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76周年,回顾新中国泽披后世的两件大事
迪丽瓦拉
2025-10-12 04:01:11
0

全文共4747字 | 阅读需8分钟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6周年,华北大地秋高气爽,还是不由想到了大西北。76年前,有两件关乎后代的大事,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即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作出了战略部署,两件大事,都与开国前夕西北战场的一场攻坚战密切相关。

第一件大事,解放新疆。

由于新疆是和平解放的,以陶峙岳、包尔汉为首的国民党驻疆军政人员,顺应历史大势,使六分之一国土避免了战火,史称新疆9·25起义。这就使得今天的很多人觉得新疆解放未经剧烈战斗,似乎非常容易,基本是政权接管。实际远不是这样轻松,新疆当时的局势危如累卵,国民党驻军中,陶峙岳并无实际军权,主和派力量不占优势,军权掌握在中央军嫡系叶成和青马骑五军马呈祥等主战派手中,在美国间谍马克南等人的操纵下,各种矛盾盘根错节,随时有可能激化,转变为大规模地区冲突,并且使各类旧势力联合起来抗拒解放。要稳定局势,解放军必须极速进疆,才能促成真正和平解放,切实实现民族团结,保障多民族的新疆社会稳定,历史上的羁縻办法是行不通的,国土统一,唯一的标志是八一军旗升起的位置。

对进军新疆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兰州战役,青海马家军是西北最有战斗力的国民党部队,兰州和乌鲁木齐远隔2000公里,但青马集团的存亡直接影响着新疆局势,彭总率一野攻兰部队在1949年8月21日对兰州南山阵地试攻受挫后,曾向军委建议,因兰州工事坚固敌人顽强,如果再攻不下,计划留一部监视兰敌,主力转而先去打弱敌宁马。

而毛主席给一野的指示是,做好一次打不下来,继续多次攻打的准备,既要重视青马的战斗力,又要坚定信心攻克兰州,特别强调:兰州攻克后,原计划1950年进疆的部署要提前 ,兰州战役结束后,部队稍事休整,立即进军河西走廊,积极准备进军新疆。

穿越千里大戈壁进新疆,路途遥远气候恶劣,清末左宗棠进疆前,做了大量准备工作才开动大军。除了河西走廊,并利用了北线绥远到天山北路的另一条进军路线。左大帅选择“缓进急战”的战略, 就是因为沿途补给极为艰难,横亘在新疆哈密以东,曾令玄奘和尚及无数中外行旅谈虎色变的“莫贺延碛”,数百里内滴水皆无,风沙酷烈,沿途条件极为艰苦,没有充分准备,大部队是难以通过的。

主席为什么急令进疆,因为新疆局势出现了不好的征兆,当年夏天,斯大林当面通报给中共代表团一个情况,美国正在策动西北二马退入新疆,与当地分裂势力合流,由美国提供武器,组织人马抗拒解放军进入新疆。斯大林谈及,美国的阴谋是想制造新疆问题的国际化,如其得逞,不仅中国人民解放新疆要受到干扰,也会影响到苏联中亚各加盟共和国的稳定,希望解放军能够迅速进疆。

美国人的动作已经开始了,向以“中美友谊使者”,“教育大师”面目出现的美大使司徒雷登,在给美国军方的建议书中,赤裸裸的地鼓动重新武装西北的马家军,还有原伪蒙的德王等地方势力,制造民族矛盾,手段非常卑劣。兰州战役时,在内战中常年为蒋介石东飞西窜的陈纳德航空公司,已经开始给兰州守军空投美制卡宾枪,并在青马失败后,一手帮助马家父子飞逃。美中情局间谍马克南,在逃离新疆前多次挑动和收买国民党军实力派,制造大量谣言,并支持乌斯满暴乱。

这个情况,引起了毛主席的高度警惕,未雨绸缪,必须调整战略部署抢占机先,首先军事上要坚决消灭马家军,迅速瓦解甘新国民党军队,并加以政治争取,保持新疆的稳定,绝不容许外来势力制造任何乱局。河西走廊和新疆的国民党中央军战斗力不及马家军,兰州战局的走向将直接影响其观望的结果,打垮青马,将有力震慑其余国民党部队,促成其内部分化。

