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一世登基九天,换来一生屈辱,权力游戏中输给了亲妹妹
迪丽瓦拉
2025-10-03 00:34:03
0

文|卡卡

编辑|卡卡

《——【·前言·】——》

少壮少女被推上王位那一刻,命运已翻转。权力的掌控从未真正属于她。

走进1553年的那个迷局,追随那23岁的风云女子,她拥有卓越学识,却陷入政变旋涡。辉煌如风,幻灭如镜。

被推上王座,少女成王室棋子

1553年夏,英格兰陷入权力与宗教的双重漩涡。国王爱德华六世病危,却坚持改革宗教制度,他避开自己的两个公主继承人,转向一个有学识、有信仰的新教少女。她没有预料到这份命运安排,却被卷入宫廷运筹与宗教对立中。

少女出生于高贵家庭,祖母为亨利八世的妹妹,这层血脉使她成为王权边缘可能的继承人。接受人文学教育,她擅长拉丁文和希腊语,才识过人。1551年,她被安排与诺森伯兰公爵的儿子结婚。那是一场政治联姻,旨在巩固改革派地位。学者身份与权谋厕所相碰,她背负了不属于她的希望。

1553年5月,爱德华六世亲口改立继承顺序,宣布少女为继承人。6月6日,国王去世,命运的齿轮猛烈转动。三天后,摄政者与议会密谋宣布她为女王。10日清晨,宣告声响彻伦敦,圣保罗大教堂尖顶上飘起她认可的旗帜。这位少女被带进伦敦塔,准备所谓加冕仪式。她年仅十五或十六,名为君主,却不曾掌控哪怕一丝主动。

Privy Council对她态度冷淡。表面扶持,背后交换着皇权与宗教的筹码。她拥有王冠,却几乎没有实际支持者伦敦街头反应冷淡,群众没有欢呼。支持她的人多是利益安排一环。议员、军队、教会,都在暗中判断未来。她登基那一刻,注定成为政治棋盘上的牺牲者。

九日王朝的迅速崩塌

1553年7月10日,简·格雷在摄政大臣与王室委员会的策动下,被宣布为英格兰女王。她登上王位的过程几乎没有群众支持,仅靠上层贵族与新教政客的操纵。她本人并未主动争权,甚至在王位诏书上表现出犹豫。这一场象征性加冕缺乏政治根基,注定无法持久。

登基第三天,玛丽反击消息传来。她在萨福克郡的肯宁霍尔庄园公开宣称自己才是合法继承人。短短48小时内,大批天主教贵族与普通民众开始集结,支持玛丽的力量在东安格利亚迅速扩张。她前往弗雷明汉姆堡,设立临时指挥部,开始组织起义武装。

简方面,局势迅速动摇。Privy Council成员中已有多人私下与玛丽通信。简的父亲亨利·格雷缺乏军事经验,而控制军队的摄政者约翰·达德利准备亲自带兵镇压玛丽。他于7月14日率小队北上,但所过之处响应寥寥。军心不稳、士气低落,使这支队伍寸步难行。

与此同时,玛丽得到诺福克郡地方武装支持,军力大增。她的旗帜在东部城镇频繁出现,当地神职人员公开为她祈祷。伦敦内部也逐渐倾向玛丽。原本支持简的教士与政务官逐步转向。局势到7月18日彻底转变,Privy Council成员召开紧急会议,最终决定抛弃简。

7月19日,官方宣布玛丽为合法女王。全城钟声大作,民众走上街头庆祝。塔楼中的简被宣告废黜,即刻软禁。她曾短暂地拥有英格兰王冠,终究未能挽回权力。政令更替迅速,所有支持她的文件遭废除,她的姓名从记录中抹去。

玛丽入城当天即展开清洗。约翰·达德利被捕,随即审判。简本人因血统身份被暂时搁置刑罚,但她的政治生命已终结。她被安排至塔楼深处的石室之中,限制外界接触。塔外的欢腾与塔内的沉寂形成强烈反差。

