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抬棺入疆”——真实情况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样!
迪丽瓦拉
2024-11-20 00:44:37
0

原标题:左宗棠“抬棺入疆”——真实情况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样!

满清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一个,因此,人们对于满清历史的了解往往要比其他朝代更多一些。和其他封建王朝一样,清朝也曾缔造过属于自己的辉煌,然而,在经历了“康乾盛世”的巅峰之后,清朝也开始走向衰退。到了后满清时代,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下,清朝彻底沉沦,由一个帝国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国家

后满清时代是一个不堪回首的年代,也是五千年中华文明史上最具屈辱色彩的一个年代。由于大清的腐败无能,西方列强蜂拥而至,将中华大地蹂躏得支离破碎,而且还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个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大清在列强的谈判桌前根本就毫无招架之力,永远是一副唯唯诺诺、任人摆布的形象,也许,这是实情,但是,发生在1878年的中俄伊犁谈判却是个例外,因为在这次谈判中,清政府展现出了从未有过的坚持,也第一次将武力变成了谈判的筹码,并最终迫使沙俄让步。每当回顾这段历史的时候,我们都不得不想到一个人——左宗棠

众所周知,新疆是在左宗棠的坚持下才得以收回的。可在当时,左宗棠的这个决定也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因为他的“疆防”主张与另外一人的“海防”主张背道而行,想必大家都已经明白,那个人就是李鸿章,慈禧的心腹大臣,也是朝堂之上首屈一指的实权人物

“疆防”其实并不是仅仅指新疆,而是对陆地领土的一种统称,而“海防”就是泛指与海有关的所有防御,水师、沿海炮台等等。

很多人由于对李鸿章印象不好,加上左公收复新疆,因此,就对他的“海防”主张十分鄙夷,这很片面,因为我们是站在后人的角度进行评论,如果就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李鸿章和左宗棠的主张都有道理。新疆是领土,但是,1874年发生了日本侵略台湾之后,日本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李鸿章不得不对这个岛国格外提防。

那清政府为什么不同时加强“海防”和“疆防”呢?直白点说吧——没钱!维持庞大的军队要钱,维持朝堂正常运行要钱,维持洋务运动要钱,偏偏,那位“老佛爷”还是个爱花钱的主。因此,”疆防“和”海防“只有二选一。在左宗棠和众多官员的坚持下,慈禧最终决定暂缓”疆防“,先收复新疆。于是,左宗棠挂帅出征

从1876年到1878年,经过2年的努力,左宗棠平复阿古柏,收复了除伊犁之外的所有新疆地区。为什么伊犁没能收回呢?因为当时伊犁地区被沙俄掌控,他们给出“代为收复,权宜派兵驻守”的理由,企图将伊犁从中国分割出去、占为己有。

为了收回伊犁,清廷与沙俄进行了多次交涉,但都没有实际效果,1878年10月,清廷又命礼部侍郎崇厚为谈判代表前往圣彼得堡与沙俄进行沟通。崇厚根本就不是外交人才,更不懂得领土对主权的意义,他的外交生涯只有在“天津教案”后赴法国赔礼道歉一事,能派他去,也说明清廷人才的匮乏和庸才的普遍性了。

经过1年的磋商,崇厚与沙俄签订了《中俄交收伊犁条约》,条约中规定,沙俄归还伊犁给中国,但是,中国却要割让其他土地给沙俄,另外,还要赔偿沙俄在伊犁地区的驻军费用将近300万两白银。

消息传来,举国震惊,连慈禧也十分恼火,一道圣旨将崇厚定为“斩监侯”。沙俄得知清廷要处死崇厚,立即表示反对。除了让英法进行调停外,不但向伊犁地区增派军队,还将军舰拍到中国海面上进行示威。

以前,只要列强一示威,清廷肯定会变得软弱,也正是看到这一点,列强才得寸进尺,动辄以武力相逼。可这次,清政府却一反常态,变得硬钢起来:

先是命令左宗棠、刘锦棠就近从西北向伊犁进军。左宗棠为了显示决心,在行军前抬着为自己准备的棺木,大有“不收伊犁、绝不回头”的决心。“左公抬棺入疆”指的其实并非是收复新疆那次出征,而是收复伊犁的行动;

同时,清廷将曾国荃调往山海关进行增防,命令李鸿章加强津塘地区的戒备;

另外,为了抵御沙俄海军,命长江水师进入战备。时任长江水师提督的彭玉麟也做好了大战的准备,他甚至打算用战船满载桐油和木材前往日本洋对沙俄海军实施火攻;

在全面备战的同时,中俄双方的交涉也没有停止。

为了安抚沙俄,清廷决定免除崇厚的死罪,派曾纪泽再次前往俄国谈判。曾纪泽知道自己的使命,既要收回伊犁,还要竭力避免中俄之间的军事冲突,最重要的一点是,将清廷的损失降到最低。要同时满足这些要求,曾纪泽的压力可想而知。幸运的是,曾纪泽在这次谈判中充分展现了一个合格外交官的素养,以少有的胆识和坚韧,在谈判桌上据理力争、毫不退让,最终取得了“圆满”的成绩。连当时英国驻俄公使都对张居正赞不绝口:“清国通过外交取回已经被俄占领的土地,曾纪泽是第一人”

