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继位后,雍正的重臣李卫没了靠山,乾隆百般打压拆除神像
迪丽瓦拉
2024-11-18 21:17:05
0

原标题:乾隆继位后,雍正的重臣李卫没了靠山,乾隆百般打压拆除神像

清朝名臣李卫最受雍正的重用,在雍正在位之时,李卫达到了事业的巅峰。就在李卫在朝中如鱼得水之时,雍正去世了。乾隆登基后,他又是如何对待李卫的呢?

入仕起点低,但在官场升迁快

电视剧市场上有很多关于李卫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的李卫基本都是叫花子出身。可是真实的情况并非如此,1688年2月2日,李卫在江苏丰县的一个富裕家庭出生了。

清朝的民众有一个特别的入仕渠道,就是他们可以通过向朝廷捐赠财物获得做官的资格,而且一般来说,捐赠财物越多,官职越高。

李卫长大后,很想做官,他就说服家人通过捐赠给他谋取一个官位。最后李卫花了据说有6800两银子得到了一个员外郎的官职,而员外郎的等级是从五品。

清朝的这个从五品相当于现在一个三四线城市的市长,这样的官职如果是对于没有太多追求的人来说,足够过个富足的小生活了。可是对于有心大展宏图的李卫来说,这确实是一个很低的起点。

但是李卫不怕起点低,他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1717年李卫做上员外郎之后,他勤政于民,政绩非常突出,不久他就升为兵部员外郎。李卫升职之后他丝毫没有放松,一如往常一样兢兢业业,到了1719年李卫升到了户部郎中(正五品)。

被雍正重用,平步青云

李卫突出的表现引起了雍正的注意,雍正发现他不仅很有能力而且爱民如子,是一个德才兼备之人,对待自己也是忠心耿耿,性格也与自己相和,所以就非常的重用他。

先是任命他为云南盐驿道,后又升其为布政使,不到一年的时间,又提升为江苏巡抚。就在李卫即将去往江苏上任之时,雍正向李卫许诺,如果李卫能够在江苏有一番作为,就提升他为两江总督。两江总督是个什么概念呢?差不多相当于唐朝的节度使,管辖范围达到4个省份,是个一品官职。

有了雍正的许诺,李卫比平时更加有干劲了。他不仅能做好雍正交代给他的大大小小的事,而且把江苏治理的非常好。雍正一看李卫表现得如此之好,就立刻封李卫为两江总督。

李卫本就能力突出,升迁很快,再加上雍正非常的重用,李卫一路从五品升至一品官员,前前后后花了不到10年的时间。

雍正对李卫的重用不止体现在对他不停的提拔上,对待他的态度也非常包容。雍正平时喜怒无常,尽管他一直鼓励大臣向他进言,大臣们却基本都怕惹怒他,但是也不是所有人都不敢进言。

有一位大臣孙嘉淦就曾向雍正直言进谏,当时就惹得雍正龙颜大怒,幸好当时有官员为他求情,孙嘉淦才没有被罢官。但是同样是常常直言不讳的李卫,雍正却从未因他言辞不当而降罪于他,可见雍正对他极为重视。

不仅如此,因为李卫常常立功,所以雍正常常会奖励他一些东西。李卫每次拿到奖励都大张旗鼓地宣扬,雍正觉得他太高调了,想让他收敛点,李卫却说自己是在展示皇上的恩德,雍正就不再责怪他了。

古时臣子,大多对皇帝唯命是从,李卫能够很随意地就发表不同的意见,可见他与雍正关系非同一般。

李卫不仅官至一品,而且与皇帝相处的也是非常融洽,可以说是"春风得意了",但是李卫并不是会沉迷于自己成绩中的人。当他知道雍正时日无多时,经他一番推测之后,他决定先与宝亲王弘历建立关系。李卫的见识真的不一般,还真的让他算准了,雍正逝世之后,弘历(乾隆)登基。

乾隆登基,备受冷落与打压

李卫算准了乾隆会登基,可完全没算准乾隆对他的态度。没想到换了个皇帝,李卫的待遇竟然一落千丈。李卫每每发现有大臣行为不端,向乾隆弹劾他们,乾隆却充耳不闻。后来李卫辞官之时,乾隆还收回了雍正曾经赏赐给他的很多田产。

乾隆三年,李卫病逝,百姓们为了纪念他,就给他立了一尊神像并供奉香火。一次乾隆下江南游玩,途经李卫的神像,他看见之后非常愤怒,他觉得一位臣子没有资格享受如此的待遇,于是下令,让下属拆掉了神像。

百般冷落与打压,只因不喜欢

虽然李卫提前与乾隆就建立了关系,乾隆也知道他之前做出的成绩,可是乾隆为何会对李卫百般冷落呢?其实我认为主要有三个因素导致的,一是在乾隆时期,人才对乾隆来说没有那么重要,二是乾隆的个性自负,看不上父亲雍正,三是李卫不知道变通与君王的相处方式,三个因素最终导致乾隆对李卫百般冷落甚至打压。

