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石刻是真迹,但不意味石刻内容“昆仑”是真事
迪丽瓦拉
2025-10-10 14:32:16
0

翔子史前推理师(宋翔)

2025-09-30 16:51

国家文物局虽确定青海秦始皇石刻是真迹,但不意味石刻内容是真事,且石刻内容并无“昆仑”,官方已经改口不再称昆仑石刻,而是定名为“尕日塘秦刻石”。但有部分媒体却用“国家文物局认定昆仑采药石刻是真迹”此类标题误导读者,更有媒体夸张地据此称“山海经中古昆仑找到了”!这些媒体连审题都不会了吗?

近日,《光明日报》刊发了一则消息,称在青海海拔4300米的地区发现了“秦始皇命人采药昆仑”的石刻。这一发现引发了广泛关注,也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有人说石刻提到的的年代与秦始皇称帝年份不符,有人说石刻中并未出现“昆仑”二字,仅仅只有一个疑似“陯”字,联想为“昆仑”纯属臆测。其实本文重点想强调的是,无论石刻是真是假,《光明日报》中提到的青海扎陵湖区域都不可能是古昆仑。

许多人试图将昆仑简单地定位为一个具体的地理坐标。然而,昆仑从来不是一个孤立的地名,它既承载着丰富的地理信息,也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内涵。昆仑区域应当有相关的动植物、山川河流存在,也应当有众多与之相关的人物信息留存。将昆仑简单定位为海拔4300米的青海昆仑,不仅在地理上难以自圆其说,更在人文逻辑上显得荒谬。

01

地理与生态的悖论

《山海经》、《淮南子》等古籍文献记载昆仑有“貘”(大熊猫)和箭竹林,还有盛产桃、枣等温带水果的果园。然而,现代生物学证实,大熊猫的生存上限仅3000米,箭竹的生长极限是3800米,而桃、枣等温带水果需要≥10℃的积温和无霜期>180天。若昆仑在海拔4300米的青海扎陵湖,零下30℃的严寒中,大熊猫如何啃食冻土草根?箭竹又如何在冻土层扎根?桃树幼苗又如何在无霜期不足30天的环境中存活?

《山海经》记载“貘”(来自网络)

丛林中的大熊猫(来自网络)

昆仑还被描述为有丰富的山川河流,是众多神话生物的栖息地。然而,海拔4300米的高原环境树木绝迹,昆虫种类不足平原的1%,大型鸟类如凤凰鸾鸟无法在稀薄空气中展开三米羽翼,更无法在缺乏食物的环境中生存。这样的环境如何支撑起一个充满生机的神话世界?

文献记载中大禹治水在昆仑之下,在海拔4300米的高原荒地,四川汶川出生的大禹到这里治水的动机和痕迹在哪里呢?文献记载昆仑区除了大熊猫,还有犀、象、麋鹿、雅鱼、珙桐、柑橘、桑蚕、蜀葵等等长江流域原产的动植物资源,甚至还有大量的天然气长明火井、温泉、瀑布、铜、铁......。而这些,海拔4300米的青海高原显然并不具备。

万山之祖 巍巍昆仑(来自网络)

02

人文与历史的悬疑

昆仑还是一个人文概念,这方面也不符合逻辑。《穆天子传》记载在秦始皇之前就有西周穆王驾八匹高头大马马车,率领车队浩浩荡荡西行至昆仑之丘拜访西王母的故事。问题来了,如果昆仑在海拔4300米的青海高原,八骏马车如何在高寒、缺氧的环境中长途跋涉?古代马匹的耐力和生理极限决定了它们无法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完成长途旅行。更何况,周穆王一行人如何在冰天雪地中生存?他们又如何在荒芜的高原找到足够的补给?

值得一提的是,到秦始皇才开始各地“车同轨”,也就是说在秦始皇之前各国即使有马路也是无法贯通行走马车的。更遑论秦始皇之前400多年的周穆王车队如何从周都陕西(也有说成都)一“路”开到一千四百多公里的青海的?