塔中囚徒,王冠背后的沉默审判

1553年7月19日,玛丽正式入主伦敦,王位更替已成定局。与此同时,简·格雷的命运从王座跌入地牢,伦敦塔的铁门将她隔绝于现实之外。她曾是王国法定女王,如今身份转为政变失败的叛臣。

关押于伦敦塔后,简所面对的不仅是空间的禁锢,更是名誉的全面崩塌。玛丽在最初几日并未急于惩处简。她清楚,简只是棋盘上被推动的一颗卒子。简的父亲亨利·格雷、公公约翰·达德利才是权力背后的主使者。伦敦塔内,简与丈夫 Guildford Dudley 被分别囚禁,彼此不见。塔中生活简陋,简每日阅读《圣经》,独处沉默。她请求和丈夫道别,却被拒绝。

11月13日,伦敦法院召开针对简的审判。她与丈夫及其兄弟被指控叛国罪。审判程序迅速,法官宣布判处绞刑或斩首。判决虽出,却没有立刻执行。玛丽仍在犹豫。简在牢中表现安静,信仰坚定,她在塔内写下多份宗教文献与祈祷笔记。甚至在《新约》书页中,留给妹妹凯瑟琳一段勉励文字。她拒绝改信天主教,表示将以新教信仰走完生命终点。

这段宽容并未持续太久。1554年1月,简的父亲参与了托马斯·怀亚特领导的反对玛丽与西班牙婚约的叛乱。这场事件触动了玛丽对王位安全的底线。宫廷与枢密院多数人认为,若不立刻清除简,政局将持续动荡。玛丽在压力之下签署处决令,简的命运尘埃落定。

2月12日清晨,伦敦天气阴冷。简从塔中小礼拜堂被带出,走向 Tower Green,这是少数贵族被执行私刑的地点之一。此前,她亲眼看见丈夫被押往塔丘,终未归来。处刑时,她身穿黑衣,面容沉静,没有挣扎。登上断头台后,她自行蒙住双眼,却一度找不到斩首木块,短暂慌乱中低语:“请引导我。”刽子手按住她肩膀,她伏身就位。一刀落下,终结了这位“九日女王”的生命。年仅16或17岁。

一位接受人文教育、信仰坚定的少女,被政治与血脉卷入一场以王位为赌注的游戏,最终以生命谢幕。伦敦塔内,她留下祈祷、文稿与沉默,那些片段成为后人拼接她真实形象的碎片。

影像迷雾,后世如何看见她的脸

她的死,迅速被封存于历史,王权不容悼念失败者。但时间没有将她完全抹除。19世纪,人们试图通过艺术复活这位短暂女王的形象。1833年,法国画家保罗·德拉罗什创作名为《简·格雷之死》的油画,作品取材自历史场景,却充满戏剧张力。画面中,简双目被布蒙住,在斩首台前颤抖地伸出双手,场面哀婉悲怆。该画展出后引发广泛共鸣,成为描绘简·格雷最著名的形象之一。

画作的艺术渲染与真实形象之间,仍隔着模糊地带。简到底长什么样?几百年来,学界一直缺乏她在世时绘制的明确肖像。传世画作大多在后期创作,带有理想化处理,或仅为象征性女性形象。

一幅原藏于英国伯德福德郡贵族宅邸的肖像画,突然成为焦点。画作表面有明显修改痕迹:原始绘画中的金色珠宝、丝绸礼服等元素被后期涂抹,眼部与嘴部还有人工破坏的划痕。这些细节引发推测,该画可能原为简·格雷在世时的肖像,后因政治与宗教变迁遭到“抹去”。

画作中的女性神态拘谨,服饰端庄,画工高超。头部略低,目光并不直视画者,符合贵族少女肖像习惯。尽管没有签名或明确标注“Lady Jane Grey”,但结合时间、材质、风格和修改方式,该画具备高度可能性,成为她生前肖像实物中最具说服力的一件。

学术界并未完全一致接受这一结论。部分研究者指出,服饰风格与简同龄的其他贵族女性无明显区别,无法排除为他人画像。但争议之下,这幅画依然成为连接历史与当代公众情感的桥梁。它不再只是艺术作品,更是打破历史沉默的证据之一。

