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惠皇帝高后之时,黎民得离战乱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无为。故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称制。——《史记·吕雉本纪》
许多历史爱好者认为,吕后不应当被列入司马迁的本纪之中。因为本纪通常是为帝王所写,吕后仅仅是刘邦的皇后。像《汉书》以及其他二十三史都没有把吕后列入本纪,为何司马迁偏要为她开个例?关于吕后该不该被列入本纪的争论,从西汉的班彪到唐代的刘知几,历史学者一直争议不断。刘知几曾说过:司马迁将天子列入本纪,诸侯列入世家,本是合理的。但区域未分清,造成后代学者难以判断其真正意义。 即使到今天,仍然有一些学者批评司马迁在历史编写上不合时宜,尤其是女性在古代政权中的角色。当时,社会普遍认为女性不能当政,女性掌权被视为牝鸡司晨。然而,项羽同样被列入帝王本纪,虽然他最后败给了刘邦,难道就因为是男性就可以列入本纪?为何女性就无法进入帝王本纪?按照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的话,这种事智者可解,难为庸人说清楚。单从吕后的一生来看,她不够资格被列入本纪吗?吕后原本是富家小姐,父亲将她嫁给了比她大十五岁的刘邦,而刘邦还是个带有私生子的泼皮。然而,她最终还是随鸡随狗嫁给了刘邦。 刘邦婚后常常在外游荡,很少回家。吕雉则承担起家中的一切责任,她不仅孝敬父母,还照顾刘邦的私生子刘肥,并且无怨无悔。刘邦喜欢喝酒,俸禄远不足以支撑,他便经常外出,但吕雉并未嫌弃,反而在家里带着子女务农补贴家用。即使刘邦因喝醉酒犯事被迫去服劳役,吕雉仍然为家人尽心尽力,且不离不弃。她还亲自跋涉千里给丈夫送饭送衣。最重要的是,她生了刘邦一儿一女,勉强凑成一个好字。她无疑符合古代贤妻良母的标准。 然而,刘邦并未善待她。公元205年,楚汉争霸中,刘邦借机占了彭城。项羽不服,迅速调兵反击,刘邦无力抵抗,只能逃跑。逃跑过程中,刘邦几次将与他一同的妻子吕雉和两个孩子踢下马车,幸得夏侯婴救回他们。而刘邦对待家人的冷酷无情,直接导致吕雉和刘邦的父母成为了项羽的俘虏,长达两年之久。直到公元前203年,楚汉议和,吕雉和刘邦的父母才被释放。吕雉忍受着牢狱之苦,一直照顾刘邦的老父亲。尽管刘邦有了美貌的戚夫人,吕雉并未与戚夫人发生冲突。然而,吕雉逐渐发现刘邦不仅冷落她,还准备废除他们的儿子刘盈,立戚夫人的儿子如意为太子。这一次,吕雉彻底崩溃了。她原本在家庭中的贤良形象彻底破裂,母亲的心态与她的身世让她无法接受儿子可能被废除。为了保护刘盈的继承权,吕雉采取了一系列极端手段。她开始坚决反击,甚至与张良合作阻止刘邦立废太子的计划。在刘邦去世后,她更是将儿子刘盈推上了皇位,继续打压戚夫人,最终将戚夫人残忍地制成了人彘。吕雉通过这一系列手段,稳固了刘盈的继位。 然而,她的儿子却没有继承她的坚韧,过于善良,最终因为她母亲报复行为的结果,早早去世。吕雉不得不亲自出马,继续巩固刘盈的权位。她还整顿朝政,施行宽政,减少刑罚,减轻人民负担,国家逐渐恢复了和平与安定。司马迁在《史记》中曾说,吕雉施政宽和,百姓安居乐业。 吕雉不但扶持丈夫刘邦上位,还帮助儿子刘盈登上了皇位。即使丈夫与儿子最终不堪大用,她自己依然为文景之治的奠基做出了巨大贡献。那么,为什么她不配列入帝王本纪呢?然而,她的家族却在她去世后迅速陷入争斗,吕氏家族很快便被满门抄斩。吕雉的一生充满了悲剧,作为妻子她尽职尽责,作为母亲她倾尽心血,然而却终究未能得到真正的理解与公正。易中天曾说:吕雉,可算是天下最冤枉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