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道光年间,林则徐担任江苏巡抚。在一个除夕的夜晚,林则徐刚写完一份奏章,想着需要找个抄写员帮忙重抄一份。然而,大家都已经准备回家过年了,谁会在这个节日里待在衙门呢?但林则徐还是决定在衙门里转一圈,看看有没有人。
突然,他发现一个年轻的书生正专心致志地埋头工作。这个书生竟然如此勤奋,林则徐心中一动,走上前去,才发现那是他的外甥——沈葆桢!
看到林则徐,沈葆桢立刻站起来行礼。林则徐看着外甥,心里十分欣赏,他觉得沈葆桢长得堂堂正正,看起来忠厚老实,似乎有担当大事的潜力。于是,他问沈葆桢:“今天是除夕,大家都放假了,你怎么还在这里忙碌?”
沈葆桢小心地回答道:“手头的工作还没做完,既然没别的事做,不如先把这事做完再回去。”
林则徐听后点了点头,笑着说:“那太好了,既然如此,你先把手头的工作放下,这里有一份奏疏,赶紧帮我抄写一份。”
沈葆桢接过奏疏,发现这是一份厚厚的文件,估计有一万字。他毫不犹豫地点燃了蜡烛,开始抄写。一直忙碌到夜深三更,直到天色微亮,他才完成抄写工作。检查一遍后,觉得没有问题,他把抄好的奏疏交给了林则徐,告诉他自己该回去休息了。
林则徐随便翻了翻抄本,摇头说道:“字迹太潦草,重抄一遍吧。”
沈葆桢虽然早已疲惫不堪,但依然没有怨言,立刻答应道:“马上就重抄。”
这次,他更加仔细,一丝不苟地抄写,直到天亮才完成。当他再次将抄本交给林则徐时,林则徐微笑着翻了翻,满意地说道:“这次不错,抄得很认真。”
得到领导的夸奖,沈葆桢虽然疲劳,但心中无比高兴。林则徐又问道:“你是不是还未成家?”
沈葆桢有些不好意思,回答道:“惭愧,还没成家,打算先立业再成家。”
林则徐笑了笑,温和地说:“年轻人有志气是好事,但这想法不对啊。古人说,先成家再立业,你怎么能先立业再成家呢?我给你提一门亲事,怎么样?”
沈葆桢愣了一下,连忙道:“这点小事,怎么敢麻烦您?实在是惶恐!”
林则徐笑着摇了摇头:“不麻烦,既然你不反对,那就算是答应了吧?”
沈葆桢见状,心中一喜,赶紧答道:“全凭您做主!”
这时,天已经大亮,林则徐的家人纷纷来到他家拜年。沈葆桢虽然已经疲惫不堪,但还是对林则徐说:“如果没有其他事情吩咐,我就先回去休息了。”
林则徐却拉住他,说:“先不要走,来,随我去见见大家。”
林则徐带着沈葆桢来到家人面前。家人看到沈葆桢时都有些惊讶,不明白他怎么在这里。林则徐笑着宣布:“大家请注意,这个年轻人就是我为女儿选的女婿——沈葆桢。”
家人虽然有些惊讶,但还是表示接受。而沈葆桢则愣住了,不知所措。
林则徐见状,微笑着说:“还不快给长辈们行礼?”
这一幕让人感受到,只要一个人足够勤奋,肯加班努力,领导就一定会欣赏他。
这也让我们明白,勤奋的年轻人其实有很大的潜力。而在某些情况下,加班可能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不过,得看加班的对象是谁。你说是不是?
林则徐为何会特别重视沈葆桢,将女儿许配给他?除去他们的亲戚关系,沈葆桢有两点特别值得提及:
首先,除夕大家都在准备过年,沈葆桢却因为工作没有完成而坚持不回家,继续加班。这种责任心和坚守精神在当时的官场中非常少见,绝对是难得的品质。
其次,虽然沈葆桢已经连续加班一夜,极度疲倦,但在林则徐要求他重抄奏疏时,他没有任何不满或者抱怨,而是立刻行动,表现出一种极为沉稳和耐心的态度。这种心态,正是能成大事的关键。
所以说,无论是领导还是同事,谁都愿意和这样勤奋、踏实的伙伴共事。虽然社会竞争激烈,但做事认真、勤奋的人总是能够获得他人的认可和赞赏。
你同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