为什么我要在“圆满”两个字上打上符号呢?按照大清的史料记载,他们称其为“圆满”,但是,在后满清时代根本就没有“圆满”一说。这次谈判虽然让大清挽回了颜面,但依然改变不了“不平等条约”的本质,只是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大清的利益而已。

另外,英国公使对曾纪泽的赞誉虽然也算属实,但曾纪泽在谈判桌上的强硬完全是由大清的备战态度支撑的,因为这次对抗沙俄时,朝堂几乎没有不协调的声音,更没有规律性地形成截然不同的两派,而是一致对外,这在腐朽的后满清时代是很罕见的。沙俄也正是看到这一点,才不敢在谈判桌上继续他的耀武扬威。中俄伊犁谈判也成为晚清时期唯一以武力撑起的谈判

从这次事件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泱泱中华从来不缺热血儿郎,左宗棠、刘锦棠、曾国荃、彭玉麟、甚至包括与洋人关系一向密切的李鸿章,都已经做好了与沙俄一战的准备,他们所体现出来的“同仇敌忾”的气势,也许才是沙俄和列强们最为忌惮的东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呼玛尔河口遭遇战:42名八旗兵... 原标题:呼玛尔河口遭遇战:42名八旗兵血战三百哥萨克,竟能重创敌军? 在第二次...
“蚩尤”是何物?为何黄帝当初一... 原标题:“蚩尤”是何物?为何黄帝当初一定要对他赶尽杀绝?有何瓜葛? 在中华文化...
实拍玉林16吨石棺出土,几千李... 原标题:实拍玉林16吨石棺出土,几千李氏族人过来祭拜 各位老表们大家好,近段时...
隋末窦抗被杨广猜忌;再见了表兄... 原标题:隋末窦抗被杨广猜忌;再见了表兄杨广,我要投奔表兄李渊去了哦 窦抗是隋朝...
隋文帝杨坚女儿襄国公主嫁给了谁... 原标题:隋文帝杨坚女儿襄国公主嫁给了谁?婚姻如何呢?子嗣情况如何? 隋文帝杨坚...
隋之仁寿宫;唐之九成宫;隋唐两... 原标题:隋之仁寿宫;唐之九成宫;隋唐两朝皇帝在此都有事发生 隋之仁寿宫;唐之九...
窦荣定孙子窦师伦,墓志参加李渊... 原标题:窦荣定孙子窦师伦,墓志参加李渊晋阳起兵,随李世民冲锋陷阵 窦师伦墓志出...
李多祚:唐朝辽阳郡王,镇守玄武... 原标题:李多祚:唐朝辽阳郡王,镇守玄武门三十年,参与两次玄武门之变 李多祚,爵...
揭秘:唐睿宗李旦有多少儿子?都... 原标题:揭秘:唐睿宗李旦有多少儿子?都是怎么死的?李隆基对兄弟如何 李旦是唐朝...
汉朝最终被三分天下,责任到底在... 原标题:汉朝最终被三分天下,责任到底在谁身上?刘邦刘彻恐怕难辞其咎! 嗨!大家...
1992年,大特务毛森回浙江省... 原标题:1992年,大特务毛森回浙江省亲,一辈子罪行累累,晚年病死美国 199...
张骞出使西域的终点:丝绸之路的... 原标题:张骞出使西域的终点:丝绸之路的开启 公元前138年,汉朝派遣张骞...
杨坚外甥窦庆,一郡太守死的有点... 原标题:杨坚外甥窦庆,一郡太守死的有点冤,竟然被盗贼所杀 窦庆是杨坚的外甥,杨...
曹操拿下荆州,获得了哪些人才?... 原标题:曹操拿下荆州,获得了哪些人才?除了徐庶还有谁? 在三国时期,荆州多俊才...
如果没有这位皇帝,清朝会早亡至... 原标题:如果没有这位皇帝,清朝会早亡至少100年,不是康熙,不是乾隆 如果没有...
她为康熙生下最长寿儿子,无宠活... 原标题:她为康熙生下最长寿儿子,无宠活到97岁,成为清朝后妃长寿之冠 1685...
雍正王朝:康熙为何当众评价胤禛... 原标题:雍正王朝:康熙为何当众评价胤禛一向以精明自诩?是在责怪他吗? 《雍正王...
隆裕皇后:新婚夜失宠,空守19... 原标题:隆裕皇后:新婚夜失宠,空守19年成太后,为何被骂作“大清罪人” 隆裕当...
乾隆问刘墉:大清一年生多少人、... 原标题:乾隆问刘墉:大清一年生多少人、死多少人?刘墉的回答有点绝 说起中国历史...
清朝时期的道台具体是什么官职,... 原标题:清朝时期的道台具体是什么官职,道台和知府哪个级别高权力大? 清朝的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