周穆王驾八匹高头大马马车(来自网络)

从先秦文献到后世史书,昆仑一直是“帝之下都”,是西王母掌管“不死药”的城邦之心。然而,考古显示,秦前的青藏高原并无城池遗迹,最大聚落仅几十人,扎陵湖周边也未见青铜器、文字或祭祀遗址。

青藏高原地形图(来自网络)

结 语

昆仑,被称为中国第一神山,就在于它与众多神话、神仙有关。试问哪里的神仙最多最集中?以商周牧野之战为原型的《封神榜》小说故事中与“昆仑”有关的众多“神仙”人物传说都集中在四川,或许可为这一观点提供旁证。比如,慈航道人观音菩萨传说在遂宁大英,普贤道人传说在峨眉山,哪吒陈塘关传说主要流传在宜宾和江油,二郎神主要流传于灌口都江堰,女娲传说流传于雅安,太乙真人金光洞传说在江油乾元山,赵公明、三霄娘娘传说在峨眉山,广成子传说在青城山,燃灯道人传说在雅安灵鹫山,石矶娘娘传说在江油骷髅山,邓婵玉与姬发决战地佳梦关传说是广元(葭萌关),太上老君传说在新津老君山,道教起源地在大邑鹤鸣山等等。

而四川瓦屋山,不仅山形、地理、地貌与众多昆仑记载吻合,其位置所在周边山川、河流、动物、植物也与文献记载吻合,有上亿吨古冶铜渣和众多古窑遗址。更重要的,这里还是道教发祥地,黄帝、西王母、女娲的传说流传,老子、张道陵、张三丰、葛洪、杜光庭等等著名道家道教人物均有遗迹尚存,这才是真正的昆仑应该考证的方向。

四川瓦屋山(来自网络)

遗憾的是,我们可以看到《光明日报》可以大大方方刊发青海发现秦始皇昆仑采药这样的探索性信息,而四川本地的媒体和相关机构,面对瓦屋山如此充分的昆仑条件却视而不见,滞步不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明... 1644 年山海关前,尘土漫天。李自成的大顺军把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围在中间,吴军士兵握着生锈的刀,脸上...
原创 八...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的德军单兵装备解析 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期,德国虽然派遣的军队规模不大,但...
原创 “...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西方列强纷纷派舰队来中国要求赔偿,其中英国派出了48艘船,16艘为军舰,成...
国家级推介展览“积厚流光—淮河... 淮水汤汤,中流沃土。10月1日,阜阳市博物馆原创展览“积厚流光——淮河中游古代科技文物展”在三楼精品...
西夏陵申遗成功后首展,百余文物... 今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西夏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
原创 美... 美国为何对中国如此忌惮?一位英国学者道破真相 在西方文化中,有句谚语说只有最强大的对手才配得上最彻...
原创 南... 1234年,是个颇具意味的年份。对普通人来说,它是一个难得的“同花顺年份”,但对曾经强盛无比的金国而...
261件(套)文物在天博展出讲... “简述中国——甘肃出土汉简精品展”10月1日在天津博物馆启幕,261件(套)文物在展览中亮相,讲述简...
原创 美... 美国智库最近不得不承认,特朗普曾经费尽心思想出的打压中国造船业的策略失败了。中国的造船业,占据了全球...
原创 真... 咱们聊聊韩国这个话题吧,说真的,不少人对韩国的印象都是从电视剧和综艺节目里来的,觉得那儿高楼大厦,繁...
珍·古道尔逝世:为什么从历史出... 当地时间10月1日,著名灵长类动物学家珍·古道尔逝世,享年91岁。珍·古道尔研究所证实了这一消息,并...
原创 历... 在今天的甘肃陇南地区,具体来说是西和县南部的仇池山一带,历史上曾经存在过一个小国家——仇池国。它的建...
原创 郑... 在中网第三轮比赛中,郑钦文迎战诺斯科娃。比赛开局并不顺利,首盘她以4-6告负,不过在第二盘中迅速调整...
原创 黄... 华夏始祖黄帝:从部落首领到文明开创者 在中华文明的古老传说中,黄帝是一位被尊为神明的人物。他既能呼...
原创 历... 谈到东汉末年,我们首先想到的便是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曹操、刘备、孙权三位英雄豪杰,都是历史上响...
群英会周瑜如何让蒋干中计? 周瑜与蒋干之间的智谋较量堪称三国时期最为经典的谋略对决之一。这场精心设计的"群英会"不仅展现了周瑜过...
原创 李... “朕知之最真,知朕亦无过光地者。”康熙晚年在李光地去世后流露出的这句感慨,道出了两人君臣之间深厚而真...
原创 奥... 1. 不要被“美国首位黑人总统”这一光环迷惑——奥巴马当年高举“变革”旗帜,进入白宫时,许多人都认为...
原创 隔... 兄弟们,老王又来了!今天咱聊个事,跟每个开车的人都有关系。 最近交警部门又双叒叕加大了对酒驾的严查力...
原创 雨... 巴西乒乓球运动员雨果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国乒的统治力正在减弱,并提到了他最为推崇的三位中国乒乓球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