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去世后,为何谥号是“文正”?
迪丽瓦拉
2024-11-18 20:20:53
0

原标题:曾国藩去世后,为何谥号是“文正”?

说起谥号制度起源于西周时期,随着在周王室和春秋战国的诸侯国当中广泛施行,慢慢就一直流传下来。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以后,认为谥号制度有儿子议论父亲、君臣议论君王的嫌疑,所以将谥号制度废除。

等到刘邦建立汉朝以后,谥号制度就又一次被启用,就这样一直沿用到清末。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面,皇上、嫔妃、大臣和地位相对来说比较高的人去世以后,都需要根据他们生平事迹、是非功德给与他们相应的谥号。功德越多的人,就会获得等级更高的谥号,同时不仅如此,他们还会综合评价这个人以后,给予相应的谥号。

毕竟,每个人的谥号都必须要让大家都信服,否则其他人就会出现反对的情况。因此,皇帝要合理的去给予每个人的谥号。

唐代之前,大臣的谥号一般来说是没有任何的等级之分,一般都是根据大臣们的生平事迹当中,选择出来相对应的文字组成谥号。

但是因为后人一般都会给自己的祖上给与美好的谥号,从而就导致谥号变得越来越难以正确的评价这个人。因此,从唐代开始谥号就开始有了等级之分。

在朱元璋创立明朝以后,他更是对于谥号的等级做出了很详细的规定:所有高等级的文臣,他们的谥号的第一个字就必须要用文。等级最高的就是要使用文正,其次就是文贞、文成、文忠等等;等级再低一级的文臣,他们就必须要使用忠这个字。

后来清朝成立之后,他们就基本上沿用了明朝的谥号等级制度。就这样,文正就变成了明朝和清朝,两个朝代文臣可以获得的最高等级谥号。

明朝和清朝两个朝代,他们想要获得文正这个谥号,可是非常的不容易。不能光有功,还必须要像曾国藩那样力挽狂澜,最后选择自己功成身退的人,才可以去拥有。

因此,在明朝和清朝这两个朝代,一共有500多年,可以获得这个谥号的人,也就只有12个人。其中有四个人是明朝人,另外的八个人就是清朝的。

曾国藩强烈的爱国精神

提起来曾国藩这个人,大家首先想要的肯定就是太平天国这些事情。曾国藩他是晚清政府的总督军的创始人,他是一个政治、文化和军事等等多方面才能集一身的人才。

他不仅在工作上面兢兢业业,而且他在读书方面也有属于自己的思想,他的思想一直都保持开放的态度,对于任何的新鲜事物,他都可以去尝试。曾国藩在为人处世方面不仅谦虚,而且还低调。

总体来说,曾国藩这个人是一个低调谦虚的爱国人才。他在对待国家事情上面,是非常的忠诚。

当年,南方爆发太平起义。曾国藩这个时候,正在家中守孝,他为了国家,他放弃继续在守孝,他组建了湘军镇压农民起义。经过十几年的对战,他终于力挽狂澜,攻破了太平天国,保住了江山。

他创建了湘军,不遗余力去完成上面交代的任务。甚至在任务完成以后,当所有的人们都以为他可能会拥兵自重的时候,他却主动解散了实力非常强大的军队,他用自己的行动,在向国家表达自己的忠诚之心。

曾国平遇到的事情,不仅仅只有这一件事情,还有很多。所以,在他去世以后,他非常值得被封以文正的谥号。

毕竟,当时只有曾国藩可以称得起这个最高等级的谥号。

曾国藩复合标准

曾国藩本身就是进士出身,虽然他一直身份就是湘军的创始人和领导人,但是他又官任两江总督等职位,后来又被封为一等毅勇候。

最值得大家肯定得是,他主动前来申请撤掉湘军这个行为。他的行为是大家都做不到的事情。

湘军在当时已经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军队,说句不好的话,如果他要去起兵造反,那么肯定湘军肯定就是会打赢这场仗。湘军当时的实力,已经是无人超越的。

可是他非但没有去保留这个军队,他还要解散这个最强大的军队。他这样不争不抢的精神,在他去世以后,皇帝怎么可能不去给予他最高级别的谥号。最高级别的谥号都配不上曾国藩这样无畏正直的人。

其次,曾国藩的政治家风范非常高,他的个人修养是其他文官都比不了的。他之所以能够被封为文正,肯定是他这个政治为人都特别的好,才会被封为最高等级的谥号。而且这个谥号并不是谁的官职高,就会被封为最高等级的谥号。

文正里面的文,它代表的是道德,文正就是给予文人最高的道德评价,所以曾国藩他是理所当然的被封为最高等级的谥号。

没有任何一个人,要比他更加适合获得文正这个谥号的人。就连为国家付出很多的李鸿章,他的功劳都没有曾国藩的多。

曾国藩低调的为人处世

在攻打太平天国的时候,原本的首领应该是曾国藩的弟弟,但是由于他久久攻打不下天京,曾国藩就建议李鸿章去带领军队花炮队进行来攻打。这样就可以,在天京攻打不下来的时候,多一个人可以来帮忙分担下压力。