这一决策的前瞻性和正确性,立即为形势发展所证实,解放军的兰州攻坚和迅猛进军,是新疆和平起义得以实现的决定性因素,解放新疆的决策之速,动作之快,不仅是解放战争的辉煌篇章,更堪称中国边疆史的里程碑事件,六分之一国土在新中国成立时已解放,而西南、华南还在追歼国民党残军,大部地区还未解放。

当时为了迅速拿下兰州,军委抽调了各野战军的力量来支援一野,华东野战军和华北军区共支援了三个汽车团,四野派出一个加强战车营,从北平出发,先用铁路车运西安,再驾车开进,紧赶慢赶还是没赶上兰州战役,之后立即继续西进,作为进疆先遣部队于49年10月率先抵达新疆首府迪化(乌鲁木齐),从国民党驻军手中接管了城防和飞机场。

新中国成立当天,一野部队是在进军途中的酒泉庆祝共和国诞生的,随后马不停蹄开始继续西进,二军车运,六军大部用苏联支援的40架里—2运输机空运,两军骡马大队则步行两三个月,各自奔赴南北疆。再看1943年国民党中央军进新疆,准备时间达两年之久。而王震司令员每天最关心的,不是空运和车运的部队,而是骡马大队,王震的话说明了当年的解放军“向着祖国的边疆”靠什么:飞机是人家的,汽车也靠不住,咱们的家底就是这些骡马,马上就有大用。

果然,运载步兵的汽车,刚进南疆就全部抛锚,因为缴获的国民党汽车保养不良,也没有油料可供继续使用,部队还得靠自己的铁脚板,向喀什、和田和帕米尔高原、阿克赛钦盆地进军,二军五师即著名的359旅 ,更是创造了大部队徒步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奇迹。进疆的大批骡马,在当时农业生产条件落后的新疆,则是立即投入开荒生产的功臣。

自古驻军边疆,都要屯垦戍边,才能说到长期生存,新疆解放前,国民党驻军和军政人员的粮食要从内地运进,只能动用大量美制载重汽车,常年往返于甘新两地,车辆磨损严重,损坏率极高,解放军进疆时,已大多残缺破损不堪使用。进疆部队则把立足点放在自力更生之上,刚进新疆就开始大规模修渠开荒,种菜种粮,两支驻疆军队的本质差别,并不只表现在战场上。当年进疆部队为了节衣缩食,军装用布都比内地节省,粮食收获后,部队才自陕北成立野战军以来,第一次由一日两餐改为三餐。

正是当年领袖高瞻远瞩谋局决断,将士不畏艰辛驰驱大漠,以359旅等部队为首的指战员一手拿锄头一手拿枪,组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坚实的力量保卫边疆建设边疆,才有了新疆大半个世纪以来的长治久安。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今日大美新疆的旅游盛景之外,还有石油煤炭的全国储量第一,棉花产量的全国92%,1亿亩可耕地面积,开行中欧班列数量在国内名列前茅,铁路发展增速全国第一…等种种成就。开国不易,创业唯艰。

第二件大事,进军西藏。

1949年6月,正当西北解放战争如火如荼之际,西藏地方政府在英印挑唆下,把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赶出了西藏,事件的性质非常严重,由于民国在西藏没有一兵一卒的驻军,常常是中原有事,边庭必乱, “驱汉事件”是第二次了,第一次发生于辛亥革命期间。对于派出的办事机构被地方政府驱逐,国民党只做了无关痛痒的抗议,当时的西藏已经长期处于半独立的状态,噶厦政府驱赶驻藏办事处处长陈锡章等人,妄图以此和内地切断联系,是对西藏主权归属的否认和离心。

如果注意看那段历史,当时第一野战军正在进行扶郿战役,在歼灭胡宗南部主力后,随即发起陇东追击战,一路将青马主力追到兰州,1949年8月26日解放甘肃省会兰州,9月5日进入青海省会西宁,就在进入西宁的前三天内,新华社和人民日报连续发布重要文章和广播,强烈谴责西藏地方政府的分裂行径,而且直指西藏分裂势力和美英印勾结的实质,毫不含糊地公开点了美国和尼赫鲁的名,严正宣告:人民解放军必须进入西藏,任何外来势力不得干涉,语气之强硬,态度之坚决,尽显主权问题上毫不退让的立场。

