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秦国攻下一个大省,被誉为“战略备份区”,2200年来多次拯救中华
迪丽瓦拉
2025-11-09 22:02:30
0

《——【·前言·】——》

说起中国历史上“最厉害”的一个省,很多人可能想到的是陕西、河南这些古都扎堆的地方。

可真要论起关键时刻救国救民的本事,四川这块地方绝对排第一。

从公元前316年秦国拿下这片土地开始,每次中原王朝遭遇灭顶之灾,四川都能站出来当救命稻草。

一个省为何能在2200多年里反复拯救中华?它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

秦国拿下四川,等于拿到了打天下的钱袋子

公元前316年,秦国正琢磨着怎么吞并六国。

朝堂上吵翻了天,大将张仪主张直接攻打韩国,打开东出的通道。司马错却提了个让人意外的建议——别急着往东打,先拿下西边的蜀国。

秦惠文王开始还犹豫,觉得蜀国那么远,山路又难走,值得吗?司马错给他算了笔账:韩国确实离得近,可打下来也就是多块地盘,粮食不够、人口也少。

蜀国就不一样了,成都平原水土肥沃,粮食产量高得吓人,山里还有铜矿铁矿,取之不尽。

更关键的是,四川四面环山,进去难出来也难,拿下来就是个天然保险柜。

秦惠文王被说动了心,派司马错带兵翻越秦岭南下。蜀王哪里见过秦国这种正规军,几个月就被打得稀里哗啦。

秦国拿下四川后,立马干了件大事——往四川迁移大量人口,开垦荒地。到了秦昭襄王时期,又派水利专家李冰去修都江堰。

李冰这个工程简直是神来之笔。岷江水患几千年没人治得了,他带着儿子研究了好几年,想出个"分流"的办法。

在灌县那个位置修了个鱼嘴分水堤,把江水一分为二,再挖飞沙堰、修宝瓶口,让洪水该泄的泄,该留的留。

这套系统修完,成都平原立马变了样,旱涝保收,一年三熟。

从此四川有了"天府之国"的名号。秦国统一六国的时候,关中的军队吃的粮食、用的武器,很大一部分都是四川运过去的。

四川这个大后方,让秦国打仗不用担心补给,这才是秦国能横扫六国的真正底气。

刘邦和刘备,两个皇帝都靠四川翻身

秦朝灭亡后,项羽分封天下,把刘邦打发到汉中和巴蜀。项羽觉得这地方偏僻,刘邦去了就出不来了。刘邦当时气得要死,手下人也都想撤。

萧何却看出了门道。他跟刘邦说,这地方看着偏,可粮食够吃、人口够用,四面都是山,谁也打不进来。

咱们在这里休养生息,等项羽在外面打得焦头烂额,咱们再杀出去,天下就是咱们的。

刘邦听了萧何的话,在汉中待了下来。

韩信出了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策,表面上派人去修被刘邦烧掉的栈道,实际上带着主力部队从陈仓小道杀出去,打了项羽一个措手不及。

刘邦就是靠着四川这个基地,一步步把项羽逼到乌江边上。

400多年后,又来了个刘备。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刘备前半辈子到处流浪,被吕布打、被曹操追,差点连老婆孩子都保不住。

诸葛亮给他出主意:益州刘璋软弱,拿下益州,占据长江天险,北可攻关中,东可图荆襄,这才是成就帝业的根基。

公元214年,刘备进入成都,正式建立了蜀汉政权。

诸葛亮把整个四川经营得井井有条,屯田积谷、练兵铸甲,硬是把蜀汉这个最小的国家,撑了40多年。

诸葛亮五次北伐曹魏,虽然没成功,可每次出兵粮草充足、装备精良,靠的就是四川这个大本营。

两个刘姓皇帝,一个开创了汉朝400年基业,一个撑起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四川都是他们最大的本钱。

