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西之乱:大唐王朝中兴之战
迪丽瓦拉
2024-11-21 18:13:28
0

原标题:淮西之乱:大唐王朝中兴之战

淮西之乱:大唐王朝中兴之战

淮西,三州尔,有裴度之谋,李光颜、李愬之将,然犹引天下之兵力,历岁而后定。

——北宋政治家王安礼

▲唐朝藩镇

前言

公元817年11月25日,唐将李愬袭取蔡州,活捉淮西叛将吴元济,淮西之乱结束。

淮西之乱被平定,发生在唐宪宗时期,这是唐廷反对地方藩镇割据斗争中,一次卓有成效的胜利,就如同西汉平定七国之乱,扫除了诸侯国威胁,加强了中央权威一样。

战后,其他藩镇震于威慑,相继归顺,安史之乱后,藩镇跋扈的局面,至此得以扭转,为唐宪宗的元和中兴奠定了基础。

安史之乱后,藩镇大多跋扈不臣,限于实力不够,朝廷时常纵容,泾原事变后,姑息更成了常态。

▲安史之乱形势图

一:为何唐宪宗一改往日态度,坚决对淮西用兵呢?

1、淮西被割据,阻碍了江南赋税运往长安

叛将吴元济割据的淮西,是江南财富的运输要道。安史之乱时,由于原来运输江南赋税的汴河受阻,淮西就成了转运财富的重要通路。唐德宗初年,河北藩镇集体叛乱,前线士兵吃的粮食,就是从淮西路运来的。

诗人杜佑做江淮转运使时,看到淮西的重要性,也特意上奏朝廷,说要在这里大举改良河道运输。所以,作为朝廷的心腹之地,丢了淮西,江南的赋税就会受到威胁,朝廷也就无法立足。

▲淮西之战局势图

2、吴元济胁迫朝廷,宰相李吉甫力主平叛

吴元济是前任淮西节度使吴少阳的儿子,吴少阳死后,吴元济秘不发丧,用父亲的名义给朝廷上书,想接替父职。唐宪宗不许,吴元济就发兵入侵临近州县鲁山、襄城等地。

他还和河北叛镇联合起来,遥为呼应,互壮声势,激发了朝廷不满。宰相李吉甫就对宪宗说,淮西地处内陆,没有援助,和河北叛镇不同,所以不该效仿河朔三镇父死子继的惯例,吴元济跋扈不臣,就要对他予以诛灭。

于是,唐宪宗下诏削掉吴元济官爵,出兵淮西淮西镇和河北叛镇比起来,实力最弱,唐宪宗出兵淮西,态度也十分坚决。

▲李吉甫

二:这场战役,打了四年都没有结果,这又是为什么呢?

1、吴元济家族蓄谋割据,兵强马壮

吴元济反叛前,他的父亲吴少阳,已经为割据做了很多准备,由于深感朝廷早晚对淮西用兵,吴少阳在统治地不设置徭役户籍。财富短缺时,就随时征税,他还经常劫掠过往客商,召集亡命之徒,充做军队。由于淮西少马,吴少阳大力进行马匹繁殖,几年之后,淮西战马充足,极大地加强了淮西军队的战斗力。

此外,吴氏还刻意培养将士对朝廷的仇恨,吴少阳的义兄掌权时,有次击败了官军统帅,缴获了很多书信,就故意欺骗军士,说朝廷里的大臣想要把你们的妻女掠去当小妾。以此激发众怒。

▲吴元济(783年~817年)

2、唐廷征兵太杂,军心不齐,严绶等将不堪重任

为了尽快平定淮西之乱,朝廷调派了很多军队,但这些杂乱的部队,反倒成了打胜仗的累赘,就连身处敌营的将军董重质都说,每次打仗,都被指挥冲在最前面,可得了功劳,却被本地的部队占去,所以将士心志不一,不能取胜。

朝廷命将,也有失误,最初的将领严绶,不是打仗的料,带着上万的军队,和敌人对垒,就只会坚守不战,地方上的节度使韩弘,也想以贼自重,不愿意战乱平定,还有出身羽林大将军的高霞寓,单挑厉害,但是排兵布阵,一塌糊涂。

随着战事旷日持久,宪宗不得不改换人选,任命李愬为将,并把宰相裴度调往前线。李裴二人到达前线后,几个月的时间,就把活捉吴元济,平定叛乱。

▲裴度(765年-839年4月21日)

三:李愬李裴如何平定叛乱?

