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经营邺城十几年,为何曹丕一登基就迁都洛阳了?
迪丽瓦拉
2024-11-18 14:18:27
0

原标题:曹操经营邺城十几年,为何曹丕一登基就迁都洛阳了?

西都长安,东都洛阳,都是世界闻名的都城。洛阳牡丹甲天下,一切都是雍容华贵的样子,映照出这座千年古城的恢弘大气。

洛阳城有两座遗址。在隋唐时期,洛阳被称为东都,和西都长安一起,成为唐王朝的首都。不过,今天要介绍的,是魏晋时期的洛阳城。

洛阳,洛阳

洛阳是繁华的都城,可在历史上,它也曾遭遇过种种劫难,其中比较大的一次劫难,就是董卓所为。

当初,董卓受何进地委托,进京对抗宦官势力。可谁想到,董卓一进都城,就翻脸,把皇帝和皇后都给杀死了。董卓做事,如此毫无顾忌,自然也让天下英雄为之侧目。

天下英雄组成联军,讨伐董卓,董卓不敌,退守长安。在此之前,他把整个洛阳城付之一炬。洛阳的豪华宫殿,百官建筑,都消失了。

洛阳城依旧是古城,在选择都城的时候,曹魏政权依然选择了洛阳。可是,曹操的大本营应该是在许昌,为什么他们会选择洛阳作为自己的都城?

当初,曹操把汉献帝迎到了许昌,后来又连续下了几座城池。其中,有一座城池叫做邺城。后来,曹操逐渐把自己的政治、经济中心给转移到了邺城。

那么,后来曹丕为什么要把都城移到了洛阳?

其实,当时的曹魏政权,并不是只有洛阳一个首都,还有另外四个地方被称作陪都,邺城就是其中之一。陪都的地位要稍微比首都低一点,就像在二战的时候,南京被日军攻占,国民政府就曾经把重庆作为陪都。

迁都洛阳的原因

迁都洛阳不仅是曹丕的策略,也是曹魏政权在曹操时就定下的既定方略。

曹操把汉献帝迎到许昌,奉天子以令不臣。这只是曹操阵营的说法,其他敌对势力对曹操的说法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所以,曹操需要证明自己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而汉献帝一开始对曹操把自己从董卓手里救出来,还是很感激的。

可是渐渐地,他就发现自己还是一个傀儡,不甘心做傀儡的汉献帝甚至想要把曹操杀了。

这个时候,曹操迁都洛阳,就有很深刻的政治意义。

一方面,洛阳本来就是两汉时期的政治、经济中心,是仅次于长安的繁华城市;另一方面,董卓离开洛阳的时候,曾经把洛阳付之一炬,如今重建洛阳,就是要告诉天下人,曹魏政权和董卓是不一样的。这是天下的法理和正统。

同时,迁都洛阳似乎也更利于曹操应对孙权和刘备。

当时,孙权和刘备都有过偷袭曹操大本营的念头,可是洛阳这么大一座城市,曹操的对手们总不能不声不响地抵达洛阳城下。所以,迁都洛阳有助于曹操监控两个敌人的动向。

最后,无论是三国当中的哪一个政权,最终的目的都是一统中原其中,打着兴复汉室旗号的是刘备政权,可曹操也不想落后。最起码不能被汉朝政权视作威胁。

作为东汉的首都,洛阳对三个政权来说,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尤其是刘备的谋士诸葛亮,在《隆中对》当中就明确地写了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虽然说曹操被他的对手们称作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可是无论究竟是汉相还是汉贼,也不敢明目张胆地说出自己要篡位的话,上次这么做的还是已经死去的董卓。所以迁都洛阳表明曹魏政权一种态度,没有与汉朝为敌,最起码在明面上是这样的。

迁都洛阳的计划虽然是在曹丕时期开始实施的,可曹操时期就已经把邺城的许多百姓给迁到洛阳。曹丕也明白自己父亲的意思,他是打算重新建设洛阳。

刘备在正统性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因为他姓刘,曹操总不能把自己的姓给改了。好在刘备受制于实力,没办法把手伸到洛阳来。

曹魏政权作为三国中力量最强的一个政权,有这样的条件,那自然要把洛阳作为旧都的身份,好好地利用一下

除了政治和经济上的原因以外,洛阳城在交通方面的优势也是非常大的。如果把天下比作一个九宫格,那么洛阳就在正中心,这样一个区域,自然是交通非常便利的。

曹魏政权的敌人,在前期是袁绍,到了后期,就变成了孙权和刘备。相对于原来的邺城而言,洛阳无疑是更好的选择。

其实,刘备也想要迁都洛阳,把自己正统的位置给彻底坐实。可是,洛阳根本不是蜀汉政权的势力范围。刘备为了突出自己的正统地位,连祖宗都靠到了两汉时期不知道是谁的诸侯王那里,曹操想要迁都,实在不算是什么新鲜事。

