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站台的跨国购物车:朝鲜采购员老金的行李箱
清晨六点的丹东火车站,晨光微熹。我拖着行李箱站在候车室,准备开始我的朝鲜之旅。这时,一群身着深色西装、手提大包小包的旅客引起了我的注意。
"这些都是去朝鲜出差的贸易代表。"导游轻声告诉我,"你看他们带的那些包裹,可都是宝贝。"
在人群中,我特别注意到了一个约莫五十岁上下的大叔。他身边堆着三个鼓鼓囊囊的大编织袋,正小心翼翼地清点着物品。最让我好奇的是,其中一个袋子里明显装着好几箱方便面。
"那是老金,我认识他。"导游笑着说,"他每个月都要来中国采购,每次都大包小包的。"
意外的相识
开往朝鲜的列车缓缓启动,巧的是,老金就坐在我对面的座位。经过一番简单的交流,我们渐渐熟络起来。当得知我是第一次去朝鲜旅游时,老金热情地向我介绍起他的工作。
"我在平壤的一家贸易公司工作,主要负责到中国采购商品。"老金说着,拍了拍身边的包裹,"这些都是要给乡亲们带回去的。"
看着我好奇的眼神,老金笑着打开了一个编织袋。里面整整齐齐地码放着各种中国商品:从T恤衫到运动鞋,从电水壶到手电筒,甚至还有几包大白兔奶糖。
"这些在朝鲜都很受欢迎。"老金说这话时,眼里闪着自豪的光。
方便面背后的故事
"为什么带这么多方便面?"我终于忍不住问道。
老金笑了:"这可是紧俏货啊!在朝鲜,一包中国产的方便面能卖到很好的价钱。更重要的是......"他顿了顿,"我女儿特别喜欢吃。"
原来,老金的女儿今年刚上大学。有一次,老金从中国带回几包方便面,女儿尝过后就爱上了这个味道。
"现在每次出差,要是不给她带方便面,她可要生气的。"老金说着,脸上露出慈爱的笑容,"虽然在我们那里,这算是奢侈品了。"
老金告诉我,在朝鲜,一包中国产的方便面售价相当于普通工人半天的工资。但对老金来说,能看到女儿开心的笑容,这点花费完全值得。
水果的特别意义
列车继续前行,老金又给我讲起了他采购水果的经历。
"这次我带了苹果、橘子和香蕉。"老金指着一个特别加固的纸箱说,"这些都是要给我母亲带的。"
老金的母亲今年已经七十多岁了,身体不太好。朝鲜本土水果产量有限,价格昂贵,尤其是反季节水果,更是普通家庭难以企及的奢侈品。
"上次我母亲生病住院,医生说需要补充维生素。我就从中国带了些苹果回去。"老金回忆道,"她吃得特别开心,说这辈子第一次吃到这么甜的苹果。"
从那以后,每次来中国采购,老金都会特意给母亲带些新鲜水果。虽然重量不轻,携带也不方便,但老金从不觉得这是负担。
"能在母亲有生之年让她多尝些好东西,这是我做儿子的一点心意。"老金说这话时,目光望向窗外,语气中带着深深的眷恋。
电器改变生活
随着交谈的深入,老金又向我展示了他采购的几件小电器:一个电水壶、一个充电宝,还有几个LED灯泡。
"这些在朝鲜都是抢手货。"老金说,"特别是LED灯,既省电又明亮,很受欢迎。"
老金告诉我,他最早开始采购中国电器,是因为自家需要。几年前,他给家里换上了中国产的节能灯,电费立刻降了下来。后来邻居们看到效果,都托他帮忙代购。
"现在,我已经发展成了个小生意。"老金笑着说,"每次带的电器都不够卖。"
最让老金自豪的是,上个月他用采购赚来的钱,给家里添置了一台中国产的电视机。
"虽然只是个小尺寸的,但画质特别清晰。"老金兴奋地比划着,"现在我老婆和孩子每天晚上都围着看电视,家里的笑声都多了。"
采购的艰辛
然而,跨国采购并非易事。老金告诉我,每次来中国,他都要精打细算。
"首先要考虑汇率,然后要比较价格,还要确保商品质量。"老金说,"最重要的是,所有采购都要在预算内完成。"
由于朝鲜受到国际制裁,老金在中国无法使用信用卡,每次都要携带大量现金。这不仅不方便,也存在一定风险。
"有一次,我带的钱差点被小偷偷走。"老金回忆起来仍然心有余悸,"那可是公司一个季度的采购款啊!"
除了经济上的压力,携带大量商品过关也是个技术活。老金需要熟悉两国的海关规定,确保所有商品都能顺利通关。
"有时候一些看起来很普通的商品,可能会被限制。"老金说,"所以每次采购前,我都要做足功课。"
特别的礼物
列车即将到达新义州车站,老金开始整理行李。这时,他神秘地从包里掏出一个小盒子。
"这是给我媳妇带的礼物。"老金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明天是我们的结婚纪念日。"
盒子里是一条中国的丝巾,虽然不算贵重,但图案精美,质地柔软。
"我们结婚二十五年了,她一直想要一条中国丝巾。"老金轻轻抚摸着丝巾,"这些年,她为我操持这个家,辛苦了。"
老金告诉我,他的妻子在平壤的一家服装厂工作,每天都要工作十个小时以上,但从不抱怨。
"我能安心在外奔波,全靠她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老金说,"这条丝巾,也算是我的一点心意。"
中朝友谊的桥梁
在朝鲜的旅途中,我多次想起老金的故事。无论是在平壤的大街上,还是在开城的商店里,我都能看到中国商品的身影。
在平壤的一家商店,我看到了老金采购的那种电水壶;在开城的一个市场里,我认出了他带的那个牌子的方便面;甚至在一个普通家庭的窗台上,我看到了中国产的LED灯发出的温暖光芒。
这些来自中国的商品,不仅满足了朝鲜人民的日常需求,更成为连接两国人民的纽带。
回国后,我时常想起老金和他的那些采购故事。那些看似普通的商品,承载着太多情感和希望:有望子成龙的期盼,有孝敬父母的心意,有夫妻之间的情谊,也有改善生活的梦想。
尾声
一个月后,我意外地收到了导游转来的一封信。信是老金写的,字迹工整:
"李先生,感谢您在列车上的倾听。告诉您一个好消息,我女儿大学毕业后,也加入了我们公司,现在负责商品质检工作。她说要帮我挑选最优质的中国商品。另外,我母亲的身体好多了,她说要谢谢您听我讲这些家常话。希望您有机会再来朝鲜,我请您尝尝我妻子做的朝鲜冷面。"
读着这封信,我不禁微笑。那些在丹东火车站看到的朝鲜采购者,他们携带的不仅仅是一包包商品,更是一个个家庭的希望,一份份深厚的情感,以及中朝两国人民之间朴实而真挚的友谊。
也许,这就是民间往来的魅力所在——它不需要宏大的叙事,只需要一颗真诚的心,就能在普通人之间架起理解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