1、李愬故意示弱,雪夜袭取蔡州

面对唐军屡战屡败的情况,李愬到达淮西后,没有急于用兵,他对手下的军士说,皇帝派我来抚恤大家,打仗的事,我根本不懂。大胜之余的吴元济,听说了李愬的治军情况,也就放松了对李愬西路军的提防。

等到吴元济全无防备,李愬向裴度建议,采取奇袭,直捣吴元济的大本营蔡州,由于淮西多年跋扈,蔡州城下,已经三十多年没遇见过官军,所以吴元济毫无戒备,李愬大军一到,很快束手就擒。

▲李愬雪夜袭蔡州

2、收拢人心,接纳降将,安抚淮西降兵和百姓

淮西之战中,降将的收伏和使用,对战斗最终取胜,有重要作用。比如敌军大将丁士良,被捉之后视死如归,李愬亲自为他松绑,好言抚慰,并上表朝廷封他为将军,引发叛军倒戈热潮。同是降将的李祐,提供了关于蔡州的重要情报,从而确定了偷袭蔡州,擒贼擒王的方略。

此外,安抚民心的作用也不可忽视,蔡州功克后,裴度带着数万降卒进入蔡州,宣布废除吴氏的严刑峻法,蔡州军人和百姓听了,高兴都欢呼舞蹈,避免了二度叛乱。

▲中晚唐时期河朔三镇

小结

淮西叛乱平定后,震慑于朝廷声威,各处藩镇相继上表归顺,清代史学家王夫之盛赞说,河北割据跋扈之风,到此彻底消失,唐朝出现了旷世澄清的局面,宪宗的元和中兴,从此开始。

鉴于淮西长期的叛乱历史,唐中央在战后撤销淮西建制,分割淮西土地,即便后来唐穆宗时,河朔藩镇再次反叛,淮西都没能死灰复燃,这个曾经是朝廷心腹之地的藩镇,在成为叛徒被征服之后,永远的不存在了。唐宪宗和裴度、李愬上下一心,平定淮西故事,也再次证明了,目标凝聚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从... 公元前600年,希腊哲人米利都的泰勒斯在自家小屋里逗猫。当他用琥珀摩擦猫毛时,惊讶地发现那块琥珀竟能...
原创 原... 玄武门之变是唐朝历史上一个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事件,甚至对整个中国历史的影响也深远。这场政变不仅震动了...
原创 大... 当年大禹带领人民平定水患后,根据山川的走势和江河的脉络,将天下分为九个大区,分别是冀、兖、青、徐、扬...
原创 玄... 唐朝初年这场“玄武门之变”,很多人以为是李世民单纯的“弑兄逼父”。 但问题是,李渊好歹是开国皇帝,...
原创 超... 上海这座城市,我们再熟悉不过了,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其中隐藏着数量不小的日本人群体,他们不是来旅游...
原创 2... 731遗址的阴风似乎在不断哀嚎,通道里发出嗡嗡的声音;那把曾经用来切割人体的锯骨刀依然泛着银光,刀面...
原创 曹... 有人说:“亲戚,是在某些场合不得不出现的人。” 也有人说:“富贵时,亲戚围绕;贫贱时,亲戚远离。”...
原创 精... 唐朝的军队曾经横扫四方,威震敌国,但在安禄山的叛乱中却败给了叛军。为什么唐朝曾经精锐的部队,在野战中...
原创 刘... 吕后曾经邀请商山四皓出山,辅佐太子刘盈,这个故事表面上看很合理,但实际上根本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商山四...
原创 清... 公元1644年,对于中国历史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李自成的大顺军攻破北京城,崇祯皇帝在煤山...
原创 清... 清朝时期,长白山下的乌拉衙门负责将贡品送到皇帝的面前。然而,有一位新上任的总管在送红蘑贡品时,差点被...
原创 同... 唐高祖李渊是唐朝的开国皇帝,由于儿子李世民的存在,在所有大一统王朝的开国皇帝中,他显得有些黯淡。明成...
原创 韩... 提到我国的兵家大师,韩信绝对是其中的一位杰出人物。韩信一生未曾败北,公元前204年,在井陉之战中,他...
原创 蜀... “论功行赏”,这句老话讲的就是,想要得到奖励,就得靠真本事。三国时期,正是这样一个现实的时代,能打胜...
原创 传... 在民间的演义小说中,尉迟恭曾三次救过唐太宗李世民的命。 第一次发生在李世民和王世充交战期间。当时,...
原创 诸... 诸葛亮和司马懿,究竟谁更强呢?这一问题一直以来都备受历史学者和普通百姓的热议。诸葛亮,作为三国时期蜀...
原创 “... 1、首先我们来谈谈诸葛亮。如果他不是长得那么帅,才华也没有那么出色,他可能就不会比庞统更厉害。我们说...
原创 他... 《三国演义》虽然内容精彩,但毕竟是一部小说,与真实的历史有一些差距。今天要介绍的人物是汉末三国时期的...
原创 汉... 汉献帝的第一任皇后是伏皇后,而第二任皇后则是曹操的女儿曹节。曹操虽然凭借“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权...
原创 韩... 交马而语,顾名思义就是两个人骑在马背上谈话。在古代的战争中,并非所有的战斗都是急速冲杀。往往在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