曹操最初在许昌定下大本营的时候,是因为汉天子有很高的政治价值。随着局势的发展,汉天子已经逐渐和曹操反目成仇,自然就没有那么大的政治利益。

有意思的是,按照五行学说来看,汉朝是火德,曹魏政权则宣称自己是土德,可是洛阳的洛当中却有三点水。

迁都背后的政治算计

其实,当时想要迁都,能选择的地点并不多。除了洛阳固有的经济、政治、交通等方面的优势以外,曹魏政权迁都洛阳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正统性。

在这一方面,三国的三个政权都很虚伪,曹操明明是打着代汉自立的主意,最后却要为了正统性迁都洛阳。而刘备明明只是一个卖草鞋的,却非要把自己的祖先和汉朝诸侯王扯上关系。

汉朝的诸侯王子孙遍布整个大汉朝,可是也不是只要姓刘就一定是王室后裔。至于孙权政权,明明自己的发家之地是在江东,跟汉朝扯不上一点关系。

如果给他们一点机会,他们也肯定会把兴复汉室作为自己唯一的目标。

于是,一些政治标杆就显得特别重要。对于曹魏政权来说,这个标杆一开始是汉献帝,汉献帝和他闹翻以后,洛阳就代替了汉献帝位置成了标杆。

其实三国当中被三个政权都是在争夺天下的统治权,至于汉朝怎么样,即便是和汉朝关系稍微亲密些的刘备大概也丝毫不在意,他只在意那个皇位是由谁来坐。

可是这样的行为也不是没有好处的,最起码洛阳作为古都的风貌再一次地被展现出来。

在曹操的重建之下,洛阳城再一次变得雍容华贵,这也为后来它成为隋唐时期的东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果没有这次洛阳城的重建。在董卓那种彻底的毁灭之下,我们很难估计洛阳城要经过多久才能恢复元气。

现在洛阳已经渐渐从天下政治中心经济中心的位置退出,北京取代了洛阳城的位置。

可是洛阳城依然以牡丹闻名,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这是曾经对于洛阳城牡丹的评价,也是曾经对于洛阳城的评价。这座繁华的城市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为曹魏政权的第二代领导人,曹丕继承曹操的遗志,让洛阳重现光辉,这对于曹魏政权是有利德。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儒... 前言 汉武大帝盛世,百家争鸣,儒道法墨各显神通,谁主沉浮?“儒墨之争,二千余年,究竟孰优孰劣?”这句...
原创 是... (王潮 形象) 五代十国时,福建地区的初代军阀和开拓者,是王潮。 王潮把福建基本平定之后,病逝,权力...
原创 德... 1991年6月,德国议会在两德统一后举行了一场重要的投票,338票赞成将首都设在柏林,而320票反对...
原创 为... 引言 熟悉近代史的人都绕不开这样两个命题,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一个作为旧式农民起义的高峰,一个作...
原创 1... 二战之后,苏联的国际地位迅速提高,各方面都可以与美国相抗衡。所以战争结束不久,两国就“不宣而战”,悄...
原创 长... 提到“长征”一词,人们心中最先浮现出的场景,可能大部分都是红军战士们拖着疲惫的身躯爬雪山过草地。 然...
原创 郭... 古代人口不算少,为何江湖就那么一小撮人? 华山、峨眉武功那么厉害,为何全派上下不过百来人? 江湖门派...
原创 民... 话说,上一回讲了1932年民国骗子以裸捐3000万巨款为由,把南京国民政府的常凯申、宋子文等军政大员...
原创 建...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陈赓、李克农、陈士榘,一大将、两上将,一同到首都机场,给东欧的一个军事代表团...
原创 看... 在明代县级政府中,行政与司法权是合一的。 知县,既是本县的行政长官,也是司法长官。 府一级设有专理...
原创 锡... 锡克人是啥人?曾在南亚建立帝国,和印度人是什么关系? 南亚地区的宗教多样性令人印象深刻,其中印度教和...
原创 有... 朱瞻基是明朝的第五位皇帝,其治世之道有赞誉,也有批评。他的仁宣之治被认为是其政绩的亮点,但也有人指出...
原创 晚... 世人皆知晚清的衰败贫穷乃是因为鸦片战争引起,而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的晚清掌权人慈禧太后之不作...
原创 大... 王翦,秦国名将,曾领导秦军扫平三晋,平定燕国。在秦国灭楚之际,秦始皇对用人产生了疑虑,开始启用李信为...
原创 诸... “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诸葛亮《后出师表》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
原创 回... 前言 如果说伯牙子期是一对千古至交的典范,那毛主席和周总理就是现如今情比金坚的楷模。“风萧萧兮易水寒...
原创 为... 据资料统计,在美国的中国移民中,有80.4%来自私营企业与工作者,13.2%的在政府机构工作,6.1...
原创 苏... 1941年6月22日凌晨,德国空军空袭了苏联西部26个机场,当天1200架苏联飞机全部炸毁,苏德战争...
原创 让... 历史的长河滚滚向前,一个曾经强盛的民族就这样消失在岁月的洪流中,只留给后人一串迷雾重重的谜团。他们是...
原创 张... 在阅读三国演义时,我对东吴的政治体系并不感兴趣,特别是在曹军来袭时,东吴的表现让我感到失望。刘备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