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了解一些近代史的背景,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历史中,几乎没有什么将领留胡子的。
在众多的元帅中,只有贺老总的形象是一副短胡须样,另外还有王胡子王震,而今天我们要讲的,则是被称为孙胡子的孙毅。 与贺老总和王震不同,孙毅是唯一一位整整一辈子都留胡子的将军。更有意思的是,这个胡子在当年甚至引发过一些搞笑的故事。 众所周知,军队中规定士兵是不能留胡须的,然而孙毅却一直保留着他的胡子,这让他在军队中显得十分特别,常常引起上级的注意。有一次,朱德总司令视察部队时,恰好遇到了孙毅,他看到孙毅的胡子后,立刻问道:你为什么还留着胡子? 孙毅也没有回避,告诉了朱德背后的故事。原来,孙毅在21岁时生过一场重病,病后他不仅体重减轻了十几斤,头发也掉了不少,但唯独脸上的胡子越来越茂盛。于是,周围的人就开玩笑说,孙毅留胡子是为了表示义气,意思是说他永远不会抛下战友。 从那时起,孙毅便决定不再刮胡子,不管是加入军队后,还是在部队中,他始终没有改变这一习惯,这件事也成了军中的一个小故事,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朱德听后哈哈大笑,并接受了孙毅的解释。离开时,他特意叮嘱孙毅:一定要继续留着胡子,如果有人有意见,就说是毛主席和我同意的。 孙毅听到这些话后,非常高兴。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敢让孙毅刮胡子,而他的胡子也就这样留了一辈子。 很多人可能对孙毅不太熟悉,他出生于1904年,河北大城县人,家境贫困。年轻时,孙毅为了生计外出打拼。在这个过程中,他遇到了冯玉祥的西北军征兵,并且因为机缘巧合,加入了军队,后来还被送到军校深造,最终成为了一名军官。 冯玉祥的西北军以爱国爱民为宗旨,孙毅对此深感认同。然而随着冯玉祥的下台,孙毅所在的部队被改编到南京,此后他也成为了蒋介石的部队成员。但他对蒋介石的许多政策并不认同,最终与许多爱国的将领一起起义,加入了红军。毛主席听说了孙毅的经历后,特意接见了他,还笑着说道:你就是红军中的孙行者啊! 在抗日战争期间,孙毅曾担任晋察冀军区的参谋长,与聂荣臻有过合作,两人关系非常好。尽管在工作中,他们常常因为战争策略发生争执,甚至曾经拍过桌子,但他们深知争执背后都是为了战争胜利,因此私下里依然是好朋友。 后来,聂荣臻的妻子张瑞华还为孙毅介绍了配偶,名义上是为了解决孙毅的一些个人问题,实际上则是关心他的婚姻大事。 1955年,军队进行大规模授衔,孙毅本来可以被授予上将军衔,但他认为少将就足够了。最终,毛主席决定授予他中将军衔。 值得一提的是,孙毅不仅仅是因为军功显赫,他的性格也让他在部队里深受喜爱。他不拘小节,待人和蔼可亲,常常闹出一些小笑话。 有一次,孙毅穿着一件陈旧的军大衣来到军区,门卫见他穿着破旧的军服,竟然拦住了他,问道:你是干什么的?来找谁?孙毅笑着说:我是来看看领导的。门卫又问:你是做什么的?孙毅笑着答道:我是中将孙毅。 门卫看了看孙毅,看到他穿着破旧的军大衣,心里有些怀疑,于是问道:你说你是将军,可是你没有车,怎么证明你是将军?孙毅也没有生气,平静地站在门外等了一个小时,直到一个领导认出了他,才让他进去。 这种看似搞笑的故事,其实也折射出孙毅谦逊、不拘小节的一面。他在部队中的形象深深植根于士兵心中,不仅是一位严肃的将领,也是一位亲切的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