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孝庄的复原图,才明白为何皇太极不爱她,而多尔衮却痴迷于她
迪丽瓦拉
2024-11-23 12:21:41
0

原标题:看到孝庄的复原图,才明白为何皇太极不爱她,而多尔衮却痴迷于她

人们迷恋远去的旧时光,也就连带着好奇过去的秘辛八卦,清朝历史上最有名的八卦恐怕就是多尔衮和孝庄皇后的下嫁之迷了,野史和民间口中孝庄皇后为了自己的儿子也为了自己的爱情,在皇太极死后嫁给了多尔衮。

这个故事也激发了编剧和作家的各种脑洞,书写孝庄和多尔衮的爱情故事层出不穷,不过遍观小说和电视剧就会发现,皇太极虽然是孝庄皇后合法丈夫,但是却不怎么喜欢她,多尔衮作为孝庄皇后的小叔子却对她很是痴迷,这都是为什么呢?

皇太极时期的孝庄

孝庄皇后本名布木布泰,出生在蒙古的科尔沁部落,,科尔沁贝勒宰桑-布和之女,她小时候骑马的时候碰见了一个喇嘛,喇嘛看到她之后断定她是天降贵女,以后必得荣宠。

十三岁的时候,布木布泰嫁给了皇太极,成为了他的侧福晋,而皇太极的正福晋则是她的姑姑哲哲。

孝庄嫁过去的时候年纪还小,而且这姑侄嫁给一个男人就非常明显地体现了政治联姻的味道,满蒙联姻。

权利才是这场婚姻的底色,所以布木布泰也知道自己来这里并不是为了寻找爱情,更多的是为了自己家族和满蒙贵族的荣誉。

迎娶布木布泰的时候,皇太极已经三十多岁了,虽然现在的电视剧和小说经常写大叔和小萝莉的爱情,但是皇太极很显然不吃这一套,她对小姑娘不是很感兴趣,相对而言他更喜欢成熟温柔的女子。

科尔沁发现了这个问题,又将布木布泰的姐姐海兰珠送进了宫。

相对于年幼的布木布泰和年老的哲哲,海兰珠极其精准地踩到了皇太极的喜好点,虽然她嫁过人还生过孩子,但这无损她的美貌,反而增加了她的风韵,皇太极就喜欢温柔的女子。

我们现在观摩孝庄皇后的复原图也能看出一二,画像中海兰珠媚眼温柔,是那种可以让男人在劳累后休息的温柔乡,而孝庄皇后虽然也称得上容貌清丽脱俗,但同时也能看出她眉宇间的果断决绝。

海兰珠进宫之后便独得恩宠,崇德元年,皇太极称帝后,大封后宫,封海兰珠为“东宫大福晋”,汉语翻译是宸妃。海兰珠的地位在五宫中位居第二,仅次于其姑母孝端文皇后。

封妃之后,海兰珠又生下了皇太极的第八子,皇太极爱若至宝,下令大赦天下,连孝庄生下的第九子,麟趾宫贵妃又生下第11子都没有这样的待遇,更是说明了皇太极对海兰珠的宠爱。

只是就算是帝王的宠爱也延续不了人的性命,海兰珠在生下八皇子之后身体便不是很好,而这个受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八皇子也没能熬过自己的命运,小小年纪便得病去世了。

对于爱子心切的海兰珠来说这是不可承受的灭顶之灾,她一下子就病倒了。

皇太极当时还在辽宁和明军打仗,听到下人禀报海兰珠病危,直接抛下大军翻译宫中看望她,皇太极行色匆匆,半日也不敢休息。

听着一次一次的“宸妃病笃”忧心忡忡,直到十八日凌晨知晓了海兰珠去世的消息,整个人如五雷轰顶,到达海兰珠所住的关雎宫时美人已逝,年仅三十三岁的海兰珠永远的闭上了眼睛。

皇太极悲痛万分,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在给海兰珠办丧事的时候数次伤心昏厥,虽然贵为一国君王但是却无法留住自己所爱之人,是谁都会悲伤的吧。

多尔衮的痴迷

皇太极对于海兰珠的无限宠爱也映照着庄妃的落寞,她虽然地位很高却不得丈夫的喜爱,少女年纪轻轻嫁给君王,其实还是怀着一份美好的憧憬的,可惜遇错了人。

但是俗话说得好,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万事有得必有失,皇太极虽然对庄妃不感兴趣,但是他的弟弟多尔衮却非常喜欢庄妃。

