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常说“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但其实这句话并不完全准确。对于帝王之女来说,婚姻常常是令人头痛的难题。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她们常常被迫接受政治联姻,无法自由选择心仪的伴侣;二是许多男人并不愿意娶皇帝的女儿。为什么呢?首先,能够得到皇帝青睐的家庭,往往是权臣或贵族,他们早已拥有了足够的财富和权力,不再被金钱所诱惑。其次,存在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驸马娶了公主后,一般不能纳妾,公主也不能生育,而是否纳妾要由公主自己决定。
更复杂的是,宋朝还有一个名为“升行”的制度。也就是说,驸马娶了公主后,身份会自动提升一辈,跟公主的父亲、宋仁宗同辈。这意味着,驸马可以与自己的父亲称兄道弟,这种身份的变化,显然让许多家庭难以接受。由此可见,皇帝的女儿结婚并不是件轻松的事。
其中,宋仁宗最宠爱的女儿——福康公主的婚姻,便搅动了朝廷和整个家庭的风云。福康公主在九岁时就与她的叔叔、宋仁宗的表弟李玮订婚。虽然李玮比公主年长仅三岁,但从辈分上看,他却与福康公主差了好几辈。李玮是李太后的弟弟李用的第六个儿子。
宋仁宗为何选李玮作为福康公主的丈夫呢?原来,宋仁宗出生时经历了许多波折,他有三位母亲——嫡母刘娥皇太后、养母杨太后和生母李太后。宋仁宗在22岁时才得知李太后才是他的生母,而一直把刘娥视为亲生母亲。刘娥虽然深得宋真宗宠爱,却未能生育,最终由李宫女所生的宋仁宗被宣称为刘娥的亲生子。这个“狸猫换太子”的故事让宋仁宗对李太后充满愧疚,因此,他在福康公主长到九岁时,决定与李太后的亲族联姻,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孝心。
李玮虽然名门出身,但《宋史》记载他相貌丑陋、性格木讷、言语笨拙,甚至对文化兴趣不大。李玮的家境并不显赫,他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李太后当初不过是宫中的一名宫女。李玮的唯一特长是水墨画,但他画画的风格怪异,作品常常是“兴之所至,提笔而作,兴尽而废”,这使得他在许多人眼中几乎毫无才华。
对于福康公主来说,这段婚姻几乎是“下嫁”。公主从小备受宠爱,且她的父亲宋仁宗对她的宠爱可见一斑。宋仁宗为她修建了豪华的府邸,每月给她的零花钱甚至与太子相同。福康公主娇生惯养,李玮的样貌和身份对她来说毫无吸引力。尽管宋仁宗为她准备了丰厚的陪嫁,但公主依然无法接受李玮作为丈夫。她一度闹得哭闹不止,但最终还是被迫接受婚约。为了安抚公主,她要求随嫁一人,而这位“人”竟然是公主身边的太监梁怀吉。
新婚之夜,福康公主对李玮非常冷淡,甚至直接告诉他“你可以出去了”,并且以后未经她的召唤,不允许李玮进入她的寝室。李玮被公主的霸气吓得乖乖离开。即便李玮之后竭尽全力讨好公主,公主依旧将他视若无物,甚至对待他如同下人一般。公主虽然允许李玮纳妾,但李玮坚持不愿纳妾,发誓如果无法得到公主的宠爱,就不再考虑其他女人。
福康公主的感情寄托于梁怀吉身上。一次深夜,李玮的母亲无意中看到公主与梁怀吉单独相处,两人互诉情话,公主愤怒地斥责母亲,冲突一触即发。最终,公主决定离家出走,回到皇宫,并要求与李玮离婚。整个朝廷都为之震动,士大夫们纷纷向宋仁宗上书,要求对公主的行为进行惩处。最终,宋仁宗下诏撤销了福康公主的封号,梁怀吉被流放至洛阳,李玮也受到了贬职处理。
福康公主在经历了这一切后,情绪失控,愤怒地纵火焚烧自己的寝室,并绝望地喊道:“我只要梁怀吉回来。”在她的精神接近崩溃的时刻,宋仁宗决定将梁怀吉召回,但并不允许他继续侍奉公主。
几个月后,宋仁宗因病去世,李玮也不再害怕父皇的权威,依旧对福康公主漠不关心。公主的精神状况越来越差,甚至出现了生活不能自理的情况。直到福康公主年仅33岁时,她在那座奢华的府邸中死去,终年早逝。
不久,福康公主的侄子宋神宗即位,决定为公主复仇。他以“奉主无状”为由,将李玮贬到陈州,并废除了其驸马身份。福康公主的命运无疑是悲惨的,而她的父亲宋仁宗,恰恰是扼杀她幸福的最大元凶。为了对生母尽孝,他竟然用女儿的未来来换取自己的一片“孝心”,最终令福康公主一生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