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左中右三派是如何进行总结和反思的
迪丽瓦拉
2025-10-11 05:02:02
0

苏联解体是上世纪的一次重大历史事件,震动了世界。在那个充满激烈斗争的时代,许多人为了适应形势,往往披上不同的外衣,在历史洪流中表演着各自的角色。待到尘埃落定后,大家才开始放下顾虑,对这一事件进行了总结和反思。从各自的立场和观点出发,他们试图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并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根据对苏联的态度不同,政治家和学者们的看法大体可以分为三种:左派、中派和右派。

首先是右翼的代表——叶利钦。叶利钦在1991年8月19日的事件之后,利用总统权力下令禁止俄罗斯共产党活动,并没收了他们的财产。此后,他积极推动明斯克三国协议,成为苏联解体的关键人物之一。叶利钦代表着右翼政治势力,他们认为苏联解体和制度变革是历史的必然,支持俄罗斯走向西方,认为这才是发展的正常道路。

在苏联解体后,叶利钦曾接受记者的专访,记者问他为什么要结束“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他这样回答:“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就像一块蛋糕,外表看起来色香味俱全,非常诱人,但它的代价极为昂贵,吃起来却并不美味。如果你敢质疑这个卖蛋糕的人,就会有一群人来威胁甚至殴打你,让你付出巨大的代价。”不过,叶利钦推行的经济改革并未成功,他的改革计划导致俄罗斯经济几乎崩溃。1993年,他甚至下令用坦克攻击莫斯科的苏维埃议会大楼,镇压了抗议的民众。虽然他推翻了苏联,但俄罗斯人民并没有如他所承诺的那样过上富足幸福的生活。事后,叶利钦反思道:“我曾经相信,我们可以轻松地从集权、停滞的过去,跨越进入光明富裕的未来,但事实证明我们未能做到,你们的痛苦也让我深感痛心。”

与此对立的是俄罗斯的左翼学者和政治家,他们肯定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主张继续走社会主义道路,并反对叶利钦及其民主派的改革。他们认为,虽然苏联有其问题,但并没有到需要彻底摧毁的地步。尤其是苏联的老一代领导人,例如十月革命的亲历者卡冈诺维奇,他曾参与过斯大林的革命事业,并在1957年被赫鲁晓夫开除出党。1990年,卡冈诺维奇已经97岁,尽管双目失明,但仍保持清晰的思维。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对当时的辩论感到失望,觉得公开性变成了单行道,所有讨论都朝着一个方向进行,其他声音被压制。他还回顾道:“我们曾是一个小党,经过十月革命,党才从地下走向了公众,扩大了党员数目,我们战胜了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为何能战胜?因为我们不仅有强大的组织力量,还有思想力量,能够争取人民的支持。”

利加乔夫曾是戈尔巴乔夫的左膀右臂,是传统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苏联剧变的主要原因是戈尔巴乔夫放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改变了党的方针,导致了社会深刻的解体。他认为,这场改革最终给人民带来了灾难,戈尔巴乔夫也未能以光荣的方式结束自己的领导生涯。高层领导人放弃了最初宣称的目标,试图改变现有制度,这才是社会动荡的根本原因。

雷日科夫,曾是苏联部长会议主席,也对改革的失败感到痛心。他认为,苏联的解体是多重因素的结合,包括时代的变化、内外部的反对势力以及戈尔巴乔夫个人的失误等。而外部势力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我们知道有一些人曾到美国接受指示”,他说。然而,他最痛心的还是党的背叛,“正是党的领导人背叛了我们,背叛了人民和国家。”

此外,曾担任克格勃主席的克留奇科夫,在8.19事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他从克格勃的视角强调,苏联的剧变其实是一场阴谋,主要责任在戈尔巴乔夫和雅科夫列夫。他认为这两人从一开始就精心策划了这一切,达成了共识,并密切合作。

