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做客市博物馆讲述丝绸之路上的兰州
迪丽瓦拉
2025-10-03 09:33:00
0

近日,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并成应邀亮相兰州市博物馆,奉上了一场主题为《兰州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位再析》的学术讲座。来自文博单位、社会各界的历史文化爱好者齐聚现场,怀着对丝路文化的热忱与对兰州历史的好奇,聆听了这场兼具深度与温度的学术分享。

讲座开篇,李并成从兰州的名称溯源切入,为在场听众揭开这座城市的“文化基因密码”:“兰州之名的由来,与境内的皋兰山及地域文化中对‘兰花’的推崇密不可分。皋兰山作为兰州的地理标志,见证了城市千年的兴衰变迁;而‘兰花’所象征的清幽高洁与典雅超凡,更深深融入兰州这座城市的品格与市民精神之中,塑造出今天我们生活的金城既包容开放、又坚守本心,历经岁月洗礼仍气节不移的独特气质。”

其间,李并成还结合史料记载与实地考察经历,生动讲述了兰州从古代边塞重镇到现代区域中心的演变历程以及兰州的区位优势,以“座中四联、襟山带河、护秦联蒙、援疆系藏”十六字精准概括了其战略价值。

讲座核心部分,李并成还深入解读了兰州在丝绸之路上的“枢纽核心”地位。他提出,兰州是丝绸之路上罕见的“山结”“水结”“路结”三位一体之地。因此,兰州不仅是丝路贸易的重要中转站,更是中原文化西域文化、草原文化、高原文化交流互鉴的核心枢纽,历经千百年发展始终是我国西部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

“兰州这座城市身上的‘兰花品格’与‘枢纽担当’,既是历史的馈赠,也是当代兰州发展的精神动力。”讲座尾声,李并成表示:“要从兰州的丝路历史中汲取智慧,传承其包容开放、坚守本心的文化基因,让这座千年丝路名城在新时代继续发挥贯通东西、连接南北的重要作用。”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李 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胤... 历史上真实的皇太子胤礽:被权力斗争扭曲的储君形象 每当人们提起康熙朝的皇太子胤礽,脑海中浮现的多是...
原创 孙... 三国时期孙权为何不愿统一天下? 在三国鼎立的历史格局中,孙权对统一天下的态度与曹操、刘备形成鲜明对...
原创 为...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登基称帝,正式建立蜀汉政权。这位以\"汉室宗亲\"自居的统治者,在诸葛亮的辅...
原创 假...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割据,各路豪强纷纷崛起,在这动荡的时代中争夺霸权。当时各方势力割据一方,麾下...
原创 1... 120年后,歼-20“夜闯”对马海峡!日本:怎么没看见?我们:你猜! 1894年7月25日,甲午战争...
原创 三... 三国正史中的武将杀敌榜:还原历史真相 中国有句古话: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句话在三国时期体现得尤...
原创 日... 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积累了大量史书来记录各个朝代的兴衰变迁。史料记载中,秦始皇在位时...
原创 如... 靖康之变:南宋的历史转折与帝王抉择 公元1127年,金军攻破汴京,制造了震惊中原的\"靖康之耻\"...
原创 靖... 朱允炆坐拥百万雄师,可谓占尽天时地利,然而历史的走向却令所有人始料未及。燕王朱棣不仅以少胜多击溃了建...
原创 二... 夏朝之谜:考古发现与文化传承 夏朝作为华夏文明的第一王朝,至今仍笼罩在重重迷雾之中。尽管考古学家在...
原创 三... 三国风云中的战略抉择:论《隆中对》与蜀汉北伐的成败得失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之际,一位隐居南阳的智者与落...
原创 日... 《易经》有云:\"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我有美酒,与尔同享。\"诚邀志同道合之士,共襄盛举,切磋学问...
原创 木... 关于木华黎国王爵位传承的历史考察 在历史研究领域,一直存在一种误解,认为木华黎家族的国王爵位仅传承了...
原创 清... 对历史文化的热爱与思考:从清朝辫子习俗看民族融合与生活智慧 相信许多历史爱好者都和我有着相似的经历...
原创 南... 世祖庙号的历史沿革与南北朝五位世祖皇帝评述 在中国古代帝王庙号制度中,\"世祖\"是一个极具特殊意义...
原创 《...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基于历史背景创作的小说,确实存在不少虚构和艺术加工的成分。其中对关羽的描...
原创 三... 三国名将赵云与马超的武勇与统军之才 自幼便常听人提起三国武将的排名:\"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
朱祁钰刚称帝,于谦为何就能擢升... 于谦临危受命:土木堡之变后迅速擢升兵部尚书的深层原因 导语: 公元1449年,明朝遭遇了建国以来最严...
原创 三... 三国五虎上将:各具风采的蜀汉名将群像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名将如璀璨星辰般闪耀,而三国时期的武...
原创 他... 风雨飘摇中的抗争:清末农民起义与洪全福的传奇人生 在清朝统治的最后岁月里,西方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强行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