除了肖像,还有文字与遗迹不断浮现。伦敦塔内,她曾走过的阶梯与囚室被标注为历史遗址,供人参观。墓碑上写着她的姓名,却没有更多修饰。与多数君主陵墓相比,简的埋葬朴素无华,仅仅是一块地砖下的封土。

后来的王朝极少提及她。伊丽莎白一世在位期间,鲜有公开纪念。直到更近代,随着对宗教改革、女性历史研究的推动,简的故事再次被挖掘。她的短暂统治被重新讨论,她的个人选择与政治被区分开来,人们开始用“信仰殉难者”“宗教改革的象征”等标签理解她的人生。

简·格雷已不再只是“被废黜的女王”,而是一个在巨大权力结构下坚持个人信仰、付出生命代价的年轻女性。她的面孔逐渐清晰,她的声音透过画布、手稿、砖石和数字技术,缓缓回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名... 《三国名将周瑜之死的历史疑云》 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绘的\"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
热血呐喊,穿越时空!广西抗战标...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八十载风雨洗不去烽火烙印,八桂大地的石崖、墙壁...
原创 军... 十六国时代的军事奇才:谁能与李世民一较高下? 在中国历史上,十六国时期堪称军事天才辈出的时代。若仅...
原创 三...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自问世以来就以其恢弘的历史画卷和深刻的人物塑造赢得了无数读...
原创 假... 三国时期,群雄逐鹿中原,各路豪杰纷纷崭露头角。在这风云变幻的年代里,曹操凭借过人的胆识与谋略,逐步建...
山河见证| 硫磺岛血战遗痕仍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称为“太平洋的绞肉机”的硫磺岛战役,是太平洋战争中最为血腥、同时战略意义非常重...
原创 杨...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这一句千古传诵的诗句,道尽了杨贵妃绝世的容颜。作为中国古代...
原创 明... 大明王朝覆灭背后的隐形杀手:华北鼠疫的致命影响 在许多人的认知中,大明王朝的覆灭主要归咎于朝廷的...
原创 历... 《明朝那些事儿》对张居正的评价颇为犀利,认为他在道德层面并非完美无瑕。然而,陈泽敏却持有不同见解,他...
【教育改造】铭记历史烽火 点亮... 西川监狱开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教育活动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
原创 原... 诸葛亮《隆中对》战略与蜀汉兴衰的另一种可能 在诸葛亮的《隆中对》战略规划中,刘备集团若要进取中原,...
原创 藐... 众所周知,张飞在三国时代以勇猛著称,他的武艺可谓独步天下。就算是有“人中吕布”之称的吕布在世时,也未...
原创 史... 改写后的文章(历史类) 第一段:古代文明的兴衰 人类历史上曾涌现出许多辉煌的古代文明,它们在不同...
大明宣德年制斗彩龙凤纹荷叶罐:... 大明宣德年制斗彩龙凤纹荷叶罐:宫廷艺术的璀璨明珠 在琳琅满目的中国古代瓷器中,大明宣德年制斗彩龙凤纹...
原创 叶... 苏联,这个曾经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庞然大物,一度与美国并肩争霸,成为冷战格局中不可或缺的力...
曹操手下第一猛将并非虎贲双雄,... 说起曹操帐下最为凶猛的武将,很多人第一反应往往是典韦和许褚。这两人常年贴身护卫曹操,可谓是曹魏的“虎...
原创 有... 中亚草原上的朝鲜乡音:一个漂泊族群的百年融合史 在广袤无垠的中亚草原上,当一阵熟悉的朝鲜民谣随风飘...
原创 唐... 公元845年,一场震惊朝野的宗教改革在唐王朝爆发。年仅33岁的唐武宗李炎在位第六年时,以雷霆手段在全...
抗战时期的香港“八办”主任廖承... 来源:《炎黄春秋》杜俊华陈阳阳/文 抗日战争时期,在周恩来的推荐下,廖承志接受中共中央的派遣,前往香...
原创 唐... 根据《旧唐书》《资治通鉴》等典籍的记载,贞观六年(632年)十二月,唐太宗亲自前往监狱巡视。当时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