多尔衮时期,庄妃已经开始成熟,有了成熟女性的温婉,经历了朝堂和后宫的许多事情,人也开始有见识,这让多尔衮心生好感。

孝庄相对于海兰珠还是要强势一些的,而多尔衮对征服这种强势的女人很感兴趣,孝庄激发了他的征服欲,这是多尔衮喜欢孝庄的最大原因。

其实在最一开始,努尔哈赤是希望将王位传给多尔衮的,但是皇太极操控着兵权,最后才由皇太极将皇位夺走了,为了灭口,他们甚至杀害了大福晋阿巴亥。

等到皇太极去世了,这个皇位其实多尔衮完全可以夺走,当时朝堂上他已经获得了大权,而孝庄和顺治孤儿寡母,没有势力,很好铲除。

孝庄为了儿子的皇位,对多尔衮用怀柔之法,最终说服了多尔衮放弃争夺皇位,而是支持自己的儿子福临。

多尔衮成为了摄政王,开始了自己年轻时未经的抱负,但是同时,他和小皇帝的矛盾也越来越多,很多时候他过于独断专行,完全不管顺治皇帝的想法,希望获得的权力越来越多。

这让孝庄母子二人开始有所提防,后来多尔衮的头衔变成了“皇父摄政王”更是让顺治气得咬牙切齿。

但是没办法,母子二人都需要依靠他。但是母子二人也不是傻子,他们也在慢慢地培养自己的势力。

顺治七年(1650年)冬,多尔衮死于塞北狩猎途中,追封为“清成宗,但是在多尔衮下葬的一个月之后,顺治皇帝便派人直接扒了多尔衮的墓,将尸体拖出来鞭尸,最后还砍了头。

《清史稿》这样记载多尔衮的罪行:“多尔衮独擅威权,不令济尔哈朗预政,遂以母弟多铎为辅政叔王。背誓肆行,妄自尊大,自称皇父摄政王。凡批票本章,一以皇父摄政王行之。”其实这不过是顺治的借口,来发泄他的怨气。他年少成为皇帝却一直被多尔衮压着一头,想来也是不好过。

多尔衮为顺治出力不少却落得这样的下场,也是可悲可叹。

总结

老话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不同的男人对于女人会有不同的喜好,古代女子可悲也就可悲在这里,他们不得不改变自己来适应丈夫的审美,我们现在不需要这样了,也是时代的进步啊。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 他是日本帝国最后的“陆军大酱”,也是“玉碎战术”的代表人物。自杀式战机、自杀式鱼雷、自杀式导弹等各种...
原创 毛... 一位农民出身的教师,如何培养出一支能够横扫千军的将领团队?从井冈山到抗美援朝,毛泽东的军事智慧在这些...
原创 宋... 赵匡胤统一天下后,为了确保后代能够秉承正确的治国理政方针,他在一块石碑上刻下了三条祖训。碑文中明确告...
原创 中...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只有四位人物可以真正被称为“天命之子”,他们的崛起可谓传奇。与通常的世袭贵族或天...
原创 地...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地府是亡灵最终的归宿之地,是一个拥有严格秩序和独特审判体系的地方。在这个体系...
原创 卫... 卫瓘之所以在三国时期能够轻松干掉三大名将,并不是因为他有过人的能力,而是因为他背后有强大的支持,特别...
原创 项... 天下大势,有合必分,有分必合。 即便六国被灭,大秦建立,统一天下看似繁荣昌盛,但秦帝国最终因推行...
原创 从...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清朝是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按理说,它应该代表着腐朽与衰落的象征。然而...
原创 刘... 三国时期,动荡不安的局面展现了许多将领和谋士的智慧。在国土争夺和权力斗争中,许多英雄人物为各自的国君...
原创 故... 北京最著名的建筑物无疑是故宫。无论是国内游客还是外国游客,几乎每个人都想去故宫亲眼见识它的雄伟和壮丽...
原创 他... 1940年初,琼崖地区的抗日战争形势异常严峻,琼崖特委紧急向延安请求支援,希望能派遣有军事指挥经验的...
原创 李... 毛主席一生非常喜爱抽烟,几乎到了无法戒除的地步。恰巧李先念也有抽烟的习惯,两人因此在这个话题上有着很...
原创 诸... 看完《三国演义》之后,很多人对诸葛亮临终时为何坚持要除掉魏延感到疑惑。魏延如此出色,为何诸葛亮不愿意...
首次集中出现 西安发现25座战... 张家坡墓地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十里铺街道张家坡村东,东距浐河约1.2千米,西距韩森寨战国秦陵约2....
原创 福... 历史就像一层迷雾,笼罩着许多无法解开的谜团,一直在挑战着我们对过去的认知。我们通常通过史书来获取历史...
原创 2... 时至今日,任何关于苏联的讨论,几乎都能揭示出参与讨论者的年龄。毕竟,苏联的解体已经是三十多年前的事情...
原创 西... 1949年底,人民解放军向川南地区推进。当部队接近川、云、贵三省交界时,几名衣衫褴褛的农民忽然出现在...
原创 魏... 魏武侯为何亲手拆散三晋联盟? 如果说魏武侯的一生中,夺取楚国的大梁是他攻战事业的巅峰,那么与赵国的交...
原创 清... 1922年,在东京郊外的一座老洋房里,38个身穿洋装的年轻人整齐地排成两排,低着头,听着管家读父亲写...
分合之间:历史周期里的大势与人... 分合之间:历史周期里的大势与人心密码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罗贯中在《三国演义》开篇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