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历史上真实的阿房宫,真是项羽烧掉的吗?真相骗了世人2000年
迪丽瓦拉
2025-10-10 14:32:13
0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杜牧写的阿房宫有多气派,大家都知道。可你不知道,这座流传了两千年的宏伟宫殿,其实根本没建成!

更别说被项羽一把火烧了,考古队挖了五年,连一点火烧的痕迹都没找着。

那为啥我们从小就听“项羽火烧阿房宫”的故事?真实的阿房宫到底是啥样?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中国古代宫殿里,阿房宫的名气最大,误会也最深。唐代诗人杜牧写《阿房宫赋》,把这座宫殿写得又大又华丽,还说项羽带兵进来,一把火把它烧了个精光。

这说法传了两千年,好多文人写文章都用这个典故。可要是翻一翻正史,再看看考古队的报告,你就会发现:阿房宫不仅没建成,连项羽的火都没挨上。

先说说阿房宫是怎么修的。秦始皇三十五年,也就是公元前212年,那时候秦始皇觉得咸阳人太多,老宫殿太小,撑不起自己的排场。他就决定在渭河南岸上林苑里,新盖一座朝宫,先从最前面的大殿开始修,这大殿就是阿房宫前殿。这是阿房宫第一次有正经的动工记录。

可这阿房宫的命不好。刚修了两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出门巡游,走到平原津就病了,七月份在沙丘平台去世。他一死,秦二世就把修阿房宫的工匠全调去修秦始皇陵,阿房宫工程就停了。直到公元前209年四月,秦始皇陵主体工程完了工,秦二世觉得停修阿房宫是不给老爹面子,又让人接着修。

好景不长,公元前208年,陈涉起义了,秦朝眼看要完。朝堂上大臣们就吵起来,李斯、冯去疾、冯劫这些人说,别修阿房宫了,减轻点老百姓的负担,才能稳住民心。秦二世听了不高兴,把这几个人抓进监狱问罪。到了公元前207年八月,赵高把秦二世逼死,子婴当了四十几天秦王,秦朝就亡了。

算下来,阿房宫从开始修到秦朝灭亡,满打满算才五年,中间还停了快一年,这么短的时间,根本修不完这么大的宫殿。

有人可能会问,就算没修完,总该修得差不多了吧?会不会有一部分能用了?还真没有。阿房宫不光没整体建成,连前殿的主体建筑都没弄好,更别说用了。

更能说明问题的是考古发现。2002年到2007年,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一起组成了阿房宫考古队,把阿房宫遗址翻了个遍。

阿房宫前殿的土台子底座,东西长1270米,南北宽426米,考古队在上面每平方米打5个探洞,密密麻麻地钻,结果只发现了夯土,没找着秦代宫殿常用的砖瓦、瓦当这些东西。也没发现宫墙、地面、柱子底座的痕迹。这就说明,秦朝的时候,只把前殿的土台子底座和北、东、西三面墙弄好了,土台子上面的宫殿主体,根本没来得及盖。

还有,史料里写秦始皇处理政事、大臣们拿主意,都在咸阳宫;秦二世在望夷宫自杀;秦王子婴进进出出也在咸阳宫;刘邦、项羽进了关,也只在咸阳活动,从没提过阿房宫。要是阿房宫真建成了,秦朝的君臣早就搬到这儿来办公居住了,哪还会一直待在咸阳宫?这也能证明阿房宫从没投入使用。

阿房宫考古队的领队李毓芳说过,考古没发现火烧的痕迹,拿土样去化验,也没找到碳粒,证明这土台子没被烧过。而流传的在遗址里找着几块红烧土,其实是在土台子边上的汉代土层里发现的,是汉代人盖房子留下的,跟秦代的阿房宫没关系。

咱们看看汉代长乐宫的遗址就知道,长乐宫在西汉末年被绿林赤眉军烧了,考古队在那儿找着好多焦土和烧灰,火烧的痕迹一眼就能看见。要是阿房宫真像传说中那样,被项羽烧了三个月,肯定也会留下这样的痕迹。可阿房宫前殿的土台子上,连一点秦代火烧的印子都没有。

那项羽到底烧了啥?其实烧得是咸阳宫。考古队挖咸阳宫的1号、2号、3号宫殿时,找着好多灰烬和红烧土,粉色的宫墙被烧得发黑,木头柱子都变成了木炭,这也符合《史记》的记载。