对国家利益毫不含糊,必须鲜明表达自己的立场,正是老一辈领导人极为令人敬佩的风格,做到言出必践,做不到的先不说,既不打无准备之仗,也不做无实质意义的空口宣传,在这个时间点上做出强硬表态,是有军事及地理上的原因的。

西宁的解放,标志着进藏的道路打开了。在地理上,青海马步芳集团以西宁为军政据点,长期盘踞在甘青一带,不仅控制着河西走廊的要点,拦着进疆的路,也阻挡着由青海入藏的路。军事方面,兰州战役后,青马部队溃散,主要军官都逃入西宁周边地区,西宁已是一座空城,一军组织全军侦察分队组成一支600人的先遣队,即将进入西宁,青马残余在王震派出的劝降团劝导下,已表示了投降意向,西宁的解放,标志着解放军由青海入藏已经成为可能,而在此前,不仅青海没有一个地下党组织,青马残余还能组织起多大的抵抗力量,还是未知数,如果那时即宣布解放军进藏,一旦因战事被耽搁,将会脱离实际造成被动。彭总说过,不怕青马守兰州,就怕他不守,就是这个道理。集中守城便于我军聚歼,若分散到青海草原打游击,将给进藏增加相当大的麻烦,消灭其主力,争取其余部投诚,无论是从军事上还是政治上,都是必须采取的策略。

这又是与国民党根本区别所在,主席曾在对新华社的指示中讲,对于国民党捏造战绩,动辄宣布大捷,不要太在意,也不用急,在适当的时候用有力的证据予以揭露更有利,如让被俘的国民党将领去揭露。实事求是,反对浮夸,是老人家对宣传工作的一贯主张,感慨!

由此可知,毛主席不仅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就做出了解放新疆的部署,而且也做出了解放西藏的部署,在兰州的决战,决定着向西北和西南两个不同战略方向的进军,什么时候采取军事手段,什么阶段采取政治争取,都牢牢把握着影响全局的重点,这就叫战略眼光,战略眼光既要有准确的预见,又要有符合实际的步骤和对策。

西宁的解放和青马残余的政治解决,使进军西藏正式提上了日程,都知道解放西藏是以第二野战军的十八军为主力,是从四川向康藏进军,为什么西宁解放决定了解放西藏的发起,因为此时二野还没有入川,西南还没有解放,进军西藏的任务落在了一野的身上。

西藏与内地之间,当时是没有像样道路的,川藏、川滇之间的茶马古道崎岖难行,不能保证大规模的行军和补给。青藏之间的文成公主进藏路,只留存于传说中,以徒步行军为主的解放军步兵,要在艰苦的缺氧环境下跋涉高原,最大的问题是粮食,道路不畅,供应不上。彭总经过两个月的认真调查,发现青藏一路困难很大,只派出团级规模的骑兵部队,后勤保障就极为艰难,而第一野战军负责的另外一个方向,即从新疆和田穿越昆仑山进西藏阿里再进入后藏,雪山阻隔,仅修路就需要两年,也不具备大规模进入的条件,日后的事实也证明,仅保障一个进藏先遣连,和田地区几乎就征尽了当地的牲畜,骡马驴驼大量倒毙在冰达坂上,到冬季大雪封山,先遣连断粮达8个月之久,只能捕食猎物为食。在这样的情况下,彭总建议由二野担负主要进藏任务,从川康方向进军,一野从青藏和新藏两个方向派部队配合。

青藏方向,一野先派出了青海骑兵支队,长途奔袭要点类乌齐,配合18军胜利举行了昌都战役,打开了与西藏地方政府和平谈判的大门,后又派遣范明支队,护送班禅大师安全回到西藏,嘎厦政府的一个五品官说,国民党说要送班禅回藏,从来就没做到,解放军说到就做到了。班禅大师积极拥护新中国,维护国家统一,是和平解放西藏的重要力量,1923年九世班禅与达赖失和离藏,常年流落内地不能返回,十世班禅终于实现了这个夙愿。

