不是皇帝想吃什么就能吃什么的,以中国最后一个朝代清代为例,请的的皇帝...
百年前的大清“官参局”为何改名... 在清朝时期,人参作为珍贵的滋补药材,一直受到皇室和贵族的青睐。为了满足这一需求,并确保人参的品质与供...
原创 网... 提问问题的网友,估计是给宋朝和明朝的两场“大礼议事件”带节奏了。 不妨来看一下这两件“大礼议事件”的...
原创 哪... 在与钦察汗国与伊儿汗国保持友好关系的同时,忽必烈也没有忽略与周边其它国家,如高丽、日本、安南等东南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