之所以传成项羽烧阿房宫,是因为阿房宫名气太大,后人就把“咸阳宫”和“阿房宫”弄混了,再加上老百姓编故事、文人写文章加工,慢慢就成了现在这个说法。

秦朝灭亡后,阿房宫没完工的土台子就没人管了。秦末的时候,老百姓看这土台子又高又大,像座城,就叫它“阿城”,不是到汉代才改的名。到了汉代中期,也就是汉武帝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扩建上林苑——这上林苑是皇家猎场和游乐区,就把阿城划进去了,但也只是让它闲着,没在这儿盖宫殿。

一直到南北朝时期,大概公元5世纪,因为阿城地势高,容易防守,才有人在这儿驻军。宋代以后,阿城慢慢被推平,变成了农田。从秦末的“阿城”,到汉代的“上林苑闲置地”,再到南北朝的“驻军地方”,阿房宫遗址的用处换了好几个,可从来没真正当过宫殿。

而杜牧的《阿房宫赋》,这篇文章写得确实好,但里面好多内容是文学夸张,不能当史料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1... 1954年10月31日,战功赫赫的军中战神粟裕大将正式出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然而四年后风云突变...
原创 明... 1644 年山海关前,尘土漫天。李自成的大顺军把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围在中间,吴军士兵握着生锈的刀,脸上...
原创 八...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的德军单兵装备解析 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期,德国虽然派遣的军队规模不大,但...
原创 “...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西方列强纷纷派舰队来中国要求赔偿,其中英国派出了48艘船,16艘为军舰,成...
国家级推介展览“积厚流光—淮河... 淮水汤汤,中流沃土。10月1日,阜阳市博物馆原创展览“积厚流光——淮河中游古代科技文物展”在三楼精品...
西夏陵申遗成功后首展,百余文物... 今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西夏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
原创 美... 美国为何对中国如此忌惮?一位英国学者道破真相 在西方文化中,有句谚语说只有最强大的对手才配得上最彻...
原创 南... 1234年,是个颇具意味的年份。对普通人来说,它是一个难得的“同花顺年份”,但对曾经强盛无比的金国而...
261件(套)文物在天博展出讲... “简述中国——甘肃出土汉简精品展”10月1日在天津博物馆启幕,261件(套)文物在展览中亮相,讲述简...
原创 美... 美国智库最近不得不承认,特朗普曾经费尽心思想出的打压中国造船业的策略失败了。中国的造船业,占据了全球...
原创 真... 咱们聊聊韩国这个话题吧,说真的,不少人对韩国的印象都是从电视剧和综艺节目里来的,觉得那儿高楼大厦,繁...
珍·古道尔逝世:为什么从历史出... 当地时间10月1日,著名灵长类动物学家珍·古道尔逝世,享年91岁。珍·古道尔研究所证实了这一消息,并...
原创 历... 在今天的甘肃陇南地区,具体来说是西和县南部的仇池山一带,历史上曾经存在过一个小国家——仇池国。它的建...
原创 郑... 在中网第三轮比赛中,郑钦文迎战诺斯科娃。比赛开局并不顺利,首盘她以4-6告负,不过在第二盘中迅速调整...
原创 黄... 华夏始祖黄帝:从部落首领到文明开创者 在中华文明的古老传说中,黄帝是一位被尊为神明的人物。他既能呼...
原创 历... 谈到东汉末年,我们首先想到的便是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曹操、刘备、孙权三位英雄豪杰,都是历史上响...
群英会周瑜如何让蒋干中计? 周瑜与蒋干之间的智谋较量堪称三国时期最为经典的谋略对决之一。这场精心设计的"群英会"不仅展现了周瑜过...
原创 李... “朕知之最真,知朕亦无过光地者。”康熙晚年在李光地去世后流露出的这句感慨,道出了两人君臣之间深厚而真...
原创 奥... 1. 不要被“美国首位黑人总统”这一光环迷惑——奥巴马当年高举“变革”旗帜,进入白宫时,许多人都认为...
原创 隔... 兄弟们,老王又来了!今天咱聊个事,跟每个开车的人都有关系。 最近交警部门又双叒叕加大了对酒驾的严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