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随着解放军在各战场的胜利,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逐渐失去了抵抗的能力。许多国民党的高层开始为自己的未来做打算。民国财政界的权力人物宋子文,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带着家人前往美国,彻底退出政治舞台。 抵达美国后,宋子文过上了远离政治纷扰的生活。临终时,他将自己的日记交给美国方面保管,并叮嘱他们不要公开其中的内容,以免产生不良影响。直到宋美龄去世后,宋子文的日记才得以公布,里面记录了许多民国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其中,最令人关注的便是宋子文在西安事变期间的珍贵记载。 西安事变,是改变中国近代历史走向的关键事件,而宋子文在其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甚至一度有传言认为他是西安事变的幕后策划者。对此,宋子文在日记中作了详细记录。 蒋介石的惊慌与宋子文的劝导 宋子文的日记中,描述了蒋介石在被扣押时的惊慌失措。宋子文回忆,自己曾亲赴西安,与蒋介石会面,蒋感动得热泪盈眶,紧紧拥抱他。蒋介石情绪激动,认为自己被俘完全是军事事件,因此只能通过军事手段来解决,且绝不接受任何条件。 宋子文对蒋介石的情绪非常担忧。那时,张学良和杨虎城态度强硬,并且有着不小的军事力量,若爆发战争,蒋介石恐怕性命堪忧。因此,宋子文耐心劝导蒋介石,希望他不要以冲动应对,而应通过政治手段来解决问题。 见蒋介石态度有所缓和,宋子文又与张学良展开了会谈,建议让宋美龄前往西安,安抚蒋介石的情绪。临别时,蒋介石托宋子文带回自己为宋美龄和两个儿子所写的遗书。然而,张学良认为此举可能引发不必要的争议,于是以人格担保,无论之后是否与国民党军开战,都将这些信件送到南京。 回到南京的政治风波
宋子文回到南京后,首先说服了宋美龄和自己一起前往西安,并与南京政府的高层官员进行了会面。会谈中,许多人对宋子文产生了怀疑,认为他能从西安安全脱身,恐怕与张学良和杨虎城有某种勾结。甚至有些人认为他是西安事变的幕后黑手。 为了澄清自己的立场,宋子文详细描述了自己在西安的行踪,并提醒政府高层尽可能延缓进攻,以避免局势进一步恶化。然而,政府并未重视他的建议,只同意暂缓三天的地面进攻,这让宋子文感到十分担忧。 西安的紧张谈判 为了确保蒋介石的安全,宋子文和宋美龄、戴笠等人第二天就登上了前往西安的航班。宋美龄的到来,使蒋介石的情绪有所平复,双方的会谈也开始取得实质进展。然而,就在张学良准备释放蒋介石时,杨虎城将军却表达了强烈反对,甚至差点与张学良发生冲突。 面对这种僵局,宋子文和张学良共同请求正在西安进行谈判的周恩来出面调解。在周恩来的耐心劝导下,杨虎城最终改变了立场,蒋介石得以顺利从西安返回洛阳,西安事变也因此和平解决。 宋子文的关键作用 在宋子文的日记公开之前,人们对他在西安事变中的作用知之甚少。事实上,宋子文不仅在稳定蒋介石情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还积极推动了双方的和谈。他的努力,帮助避免了事态进一步恶化,确保了蒋介石的安全。蒋介石在事件中的反应,早已失去了作为领导者的风度,他提前写好的遗书,更是让人觉得滑稽可笑。 或许正是这一经历,让宋子文看到了蒋介石的软弱与无能。这也许就是他在解放战争爆发后,迅速脱离国民政府的根本原因。——参考资料—— 司久岳:《宋子文日记揭秘西安事变》,党史文苑,2007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