除此以外,一旦李鸿章攻打下来的话,那就可以多一个人去分摊功劳。独占功劳的话,就把所有的注意力都吸引过来,那样曾家人就会被推到风口浪尖。

不仅如此,曾国藩还为此做出了补救的计划,在攻打天京的时候,他一直就把自己排在总督以下,而且他说可以攻打下来天京是总督指挥有方,将士们同心同德而来的。

一点功劳都没有往自己的身上揽,而且他所想的一切,都没有想过要自己一个人去独揽功劳。这样人是世上少有的人,他的道德品质是其他人身上很少具备的。

不过他的弟弟还破坏了他的所有打算,最后曾国藩为了能够消除朝廷的忌惮,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保住了自己和整个家族,而且他还让整个家族增加恩宠不断。

归根到底,他自己本身在儒家思想,改变了自己的思想。他知道自己能胜任的位置,不争不抢,这就是他可以一直位于高位的主要原因,同时这也是他可以善终的原因。

总体来看,曾国藩这个人就是一个道德品质优秀,对于国家忠心耿耿的人。他这一生从来没有想过要背叛国家、背叛所有的老百姓们。他一生所做的事情,都是在为了国家着想,为了国家付出。就算正在为自己的家人守孝,他都放弃了,去为国家付出。

因此,曾国藩去世以后,他被封为文正谥号,这一切都是他应得的。没有任何人可以去反驳这一切,他为了国家付出的,是这个封号都不对等的。他应该获得更加美好的谥号,才对得起他的付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齐... 齐国和鲁国,是两个并行于山东大地上的诸侯国。早在周朝建立以后,这两个诸侯国便已经存在了。 只不过不同...
原创 明... 在封建王朝时期,战争一般都是举行得比较频繁的,那么在明代这样的现象,自然也不会例外。明代的兵器库中,...
原创 关... 一手捋长须,一手执《春秋》,关羽这一形象深入人心,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这么一个问题?关羽为什么喜欢读《...
原创 石... 我在军队工作了二十六年,所做的事情很多,随着时间的流逝大都淡忘了。但有一件事情记忆犹新,终生难忘。这...
原创 1... 各大姓氏“首席”名将代表: 1、李氏,李牧排行首位。天下名将,“李氏”最多,非要排第一,李牧可以接过...
原创 三... 关羽上限值非常高,下限值几乎低到超一流,张飞觉得全季巅峰之时,刚出来大概还没跟大师对战经历,受到吕布...
原创 真... 真实的慈禧太后非常强硬,为何大清还向西方投降呢?大清的妥协是被列强用炮打开的无奈!看看吧! 在我国绚...
原创 历... 随着科技的越来越发达,我们却能越来越感受到局限性,而在过去,古人也往往只能将不能理解的事物,寄托于神...
原创 “... 大家平时是怎样称呼自己的父亲呢? 现代社会之中,其实很少人称父亲,因为父亲这一称呼在现代人眼中看来太...
原创 2... 到了新疆后,穆铁柱心想自己总算有“用武之地”了,可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一开始安排穆铁柱锄地,但是锄头...
原创 三... 也许是受《三国演义》等小说的影响,我们的目光主要都是聚集在曹魏、刘蜀、孙吴等几个势力之上,而往往忽略...
原创 朱... 蓝玉,明朝开国著名将领,大将常遇春的小舅子。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东征西讨,终于踏平了其他诸侯,将元朝...
原创 身... 三国纷争,不仅三方各有雄主,也为众多武将谋士提供了展现自己才华的舞台,其中若论武将,曹魏麾下八虎将,...
301处!西藏最新发现 西藏自治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第二阶段工作进入年底冲刺期,目前西藏第二大城市日喀则市18个县(区)...
原创 明... 明朝灭亡的原因众多,社会各种观点多元。大概可以分为:社会体制、财政崩溃、天灾人祸、李自成内乱等。总之...
原创 正... 诸葛亮病逝五丈原之后,魏延的军事生涯也随之结束,并且,他的生命也进入倒计时,不久之后,他便被杨仪擒杀...
原创 第... 1941年苏德数百万大军共襄盛举,进行物理切磋的初期阶段,苏军兵败如山倒,小胡子做出了先在南线拿下基...
原创 锦... 1948年10月,东北野战军25万人进攻的矛头指向锦州城。作战计划为:3纵司令员韩先楚指挥2、3、8...
一本护照,翻开华侨领袖的传奇人... “共和国印记——侨心共筑中国梦”华侨文物联展日前在北京开展。在展览中,陈嘉庚作为“华侨首席代表”参与...
原创 历...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谥号是生者或逝者平生行为、品德、成就等的总结和评价。其中,殇是一种谥号,多用于早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