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都知道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统一天下的皇帝是秦始皇。那么,第一个皇后到底是谁呢?秦始皇在平定六国、完成大一统之后,为了让自己的丰功伟绩更加显眼,巧妙地设计并确立了一整套皇权制度,并以“皇帝”这一最高称号来象征权力的巅峰。
理论上,以前的统治者多以“王”称帝,皇后自然也应称作皇后。然而在实际情形中,秦始皇名义上设立了皇后之位,却始终不见实际人选,皇后之位长期空缺。这种现象并非偶然,而是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与政治考量。
秦始皇的生母赵姬,原是吕不韦的宠妃。吕不韦为谋求在秦国的政途与权势,促成赵姬与秦国的一位贵族结合,从而诞下秦始皇。秦始皇自幼被置于人质之境,远离秦地,后来才因偶然际遇回到秦国,逐步崭露头角,成为秦王。凭借非凡的人格魅力与高超的军事才能,他逐步征服群雄,最终完成统一大业,开创了大一统时代的序章。
若把第一位皇后归于刘邦的妻子吕雉,许多人或许会感到惊讶,但从历史记载与考证看,吕雉确实被后人视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后之一,并且已有相应的史料支撑。关于吕后的影响,常被人们提及的便是她辅政、生杀予夺的权力历程,以及她在宫廷中与戚夫人等人之间的故事传说。围绕吕后成为“第一位皇后”的讨论,也需要从当时的制度、观念与政治生态等多方面来审视。
也有人认为秦始皇对后妃的挑选标准过高,缺乏合适的人选,因此他延迟立后,宁愿让皇后之位长期空缺。秦始皇身为中国历史上首位自称“天子”的皇帝,胸怀宏图,极力追求与自己匹配、能够相辅相成的才能女性成为皇后。然而符合如此高标准的人选始终未能出现,因而他把立后的计划一再推延,直至统一事业初成后才渐渐被外界所记起。
赵姬的传闻与争议,使秦始皇对女性的贞洁问题格外看重。传说中,秦国时期有位年轻寡妇琴清,誓守妇道、拒绝改嫁。秦始皇得知此事后深受感动,亲自接见她,并让她在朝廷中占据与他并肩的地位,连当朝重臣李斯也只能在前排就座。为表彰琴清的贞洁,秦始皇还在宫廷中修筑了一座名为“怀清台”的建筑,以此示意对她的尊敬与赞颂。
公元前202年,刘邦在定陶汜水之阳举行正式的登基大典,定国号为汉,史称汉高帝。称帝之后,吕雉改封为皇后,太子刘盈为皇太子。刘邦去世后,吕雉升为皇太后,实际掌握朝政,清除并处置功臣,广泛封封诸吕,因而达到权力的巅峰。惠帝在位期间,吕太后再次掌政,立太子刘恭为帝,自身则临朝称制,几乎把朝政大权全部掌控在手,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太后专政的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