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继位后,雍正的重臣李卫没了靠山,乾隆百般打压拆除神像
迪丽瓦拉
2024-11-18 21:17:05
0

原标题:乾隆继位后,雍正的重臣李卫没了靠山,乾隆百般打压拆除神像

清朝名臣李卫最受雍正的重用,在雍正在位之时,李卫达到了事业的巅峰。就在李卫在朝中如鱼得水之时,雍正去世了。乾隆登基后,他又是如何对待李卫的呢?

入仕起点低,但在官场升迁快

电视剧市场上有很多关于李卫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的李卫基本都是叫花子出身。可是真实的情况并非如此,1688年2月2日,李卫在江苏丰县的一个富裕家庭出生了。

清朝的民众有一个特别的入仕渠道,就是他们可以通过向朝廷捐赠财物获得做官的资格,而且一般来说,捐赠财物越多,官职越高。

李卫长大后,很想做官,他就说服家人通过捐赠给他谋取一个官位。最后李卫花了据说有6800两银子得到了一个员外郎的官职,而员外郎的等级是从五品。

清朝的这个从五品相当于现在一个三四线城市的市长,这样的官职如果是对于没有太多追求的人来说,足够过个富足的小生活了。可是对于有心大展宏图的李卫来说,这确实是一个很低的起点。

但是李卫不怕起点低,他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1717年李卫做上员外郎之后,他勤政于民,政绩非常突出,不久他就升为兵部员外郎。李卫升职之后他丝毫没有放松,一如往常一样兢兢业业,到了1719年李卫升到了户部郎中(正五品)。

被雍正重用,平步青云

李卫突出的表现引起了雍正的注意,雍正发现他不仅很有能力而且爱民如子,是一个德才兼备之人,对待自己也是忠心耿耿,性格也与自己相和,所以就非常的重用他。

先是任命他为云南盐驿道,后又升其为布政使,不到一年的时间,又提升为江苏巡抚。就在李卫即将去往江苏上任之时,雍正向李卫许诺,如果李卫能够在江苏有一番作为,就提升他为两江总督。两江总督是个什么概念呢?差不多相当于唐朝的节度使,管辖范围达到4个省份,是个一品官职。

有了雍正的许诺,李卫比平时更加有干劲了。他不仅能做好雍正交代给他的大大小小的事,而且把江苏治理的非常好。雍正一看李卫表现得如此之好,就立刻封李卫为两江总督。

李卫本就能力突出,升迁很快,再加上雍正非常的重用,李卫一路从五品升至一品官员,前前后后花了不到10年的时间。

雍正对李卫的重用不止体现在对他不停的提拔上,对待他的态度也非常包容。雍正平时喜怒无常,尽管他一直鼓励大臣向他进言,大臣们却基本都怕惹怒他,但是也不是所有人都不敢进言。

有一位大臣孙嘉淦就曾向雍正直言进谏,当时就惹得雍正龙颜大怒,幸好当时有官员为他求情,孙嘉淦才没有被罢官。但是同样是常常直言不讳的李卫,雍正却从未因他言辞不当而降罪于他,可见雍正对他极为重视。

不仅如此,因为李卫常常立功,所以雍正常常会奖励他一些东西。李卫每次拿到奖励都大张旗鼓地宣扬,雍正觉得他太高调了,想让他收敛点,李卫却说自己是在展示皇上的恩德,雍正就不再责怪他了。

古时臣子,大多对皇帝唯命是从,李卫能够很随意地就发表不同的意见,可见他与雍正关系非同一般。

李卫不仅官至一品,而且与皇帝相处的也是非常融洽,可以说是"春风得意了",但是李卫并不是会沉迷于自己成绩中的人。当他知道雍正时日无多时,经他一番推测之后,他决定先与宝亲王弘历建立关系。李卫的见识真的不一般,还真的让他算准了,雍正逝世之后,弘历(乾隆)登基。

乾隆登基,备受冷落与打压

李卫算准了乾隆会登基,可完全没算准乾隆对他的态度。没想到换了个皇帝,李卫的待遇竟然一落千丈。李卫每每发现有大臣行为不端,向乾隆弹劾他们,乾隆却充耳不闻。后来李卫辞官之时,乾隆还收回了雍正曾经赏赐给他的很多田产。

乾隆三年,李卫病逝,百姓们为了纪念他,就给他立了一尊神像并供奉香火。一次乾隆下江南游玩,途经李卫的神像,他看见之后非常愤怒,他觉得一位臣子没有资格享受如此的待遇,于是下令,让下属拆掉了神像。

百般冷落与打压,只因不喜欢

虽然李卫提前与乾隆就建立了关系,乾隆也知道他之前做出的成绩,可是乾隆为何会对李卫百般冷落呢?其实我认为主要有三个因素导致的,一是在乾隆时期,人才对乾隆来说没有那么重要,二是乾隆的个性自负,看不上父亲雍正,三是李卫不知道变通与君王的相处方式,三个因素最终导致乾隆对李卫百般冷落甚至打压。

