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80年前,日本极力争取来的两颗原子弹、遇难22万,其实救了日本?
迪丽瓦拉
2025-10-11 21:32:36
0

日本战败80周年:从“加害者”到“受害者”的历史错位

今年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年份。80年前,日本正式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无条件投降,并解除武装,第二次世界大战由此结束,和平终于降临。然而,八十年后的今天,日本对于这段历史的态度却发生了微妙而令人担忧的变化。

如今,日本对当年的战败有了所谓的“新解释”。他们不再称之为“战败”,而是“终战”;同时,日本社会对广岛与长崎的核爆更是充满抱怨,不断强调自己是“全球唯一遭受核打击的国家”,试图塑造“受害者”形象,却刻意忽略这场悲剧背后的历史原因。事实上,那两颗原子弹的降临,某种意义上正是日本自己一步步造成的。

---

一、核爆纪念中的“选择性记忆”

今年8月,日本在长崎举行了核爆80周年纪念活动。首相石破茂和多位政府高官出席仪式,他在致辞中重申“无核三原则”,呼吁全球推动核裁军。部分民间组织也借此机会呼吁彻底废除核武器。

仪式上,一些幸存者讲述了当年因核辐射所受的痛苦,表达了对和平的祈祷。整体上,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在强调核爆的惨痛与和平的重要性。然而,他们几乎从不提及日本为何会成为核打击的对象。无论是在教育体系还是官方宣传中,日本政府都刻意回避这段侵略历史。

---

二、日本遭核打击的真正原因

历史上,日本之所以遭到核攻击,根源在于它发动了侵略战争。随着战局恶化,日本拒绝接受同盟国提出的投降条件,还提出“一亿玉碎”的口号,妄图在本土与盟军血战到底。

为避免更大规模的伤亡,并迫使日本尽快投降,美国最终决定使用刚刚研制完成的原子弹。这既是对日本侵略战争的惩罚,也在某种程度上避免了日本更惨烈的毁灭。

因为当时,美军早已制定了代号为“没落行动”的本土作战计划,一旦执行,日本将遭遇全面封锁,城市被燃烧弹和毒气袭击,而苏联也会从北部入侵北海道。届时,日本不仅可能损失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还可能像当年的德国一样被美苏分割,成为两个对立的国家。某种意义上,原子弹的投下反而加速了日本的保全。

---

三、扭曲的“受害者叙事”

然而,战后的日本政府却选择性遗忘这一切。官方宣传只强调核爆的惨烈与自身的苦难,却不愿面对日本给他国带来的巨大伤害。

两次核爆造成的死亡人数约22万,而在日本的侵略战争中,死于日军暴行的平民超过一千万,仅南京大屠杀就造成三十多万人遇难。相比之下,日本如今反复宣传自己的“核爆受害”,却对他国的苦难只字不提,这无疑是一种对历史的歪曲。

日本近年来屡屡夸大自身受害身份,却同时否认战争罪行,试图通过篡改记忆来重塑国际形象。一旦这种叙事被国际社会接受,世人或许就会忘记日本为何会遭受核打击,从而淡化其侵略责任。

---

四、美日关系与右翼崛起

美国在二战后为对抗中国和苏联,选择扶持日本,逐渐淡化“敌人叙事”,强调“美日友好”。如今,美国更是在战略上与日本紧密合作,甚至为其美化战争历史提供了“舆论庇护”。

在硫磺岛战役80周年纪念中,美国防长赫格塞斯竟称赞“美日士兵的英勇值得纪念”,完全无视当年那场惨烈战斗中美军的巨大牺牲。这种“选择性和解”,让日本更加有恃无恐,继续淡化甚至否认战争罪行。

同时,日本国内政治也在明显右倾化。首相石破茂辞职后,自民党新总裁选举成为焦点。两位热门候选人——高市早苗与小泉进次郎——一位公开支持再武装并否认战争罪行,另一位多次参拜靖国神社,拒绝反思历史。日本政坛的极右翼化趋势,已不容忽视。

