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可以说是历史上最具正当性的一位皇帝。他的成功,完全是靠自己的努力从零开始,真正做到了开局一个碗,装备全靠打,最终他打通了所有关卡,成为了一代帝王。他的经历,实在堪称传奇。 蓝玉、胡惟庸和李善长,三人曾是朱元璋的得力助手,帮助他共同创立了大明帝国。特别是蓝玉,在北伐元朝残余势力时,凭借出色的军事才能,几乎堪比常遇春。然而,这三位曾经的功臣,最终都因卷入明初四大案而被朱元璋处死。
其中,李善长是文臣,蓝玉是武将,而胡惟庸虽是文官,但也有一定能力。如果这三人联合起来谋反,是否有可能推翻朱元璋呢?答案是否定的。即便他们联合起来,想要推翻朱元璋,成功的几率几乎为零。原因有很多,主要是他们在实力和条件上与朱元璋相比,差距太大。具体原因如下: 首先,造反需要有合适的理由。在古代,尤其是在那个注重出师有名的时代,反叛必须有明确的正当理由。朱元璋当初起义,是因为无法忍受元朝的暴政,最终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无论是出于实质考虑还是表面政治,这些口号都具备了一定的正当性。那么,蓝玉、胡惟庸和李善长要以什么为理由去反叛朱元璋呢?朱元璋是否暴政?不可能,他虽然对官员有时严厉,但对百姓却非常仁爱;朱元璋是否荒淫无道?更不可能,他一生勤政,是皇帝中的劳模;至于朱元璋长得丑,这倒是真的,但如果以此为借口来反叛,那三人就真的脑袋进水了。因此,从道义上讲,三人反叛没有任何站得住脚的理由。而且在那个时候,社会刚刚安定下来,无论是百姓还是官员,都希望安稳度日,不可能支持一场毫无理由的造反。 其次,从实力上看,三人的反叛几乎不可能成功。在明初,朱元璋刚刚建立大明,身边的文武将领大多都是在血与火中走出来的老将,而且像常遇春、徐达、汤和等悍将正值壮年,任何一位都能轻松击败蓝玉等人。 谈到谋划方面,李善长虽然善于管理和统筹,但如果是军事谋划,他能比得过刘伯温吗?即使他能超过刘伯温,能比过朱元璋吗?朱元璋不仅是大明的创立者,还是亲自指挥过无数场战役的战术大师,李善长根本无法与之匹敌。 至于武将蓝玉,虽然也是一位悍将,但和常遇春等战神相比,差距还是很大。蓝玉虽有一些战绩,但在明初的众多功臣中,仍处于中等水平。所以,不论从文还是武来看,三人都无法与朱元璋抗衡,更别说成功造反了。 最后,三人之间也不可能形成有效的合作。造反不是儿戏,而是关乎性命的事,必须要所有人同心协力。然而,蓝玉、李善长和胡惟庸之间,从来没有过真正的合作基础。首先,这三人连谁为首的问题就无法统一。蓝玉性格骄横,胡惟庸自大,李善长工于心计,每个人都想当领袖,彼此间难以达成一致。如此一来,在权力和利益的分配上,必定会产生严重分歧。而在一场关系到生死存亡的造反中,缺乏共同目标和团结合作,无疑是致命的弱点。 因此,朱元璋的成功是毋庸置疑的。无论从天时、地利,还是人和来看,朱元璋都占尽了优势。有时候,能够利用运势成就一番事业,甚至是一种能力的体现。以当时的局势来看,蓝玉、胡惟庸和李善长即使联合起来,也绝无可能推翻朱元璋。这种想法,几乎就像是天方夜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