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井冈山之子”指的是谁吗?
他就是本文的主角——江西省第一任省委书记陈正人。从这个外号就能看出,他曾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设中立下过汗马功劳。确实如此,陈正人是我党一位老革命家,很早便与毛主席相识,无论在革命年代还是建国初期,他都全力以赴地为国家奉献。
陈正人生于1907年,江西遂川盆珠乡。他的父亲是一位知识分子,同时还是晚清时期的秀才。那个年代,一个小地方能出几个有文化的人非常不易,父亲的影响让陈正人从小就开始接受文化教育,并深受父亲思想熏陶,为他日后投身革命奠定了基础。
18岁时,陈正人考入江西省立第七师范。在学校里,他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不仅学习文化知识,还接触到大量先进的革命思想。师生们常聚在一起讨论如何救国救民,这些讨论深深感染了陈正人。于是,他经常与同学们参与学生运动,积极投身爱国活动。由于才华出众、人品优秀,1925年,陈正人被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入党后,陈正人回到家乡开展革命活动,宣传革命思想,为北伐军队策应。最初,他和党希望两党合作,但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背叛革命,给我党造成巨大损失。许多人选择脱离党组织,在这种情况下,陈正人等人不得不将革命工作转入地下。
1928年,陈正人开始了新的伟大事业——与毛主席等人一起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并担任湘赣边界特委副书记。在此期间,他经历了多次反围剿战斗,为巩固革命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中央红军开始长征,陈正人因身体原因未能同行,只能留在原地,辗转在香港、广州、湖南等地隐蔽疗养。1937年,他来到延安,抗战期间历任陕甘宁边区政府教育厅厅长、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中共陕甘宁边区中央局委员、中共中央西北局常委兼组织部部长等职务,为抗战和党务工作作出贡献。
日本投降后,陈正人被派往东北工作,先后担任东北人民自治军(后为东北民主联军)政治部主任,中共吉林省委书记兼军区政治委员,以及中共江西省委书记兼军区政治委员。在主政江西期间,他带领人民积极发展经济,取得了显著成绩。
新中国成立后,陈正人担任过国家建筑工程部部长、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副部长、国务院第七办公室和农林办公室副主任、农业机械部部长及党组书记、第八机械工业部部长等重要职务,持续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
陈正人的妻子彭儒也是老革命家,曾任中纪委委员,曾就读于衡阳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她在革命战争期间也积极为国家事业出力。陈正人和彭儒的儿子陈洪生同样优秀,曾在北京航空学院无线电遥控专业深造,之后在解放军部队任职,并在后期出任中国保利集团公司董事、常务副总经理、总经理等重要职务,事业成就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