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西之乱:大唐王朝中兴之战
淮西,三州尔,有裴度之谋,李光颜、李愬之将,然犹引天下之兵力,历岁而后定。
——北宋政治家王安礼
▲唐朝藩镇前言
公元817年11月25日,唐将李愬袭取蔡州,活捉淮西叛将吴元济,淮西之乱结束。
淮西之乱被平定,发生在唐宪宗时期,这是唐廷反对地方藩镇割据斗争中,一次卓有成效的胜利,就如同西汉平定七国之乱,扫除了诸侯国威胁,加强了中央权威一样。
战后,其他藩镇震于威慑,相继归顺,安史之乱后,藩镇跋扈的局面,至此得以扭转,为唐宪宗的元和中兴奠定了基础。
安史之乱后,藩镇大多跋扈不臣,限于实力不够,朝廷时常纵容,泾原事变后,姑息更成了常态。
▲安史之乱形势图一:为何唐宪宗一改往日态度,坚决对淮西用兵呢?
1、淮西被割据,阻碍了江南赋税运往长安
叛将吴元济割据的淮西,是江南财富的运输要道。安史之乱时,由于原来运输江南赋税的汴河受阻,淮西就成了转运财富的重要通路。唐德宗初年,河北藩镇集体叛乱,前线士兵吃的粮食,就是从淮西路运来的。
诗人杜佑做江淮转运使时,看到淮西的重要性,也特意上奏朝廷,说要在这里大举改良河道运输。所以,作为朝廷的心腹之地,丢了淮西,江南的赋税就会受到威胁,朝廷也就无法立足。
▲淮西之战局势图2、吴元济胁迫朝廷,宰相李吉甫力主平叛
吴元济是前任淮西节度使吴少阳的儿子,吴少阳死后,吴元济秘不发丧,用父亲的名义给朝廷上书,想接替父职。唐宪宗不许,吴元济就发兵入侵临近州县鲁山、襄城等地。
他还和河北叛镇联合起来,遥为呼应,互壮声势,激发了朝廷不满。宰相李吉甫就对宪宗说,淮西地处内陆,没有援助,和河北叛镇不同,所以不该效仿河朔三镇父死子继的惯例,吴元济跋扈不臣,就要对他予以诛灭。
于是,唐宪宗下诏削掉吴元济官爵,出兵淮西淮西镇和河北叛镇比起来,实力最弱,唐宪宗出兵淮西,态度也十分坚决。
▲李吉甫二:这场战役,打了四年都没有结果,这又是为什么呢?
1、吴元济家族蓄谋割据,兵强马壮
吴元济反叛前,他的父亲吴少阳,已经为割据做了很多准备,由于深感朝廷早晚对淮西用兵,吴少阳在统治地不设置徭役户籍。财富短缺时,就随时征税,他还经常劫掠过往客商,召集亡命之徒,充做军队。由于淮西少马,吴少阳大力进行马匹繁殖,几年之后,淮西战马充足,极大地加强了淮西军队的战斗力。
此外,吴氏还刻意培养将士对朝廷的仇恨,吴少阳的义兄掌权时,有次击败了官军统帅,缴获了很多书信,就故意欺骗军士,说朝廷里的大臣想要把你们的妻女掠去当小妾。以此激发众怒。
▲吴元济(783年~817年)2、唐廷征兵太杂,军心不齐,严绶等将不堪重任
为了尽快平定淮西之乱,朝廷调派了很多军队,但这些杂乱的部队,反倒成了打胜仗的累赘,就连身处敌营的将军董重质都说,每次打仗,都被指挥冲在最前面,可得了功劳,却被本地的部队占去,所以将士心志不一,不能取胜。
朝廷命将,也有失误,最初的将领严绶,不是打仗的料,带着上万的军队,和敌人对垒,就只会坚守不战,地方上的节度使韩弘,也想以贼自重,不愿意战乱平定,还有出身羽林大将军的高霞寓,单挑厉害,但是排兵布阵,一塌糊涂。
随着战事旷日持久,宪宗不得不改换人选,任命李愬为将,并把宰相裴度调往前线。李裴二人到达前线后,几个月的时间,就把活捉吴元济,平定叛乱。
▲裴度(765年-839年4月21日)三:李愬李裴如何平定叛乱?
1、李愬故意示弱,雪夜袭取蔡州
面对唐军屡战屡败的情况,李愬到达淮西后,没有急于用兵,他对手下的军士说,皇帝派我来抚恤大家,打仗的事,我根本不懂。大胜之余的吴元济,听说了李愬的治军情况,也就放松了对李愬西路军的提防。
等到吴元济全无防备,李愬向裴度建议,采取奇袭,直捣吴元济的大本营蔡州,由于淮西多年跋扈,蔡州城下,已经三十多年没遇见过官军,所以吴元济毫无戒备,李愬大军一到,很快束手就擒。
▲李愬雪夜袭蔡州2、收拢人心,接纳降将,安抚淮西降兵和百姓
淮西之战中,降将的收伏和使用,对战斗最终取胜,有重要作用。比如敌军大将丁士良,被捉之后视死如归,李愬亲自为他松绑,好言抚慰,并上表朝廷封他为将军,引发叛军倒戈热潮。同是降将的李祐,提供了关于蔡州的重要情报,从而确定了偷袭蔡州,擒贼擒王的方略。
此外,安抚民心的作用也不可忽视,蔡州功克后,裴度带着数万降卒进入蔡州,宣布废除吴氏的严刑峻法,蔡州军人和百姓听了,高兴都欢呼舞蹈,避免了二度叛乱。
▲中晚唐时期河朔三镇小结
淮西叛乱平定后,震慑于朝廷声威,各处藩镇相继上表归顺,清代史学家王夫之盛赞说,河北割据跋扈之风,到此彻底消失,唐朝出现了旷世澄清的局面,宪宗的元和中兴,从此开始。
鉴于淮西长期的叛乱历史,唐中央在战后撤销淮西建制,分割淮西土地,即便后来唐穆宗时,河朔藩镇再次反叛,淮西都没能死灰复燃,这个曾经是朝廷心腹之地的藩镇,在成为叛徒被征服之后,永远的不存在了。唐宪宗和裴度、李愬上下一心,平定淮西故事,也再次证明了,目标凝聚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