在康熙时期,清朝常常发生战乱,社会经济水平也很低。康熙一边要想办法清除明朝的顽强抵抗势力,一边还要考虑可以制定哪些政策以促进经济的恢复。而皇帝毕竟是一国之君,处在一个指挥的位置,所以他要想解决好这些问题,就必须要很多的人才帮助自己。

而到了雍正时期,康熙只是把清朝的社会情况恢复到了一个正常值,所以雍正面临着发展清朝的巨大压力,所以他也是需要很多的人才来辅佐自己完成宏图大业。

经过雍正长期的努力,清朝的社会情况已经呈现出了非常繁荣的局面,而乾隆需要做的就是巩固和完善清朝的江山就行了。他自己就不需要做太多的事情,所以他的官员也不需要做很多的事情。

人才对乾隆来说没有那么重要。对他来说,官员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他对官员们也不会抱很高的期望,因而他对官员的态度基本上取决于个人的喜好。

而李卫并不是他喜欢的官员。首先,乾隆为人比较自负,一直看不上自己的父亲雍正,甚至觉得雍正之所以能当上皇帝,主要是因为康熙喜欢他这个皇孙。所以他也看不上雍正身边的人,而李卫就是雍正身边臣子中最典型的代表。于是乾隆登基之后,雍正重用的人,他就想要打击,李卫很自然地成了他最想打击的对象。

其次,李卫不懂每个皇帝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所以对待不同的皇帝相处方式不能一成不变。乾隆与雍正可是大不相同,可是李卫一直按照之前的相处方式与他相处,这就常常导致乾隆心里不舒服。

李卫虽然出身普通,但凭借个人的努力和雍正的重用得以平步青云,为国为民已经做了不少的贡献。虽然最后因为较多因素不被乾隆喜欢,但是人生一世知己难求,曾经有过一位那么赏识他的君主,李卫此生也算是圆满。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齐... 齐国和鲁国,是两个并行于山东大地上的诸侯国。早在周朝建立以后,这两个诸侯国便已经存在了。 只不过不同...
原创 明... 在封建王朝时期,战争一般都是举行得比较频繁的,那么在明代这样的现象,自然也不会例外。明代的兵器库中,...
原创 关... 一手捋长须,一手执《春秋》,关羽这一形象深入人心,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这么一个问题?关羽为什么喜欢读《...
原创 石... 我在军队工作了二十六年,所做的事情很多,随着时间的流逝大都淡忘了。但有一件事情记忆犹新,终生难忘。这...
原创 1... 各大姓氏“首席”名将代表: 1、李氏,李牧排行首位。天下名将,“李氏”最多,非要排第一,李牧可以接过...
原创 三... 关羽上限值非常高,下限值几乎低到超一流,张飞觉得全季巅峰之时,刚出来大概还没跟大师对战经历,受到吕布...
原创 真... 真实的慈禧太后非常强硬,为何大清还向西方投降呢?大清的妥协是被列强用炮打开的无奈!看看吧! 在我国绚...
原创 历... 随着科技的越来越发达,我们却能越来越感受到局限性,而在过去,古人也往往只能将不能理解的事物,寄托于神...
原创 “... 大家平时是怎样称呼自己的父亲呢? 现代社会之中,其实很少人称父亲,因为父亲这一称呼在现代人眼中看来太...
原创 2... 到了新疆后,穆铁柱心想自己总算有“用武之地”了,可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一开始安排穆铁柱锄地,但是锄头...
原创 三... 也许是受《三国演义》等小说的影响,我们的目光主要都是聚集在曹魏、刘蜀、孙吴等几个势力之上,而往往忽略...
原创 朱... 蓝玉,明朝开国著名将领,大将常遇春的小舅子。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东征西讨,终于踏平了其他诸侯,将元朝...
原创 身... 三国纷争,不仅三方各有雄主,也为众多武将谋士提供了展现自己才华的舞台,其中若论武将,曹魏麾下八虎将,...
301处!西藏最新发现 西藏自治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第二阶段工作进入年底冲刺期,目前西藏第二大城市日喀则市18个县(区)...
原创 明... 明朝灭亡的原因众多,社会各种观点多元。大概可以分为:社会体制、财政崩溃、天灾人祸、李自成内乱等。总之...
原创 正... 诸葛亮病逝五丈原之后,魏延的军事生涯也随之结束,并且,他的生命也进入倒计时,不久之后,他便被杨仪擒杀...
原创 第... 1941年苏德数百万大军共襄盛举,进行物理切磋的初期阶段,苏军兵败如山倒,小胡子做出了先在南线拿下基...
原创 锦... 1948年10月,东北野战军25万人进攻的矛头指向锦州城。作战计划为:3纵司令员韩先楚指挥2、3、8...
一本护照,翻开华侨领袖的传奇人... “共和国印记——侨心共筑中国梦”华侨文物联展日前在北京开展。在展览中,陈嘉庚作为“华侨首席代表”参与...
原创 历...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谥号是生者或逝者平生行为、品德、成就等的总结和评价。其中,殇是一种谥号,多用于早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