1952年后,艰苦卓绝、一边修路一边进军的二野十八军,陷入严重缺粮困境,中央一边从内地组织大米转口印度运入西藏,一边从西北组织数万头骆驼向西藏运粮,全国当时只有20万峰骆驼,在西藏运粮途中就倒毙了9000多峰,原一野的慕生忠部长说,大家一定要明白,有粮运上去就有西藏,运不上去,我们就没有西藏了。眼看如此下去要把全国的骆驼耗尽,在组织青海部队运粮的同时,他带人勘测出了青藏公路的路线,在青藏高原上,以简易的工具和顽强的毅力,率队奇迹般地修通了青藏公路,1954年,川藏、青藏两路同时通车,驻藏18军的吃饭问题才得到根本解决。

从新疆方向进藏的二军进藏先遣连,则天殉地殇,在藏北无人区食兽穴居八个月,以大无畏的牺牲和超人的意志,换来了阿里的解放,被毛泽东主席称为“盖世英雄”。

回顾西藏解放史,一句人民解放军一定要进入西藏,包含着无数英雄指战员的付出,新疆、西藏雄奇壮美,资源富集,享受着发展成果的,对前人巨大的付出,没有任何理由不报以最大的敬意。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张... 在三国时期,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结义成兄弟,共同肩负起了蜀汉的重任。然而,张飞的突然被杀,给蜀汉带来...
原创 汉... 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中,继位问题一直都非常复杂且重要。传统上,王朝会选择立嫡长子继承皇位,意味着皇帝...
原创 他... 1949年,时任辽宁省主席的张学思,主动提出辞职。他觉得自己在这个位置上心里总是不踏实,清楚地意识到...
原创 为... 战国时期,有几个国家都曾掀起变法风潮,魏国李悝、楚国吴起,无一不是变法图强的先行者。然而,能做到商鞅...
原创 “... 美国向广岛和长崎投下的两颗原子弹彻底让日本老实了,也终于在8月15日这天宣布投降。 这意味着日本统治...
原创 东... 在抗日战争期间,饱受日军肆虐的东北地区,一直是国人心中的痛,也正因如此,当时选择不抵抗的张学良,成为...
原创 古... 你是否曾经听过关于古代武将的传奇故事?比如吕布的方天画戟重四十斤,关羽的青龙偃月刀重八十二斤,项羽的...
原创 为... 这篇文章讲述了明朝历史上一位少年帝王的宽容与仁爱。虽然“最是无情帝王家”这句话常常用来形容皇家权谋和...
原创 正... 大家好,我是梨白,一名刚接触历史和写作的新人,非常高兴你能关注我!本文是原创,若有人盗用,必将追究!...
原创 西... 俄国是一个欧洲国家,这一点应该没有争议。从几个方面可以证明这一点。首先,俄国的欧洲部分在地理和历史上...
原创 唯... 新中国成立以来,秉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2024年1月24日,中国已与183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中...
玉兔、蟾蜍……西汉时期的瓦当为... 中秋佳节,承载着中国人千年的团圆情愫与美好祈愿。这些情怀与祝愿,凝刻在一件件文物之上。其中,西汉时期...
原创 日... 很多朋友平时刷国际新闻,可能都会有疑问:日本时不时展示“准航母”,一会儿又买F-35;韩国这边男人都...
原创 1... 1969年的一天,开国中将皮定均在担任兰州军区司令和甘肃省委书记的多重职务时,特意前往张掖进行地形视...
原创 周... 在周朝建立初期,周武王为确保国家的稳定,实行了分封制度,向71个诸侯国进行分封。姬姓的家族占据了其中...
原创 我... 1950年,三八线旁突然炸开惊雷。 金日成十五万大军如猛虎下山,三天就撕碎汉城防线,一个月拿下九成国...
原创 乌... 休斯顿火箭队的季前赛即将开始,虽然比赛尚未打响,但主教练乌度卡已经提前展现了他精心策划的战略思维。这...
原创 张... 在《水浒传》中,宋江是个极具人格魅力的领袖,他的智慧和能力让梁山的好汉们愿意跟随他。后来,宋江为了给...
原创 生... 在四川省新津县的古家村,曾有一个家庭,因为贫困做出了一个痛苦的决定——将家里的两个儿子送给别人抚养。...
孝文帝汉化改革有多狠?改姓氏、... 尉迟恭是鲜卑后裔,李世民有草原血脉,关陇集团藏着多少秘密? 大同博物馆鲜卑文化展 前言:一个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