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英雄人物像项羽、隗嚣、袁绍、李密、黄巢等人,他们曾以惊天动地之势崛起,英勇征战,指点江山。然而,最终他们的事业都因为种种原因而失败,死后事业也随风而逝,英雄气概转瞬即逝,犹如做了一场空梦。与此相对的,有些人物虽身为臣子,却成功开创了自己的基业,虽未登上帝王宝座,却享有帝王般的名号。下面这五人,就是这样的人物。 孙坚(字公台) 孙坚,浙江杭州富春人,容貌出众,性格豁达且好奇节。他早年做县吏,后来参与讨伐黄巾贼,凭借战功晋升为别部司马。孙坚曾随张温征讨边章、韩遂,又迁任长沙太守,平定了区星之乱,令三郡震服。接着,他出兵讨伐董卓,逼死荆州刺史王睿,斩杀南阳太守张咨,所向披靡,威风凛凛。后来他奉袁术之命征讨荆州刘表,破黄祖,围攻襄阳。最终,在岘山与敌作战时,孙坚中了箭,年仅三十七岁便英勇牺牲。他的儿子孙权继承了父业,建立了东吴政权,尊孙坚为“武烈皇帝”。 孙坚以孤立无援的姿态,崛起于吴会地区,展现出过人的勇气和忠诚。他未能完成大业,死于轻敌,但其后代孙权却继承了其雄图,建立了东吴,这也算是他未竟事业的延续。
曹操(字孟德) 曹操,安徽亳州人,少年时机警聪慧,放荡不羁,后来凭借孝廉的名号入仕。曹操参与讨伐黄巾军,接着凭借战功控制了兖州,迎接汉献帝刘协至许都,实际上掌握了朝廷大权。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打败了陶谦、吕布、袁术等人,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成功平定了河北。他更进一步击败乌桓,统一了北方。然而,赤壁之战的失败让他未能南下,之后他向西征讨马超、韩遂,最终攻占了汉中,逐步建立了魏国。曹操在220年去世,享年66岁。他的儿子曹丕继位,尊他为“太祖武皇帝”。 曹操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掌控了北方,虽最终未能称帝,但其权谋与兵法才华堪称一代枭雄。然而,曹操的专权和行事手段,也让他在历史上备受争议。他虽奉天子以行事,但其心中始终有着“无君”的想法,后世对其评价各异。 司马懿(字仲达) 司马懿,河南温县人,年轻时聪明过人,才华横溢,博学多识。汉末乱世,他被任命为文学掾,辅佐过曹操、曹丕、曹睿和曹芳四位帝王。司马懿一生忠诚于曹家,他西征诸葛亮,东征公孙瓒,内外皆有赫赫战功。他曾被任命为大将军,深得曹家帝王信任,直到高平陵之变,司马懿杀掉曹爽,最终掌握了朝政。司马懿去世时享年73岁。他的孙子司马炎继位,建立了晋朝,尊他为“高祖宣皇帝”。 李世民曾评论司马懿,他既有雄才大略,又心思深沉、善于权谋。虽然司马懿的手段和心机受到批评,但无论从军事上还是政治上,他的能力都是无可置疑的。他的最终掌权,也为后来的晋朝奠定了基础。 高欢(字贺六浑) 高欢,河北景县人,出生于北方的战乱之地,从小习得鲜卑之俗。他少年时期有着杰出才干,后来投身于战争,逐步积累了力量。经过多次争斗和政治博弈,高欢终于于信都起兵,打败了尔朱荣的余党,拥立魏孝武帝。随后,他逐步掌控朝政,迁都邺城,自居晋阳,遥控朝廷。高欢与西魏的宇文泰多次交锋,虽然有胜有负,最终由于病重去世,时年五十二岁。高欢的儿子高洋继位,成为齐国的开国皇帝。 高欢凭借雄才大略,在北魏衰微之际崛起,为其后代开辟了一个新的朝代。然而,他通过权谋和手段取得的权力,最终却导致了北魏的分裂,并未能真正统一北方。他的故事,既有光辉成就,也有未竟的遗憾。 宇文泰(字黑獭) 宇文泰,内蒙古武川人,从小心胸开阔,不重财物,且乐于施舍。他的家族在战乱中多次遭遇不幸,最终他投身于军队,在隶属于贺拔岳的麾下逐渐崭露头角。随着贺拔岳遇害,宇文泰被推举为领袖,他展开了一系列军事行动,成功击败高欢,建立了西魏,并且实现了对朝廷的控制。宇文泰通过一系列的军事与政治手段,稳固了西魏的基业,奠定了后来的北周政权。他的子孙宇文觉继位,称帝为“太祖文皇帝”。 宇文泰的功业虽堪称卓越,但他的暴政与弑君行为也让他的形象受到历史批评。尽管如此,他在历史上依旧是值得铭记的人物,为西魏的建立立下了不朽功勋。这五位人物,虽然没有取得帝王之位,但他们通过个人的才智和勇气,在历史上开创了伟大的事业,最终享有了帝王般的尊荣。尽管他们在生命中并未成为真正的帝王,他们的后代却继续他们的遗志,建立了辉煌的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