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152年,周王季历去到殷都献俘报捷,准备返回周朝时,却被商朝王文丁下令囚禁,最终死在了商朝的都城朝歌。文丁为何要杀季历呢?史书没有明确解释,我在这里做一些大胆的推测和分析。
首先,可能是文丁要为父报仇。史书中记载,商朝的武乙在渭河一带打猎时,突然被雷电劈死,死因非常奇怪。有人研究认为,武乙可能是因为要震慑北方的部落或者讨伐他们,才去渭河狩猎,结果不幸被雷劈死。这个死因一直留下了很多猜测。也有学者认为,武乙并非被雷击死,而是在与周人的战争中战死。因此,武乙的儿子文丁继位后,可能觉得有机会为父亲复仇,便决定杀掉季历。周朝最终取代了商朝,可能为了掩盖商朝征讨周的事,历史也被篡改了,武乙的死因被伪装成雷击事件,这样的推测是有可能的。 第二,可能是季历的功高震主。季历一生征伐四方,尤其是打败了北方的犬戎,使周朝逐渐强盛,许多诸侯都归顺了他,甚至得到了商王的赏赐和封号。随着周朝的力量逐步向商朝的西北地区扩展,商朝自然感到了威胁。特别是周朝和犬戎长期有交往,如果周人和犬戎联合,商朝的统治将面临巨大的风险。因此,商王文丁决定先发制人,扼杀周朝崛起的可能。他可能认为季历的强大已经威胁到自己王朝的根基,于是就下令将季历囚禁,最终把他杀死在朝歌。这种说法比较常见,而且符合历史上很多功高震主的例子,逻辑上也很有说服力,因此这种说法比较可信。 第三,季历可能成了政治斗争中的替罪羊。在商朝时期,天命思想根深蒂固,商王武乙本人却是不信天命的,他曾公开挑战过天神。有记载说,武乙让人做了一个“天神”的人偶,并与这个人偶下棋。显然,这个木偶是不能下棋的,于是武乙找了一个人代替天神下棋。这个代替天神的人偶显然不敢赢武乙,最后武乙获得了胜利。为了表示对天神的胜利,武乙用剑射破皮袋,让血流出来,宣称是天神的血,象征着天神的死亡,这就是历史上所谓的“武乙射天”的故事。这个举动引发了当时神职人员的强烈不满,因为他们认为这是对天神的不敬,甚至是对神权的挑战。于是,武乙的行为引发了上天的愤怒,天降雷电击中了武乙。这一事件显然反映了王权与神权的激烈斗争。当时,神职人员的权力非常大,甚至可以与王权抗衡。因此,他们利用武乙去西边狩猎的机会,设计了这个阴谋,最终致使商王武乙死亡,并捏造了雷击的谎言,试图让人们相信,如果王权与神权对抗,必然会受到天罚的惩罚。 神职人员的这一解释自然不会得到王权的认可,因为它不利于巩固王权。如果不接受这样的解释,那么就需要提出一个更加合理的解释。所以,季历可能被当作替罪羊,成为被指责为导致武乙死亡的罪魁祸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