中派学者则持更加平衡的观点,他们认为,对于苏联的过去,不应全盘肯定,也不应全盘否定,应该继承那些有生命力的部分,走出一条不同的道路。例如,罗·麦德维杰夫,他曾是苏联的持不同意见者,戈尔巴乔夫提出改革时他转为支持,并成为苏共中央委员。在苏联解体后,他成为了劳动人民党的领导人。麦德维杰夫认为,苏联在新社会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实行了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许多社会主义价值观得以实现,但代价也很高。他称苏联的社会主义为“国家社会主义”,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体系。它既包含了社会主义思想家的构想,又有国家资本主义的成分。虽然它具有强大的动员能力,能够迅速集中资源,但在20世纪后期,这种优势逐渐消失,弊端逐步显现。

戈尔巴乔夫身边的忠实追随者切尔尼亚耶夫则认为,苏维埃制度对文明的最大贡献是,使一个拥有3亿人口、跨越八个时区的文盲国家,变成了世界上最爱读书、最有教育的国家。但他也承认,苏联的最大错误就是发动了冷战。切尔尼亚耶夫认为,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虽然有缺陷,但它是避免苏联崩溃的唯一合理道路。

如今,苏联解体已经过去了30多年,解体的余波仍在。无论是左派、右派还是中派的声音,这些亲历者的见解都体现了各自的利益与立场,但他们的总结依然值得我们深思。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赵... 赵云和吕布是更厉害这种事,不同人有不同的见解。 为什么赵云更厉害? 赵云是三国时代的名将,他在历史上...
原创 美... 在9月30日晚上,美国参议院未能通过临时拨款法案,紧接着白宫宣布,联邦政府将在当天晚上11点59分正...
原创 小... 在电视剧《还珠格格》中,小燕子和知画是永琪的两位妃子,这两位角色的身份和地位常常让观众产生疑问。尤其...
原创 清... 照片是工业时代的产物,它记录了时光的痕迹,承载着岁月的记忆。晚清时期,随着西方科技的传入,照相机也进...
原创 国... 韩国主办的国手山脉杯如今已迎来第11届赛事。 本届比赛共有16名棋手参赛,其中韩国派出8人:中国大...
原创 五... 自联合国成立以来,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一直由五个大国组成: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和法国。唯一的变化是...
苏联亡党亡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近日看到一篇微头条,提出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家资本主义演变为官僚资本主义,最终官僚集团出卖了民族...
原创 1... 在中国辽阔的历史画卷中,塞外疆域始终书写着独特的篇章。古人曾用塞外风光无限好,关东沃野水迢迢的诗句,...
原创 为... 最近,我上了一堂名为《近代史纲要》的课,这堂课解答了我多年来的疑问:为什么我们国家最终选择走上了社会...
原创 刚... 9月下旬,沙特派出由陆、海、空三军近20名高级将领组成的代表团访华,出席中沙军事合作委员会第六次会议...
原创 从... 在我们通常的印象中,晚清常常被认为是一个愚昧、弱小、落后的时代,似乎任何一个外部国家都能轻易地击败清...
原创 斯... 斯大林曾说过:“把国家建设成为坚固的国防工业力量和集体农业力量联合体,这就是我们的任务和目标。”这句...
原创 八... 萨尔浒之战与白甲巴牙喇 1619年,萨尔浒之战是一场决定大明与后金命运的关键战役。在战斗最为胶着时,...
原创 日... 1940年7月26日,冀东的八路军在包森副司令员和参谋长曾克林的指挥下,准备在白草洼进行一次伏击战,...
原创 中... 当前,俄乌战争依然没有结束的迹象。根据目前的形势,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对峙几乎势均力敌。2025年9...
原创 果... 自从果敢“四大家族”被彻底清除后,控制果敢老街的果敢民族民主同盟军渐渐淡出了中国网友的关注。可就在前...
原创 开... 在1955年,十位杰出的将领被授予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大将军衔,这个军衔仅次于元帅。从1955年至今,...
原创 胡... 作者:朱炳东 1940年5月下旬,侵华日军派遣军总司令部给驻蚌埠的日军21师团发来一封电报,内容是...
历史上“因果报应”!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原创 襄... 关羽是蜀汉最重要的名将之一,他的任务是镇守荆州。刘备攻下汉中后,关羽主动出击,发动了襄樊之战,企图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