在康熙时期,清朝常常发生战乱,社会经济水平也很低。康熙一边要想办法清除明朝的顽强抵抗势力,一边还要考虑可以制定哪些政策以促进经济的恢复。而皇帝毕竟是一国之君,处在一个指挥的位置,所以他要想解决好这些问题,就必须要很多的人才帮助自己。

而到了雍正时期,康熙只是把清朝的社会情况恢复到了一个正常值,所以雍正面临着发展清朝的巨大压力,所以他也是需要很多的人才来辅佐自己完成宏图大业。

经过雍正长期的努力,清朝的社会情况已经呈现出了非常繁荣的局面,而乾隆需要做的就是巩固和完善清朝的江山就行了。他自己就不需要做太多的事情,所以他的官员也不需要做很多的事情。

人才对乾隆来说没有那么重要。对他来说,官员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他对官员们也不会抱很高的期望,因而他对官员的态度基本上取决于个人的喜好。

而李卫并不是他喜欢的官员。首先,乾隆为人比较自负,一直看不上自己的父亲雍正,甚至觉得雍正之所以能当上皇帝,主要是因为康熙喜欢他这个皇孙。所以他也看不上雍正身边的人,而李卫就是雍正身边臣子中最典型的代表。于是乾隆登基之后,雍正重用的人,他就想要打击,李卫很自然地成了他最想打击的对象。

其次,李卫不懂每个皇帝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所以对待不同的皇帝相处方式不能一成不变。乾隆与雍正可是大不相同,可是李卫一直按照之前的相处方式与他相处,这就常常导致乾隆心里不舒服。

李卫虽然出身普通,但凭借个人的努力和雍正的重用得以平步青云,为国为民已经做了不少的贡献。虽然最后因为较多因素不被乾隆喜欢,但是人生一世知己难求,曾经有过一位那么赏识他的君主,李卫此生也算是圆满。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曹... 少数兵力战胜多方敌军的战例,在历史上屡见不鲜,无论是冷兵器时代的激烈对抗,还是热武器时代的炮火纷飞,...
原创 刘... 湖北枣阳——刘秀的故乡与传奇人生 湖北枣阳,这片被称为“古帝乡”的沃土,曾经诞生了两位皇帝,其中...
原创 朱... “二十四孝”故事中,除了有卖身葬父的董大丞相,还有勤劳耕作、励精图治的舜帝。这些人物不仅因为孝顺而被...
原创 唐... 功臣出生在哪个时代最幸运呢?答案是在汉光武帝刘秀的时期。那个时代的功臣不仅会受到尊重,而且通常能获得...
原创 明...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波澜壮阔的时期,朝廷的16位皇帝各具特色,其中有一位帝王尤其值得注意,尽管他...
原创 武... 说起秦国的名将白起,我们并不陌生。白起是秦昭襄王在位时期的重要将领,他为秦国统一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坚实...
《山海经》里的一件神器,证实了... 戚,是一种两侧有齿的斧,一般用玉制成,刃口不锋利,很显然不具备实用的武器功能,只是作为礼仪用器。如下...
原创 谁... 法希尔是西达尔富尔地区的一个重要城市,近期被迅速崛起的民兵组织完全控制,城市的陷落意味着苏丹内战进入...
原创 清... 如今的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全球化,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门的开放,出国旅行或者留学已经不再是一件难事。...
原创 西... 远古时期,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流传着“大洪水”的传说。在古代希腊神话中,天神宙斯的弟弟“海皇”波塞冬曾引...
原创 彭... 1967年,彭德怀被带到北京,参加了一场所谓的学习会,这也是他彻底失去所有职务的时刻。虽然称为学习,...
原创 英... 英国一直被称为欧洲的搅屎棍,因为它在欧洲历史上制造了无数混乱和纷争。几百年来,欧洲大陆的战乱不断,许...
原创 郭... 在封建王朝的历史中,许多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的将领最终都未能善终,往往死于皇帝的猜疑和宫廷政治的斗争。...
原创 成... 在宋蒙交接的动荡时期,世界陷入了极大的变化。东西方的文明在这一时期分别独立发展,虽然匈奴曾经对西方世...
原创 荆... 荆轲,战国时期的著名剑术高手,他刺杀秦王的故事流传千古。然而,令人费解的是,作为一位顶尖剑客,荆轲在...
原创 朱... 建文四年那场大火真是邪门,南京皇宫烧得黢黑,建文帝朱允炆就那么没了踪影。可朱棣进了城,先不急着找侄子...
原创 彭... 张治中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和平将军,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他四次前往新疆,成功促成了新疆的和平起义。新中国...
原创 七...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句流传于清代官场的谚语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地方官员的丰厚收入。意思是一个知...
全红婵袒露心声:知道自己跳水比... 11月7日,据央视频道报道,近日全红婵在访谈中袒露心声,她直言现在跳得很差,但是很快乐。 “我知道我...
袁绍在汜水关撒了谎:颜良文丑就... 东汉末年,曹操拼凑十八路诸侯联军讨董卓,在汜水关遇到了拦路虎华雄,济北相鲍信的弟弟鲍忠、乌程侯长沙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