---

五、中国的态度与责任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作为当年日本侵略受害最深的国家,有责任维护二战历史真相。无论是通过纪念活动、阅兵式,还是教育与外交发声,中国都在积极争夺二战叙事的话语权。

在今年的“93阅兵”中,中国展示了一系列先进武器,向世界传达了强烈信号,也让美日两国收敛了往日的傲慢。阅兵之后,美国宣布“重整军力”,日本也不再指责中国“破坏地区和平”,反而强调继续坚持“和平国家”路线。

---

六、结语

距离二战结束已整整八十年,但历史的阴影仍未完全散去。日本若继续歪曲事实、否认罪行,只会重伤亚洲邻国的感情,令自己在国际社会中更加孤立。

真正的和平,不是粉饰过去,而是正视过去。

一个逃避历史的国家,终将被历史所惩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朱... 洪武二十五年四月二十五日,朱元璋所亲自培养的皇太子朱标在年仅39岁时因病去世。朱标是朱元璋寄予厚望的...
原创 演... 华雄是董卓帐下的第四大名将,实力接近一流猛将。东汉末年,汉灵帝去世后,年幼的汉少帝成为了傀儡,外戚和...
原创 强... 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是长征过程中,红军与大自然抗争的标志性事件。勇敢的红军战士们,在恶劣的环境下...
原创 《... 在《封神榜》里,闻太师绝对是商朝的 “定海神针”—— 民间甚至有说法 “闻仲不死,商朝不亡”。他一战...
原创 巫... 在汉朝的辉煌背景下,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正悄然酝酿。这场风暴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巫蛊之祸”,它不仅仅是一...
原创 美... 2023年10月初,哈马斯武装的袭击导致巴以冲突爆发,这一突如其来的局势令以色列政府措手不及。与此同...
原创 2... 1900年8月14日,这一天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大转折点,深深刻在紫禁城每一块砖石上。八国联军的铁蹄几...
原创 被... 在世界各地广泛流传着一句话:“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对此,朱传榘先生曾这样回答记者:“我现在什么都...
原创 孝... 清太宗皇太极在崇德元年登基后,正式建立了大清,并开始了对后宫的管理。皇太极册封了“崇德五妃”,这五位...
被小说丑化的历史人物:他才是真... 在《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的渲染下,许多历史人物的形象被过度戏剧化和脸谱化。其中,曹魏名将曹真便是被严...
原创 司... 在历史上,许多事件难以被我们完全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认知和解读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在三国...
原创 湖... 看到这个消息,不禁让人心生痛心和惋惜之情。因为车祸事故,往往就在一瞬间,如果事发前肇事者能够谨慎一些...
原创 日... “马嵬坡之变”是许多人熟悉的历史事件,讲述了杨贵妃因权臣和将军们对杨家弄权误国的愤怒而被迫自尽的故事...
原创 中... 中国古代的党争与现代西方的党争,实际上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两者都围绕着权力斗争展开,唯一的不同在于背后...
原创 魏... 在玄武门之变的历史事件中,魏征和秦琼分别站在李建成和李世民两方阵营。电视剧和小说中,秦琼和程咬金通常...
原创 霍... 在中国历史上,涌现出不少英雄人物,而霍去病就是其中一个与英雄传奇息息相关的人物。霍去病的名字,在西汉...
原创 王... 1963年,王新亭被调任总参担任副总长,离开了军科院。上级原本打算让傅秋涛接替他的位置,但最终并未如...
原创 老... 80年代末的一个冬天,苏联陆军第10坦克师正在紧张训练之中。 80年代末期,苏联陆军第10坦克师作...
原创 李... 在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麻烦先点一下“关注”,这样既能方便您参与讨论与分享,又能让您体验到不一样的互动...
原创 越...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在这场战斗中,时任43军副军长、127师师长的张万年,一度成为越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