唐玄宗逃命成都,大宋靠四川撑了半边天

公元755年,安禄山起兵造反。唐玄宗在长安待不住了,带着杨贵妃一路逃跑。

到了马嵬坡,军队哗变,逼着唐玄宗杀了杨贵妃。玄宗哭着继续往西南跑,最后进了四川。

成都接纳了这个落魄的皇帝。四川当时经济发达,粮食管够,玄宗在这里喘了口气,开始调兵遣将平叛。

“安史之乱”打了八年,朝廷的军费、粮草,三分之一都是四川出的。唐朝能撑过这场大乱,四川功不可没。

那时候吐蕃和南诏也不老实,经常从西边和南边骚扰四川。韦皋在四川当节度使,一边给朝廷输送物资,一边抵挡外敌入侵。

他在四川干了21年,大小仗打了几十场,硬是把吐蕃和南诏挡在了四川之外。四川不仅救了唐朝的命,还守住了大唐的西南边疆。

到了南宋,四川的作用更大。金兵南下,北宋灭亡,宋室南迁。蒙古人崛起后,又开始打南宋。南宋偏安一隅,可四川这块地方成了抗蒙的前线。

四川军民在余玠等人的带领下,修建了大量山城要塞,用"川中八柱"的防御体系死死顶住了蒙古军队。最著名的是“钓鱼城之战”。

公元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亲自带兵攻打钓鱼城。守城的王坚带着几千军民,守了五个月,蒙哥被炮石击中,没几天就死了。

蒙哥一死,蒙古内部争夺汗位,已经打到埃及的蒙古西征军赶紧撤回去。

历史学家说,钓鱼城这一仗,改变了欧亚大陆的格局,很可能救了中东和欧洲的文明。

四川军民守钓鱼城36年,直到南宋彻底灭亡才投降。这种死守的劲头,让蒙古人都佩服。

抗战八年,四川人用命换来了最后的胜利

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淞沪会战打了三个月,国民政府决定迁都重庆。四川一夜之间成了抗战的大后方。

四川当时还是军阀割据,刘湘、刘文辉这些人本来互相打得不可开交。日本人一打进来,这些军阀立马团结起来。

刘湘在出川誓师大会上说:"抗战事关民族存亡,四川人从来不怕死。"他带病出川,没多久就病死在前线。

川军出川参战的人数,占了全国军队总数的五分之一。

350万川军,最后活着回来的不到一半。64万四川子弟兵死在抗日战场上,几乎每个县都有整连整营的人再也没回来。

淞沪会战,川军打得最惨烈。第二十军团几个师在罗店、月浦一线,跟日军拼刺刀。

子弹打光了用刺刀,刺刀折了用枪托,枪托砸烂了用拳头。整个军团打到最后,活下来的不到三分之一。

枣宜会战,川军第33集团军守襄阳。日军火力猛,川军武器差,可没一个人退。

师长郑作民在战斗中阵亡,副师长陈元亮接着指挥,他也死了,团长再上。一个团打到最后只剩几十个人,还在坚守阵地。

有个故事特别让人感动。安县农民王建堂把儿子王正廷送去当兵,给儿子一面白布旗,上面用毛笔写了个大大的"死"字。

旁边写着:"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这面"死字旗"现在还保存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王正廷带着这面旗上了战场,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可千千万万的川军战士,真的用身体裹着这种精神,埋在了异乡的土地里。

四川还承担了大后方的所有重担。军工厂迁到重庆,兵工生产靠四川。战争难民涌入四川,救济灾民靠四川。

全国的大学搬到四川,培养人才还是靠四川。八年抗战,四川出钱出粮出人,把家底都掏空了。

重庆大轰炸,日本飞机轮番轰炸了五年多,死伤几万人。

四川人没有被炸怕,反而越炸越硬气。防空洞里办学校、开工厂,日本人白天炸,四川人晚上就修。

《——【·结语·】——》

四川这个地方——地势险要、物产丰富、易守难攻。

中华民族2200多年来,每次碰上生死存亡的关头,四川总能站出来扛起重担。

秦国靠它统一天下,汉朝、蜀汉靠它建立根基,唐宋靠它度过危机,抗战靠它打出最后的胜利。

四川人的血性和牺牲精神,早就融进了中华民族的骨子里。这个"战略备份区"的称号,四川当之无愧!

信息来源
1. 《史记·秦本纪》《华阳国志·蜀志》
2. 《汉书·高帝纪》《三国志·蜀书》
3. 《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九至二百二十
4. 《宋史·余玠传》《续资治通鉴长编》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1... 1895年,李鸿章捧着刚签署的《马关条约》,眼中满是泪水,站在慈禧面前。他为国家付出了自己所有的尊严...
原创 诸... 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终于请得诸葛亮出山,之后他的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说,正是有了诸...
校史上的第一次|第一位来“央音... 1949年10月,中央音乐学院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而诞生。是年12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原创 盘... 众所周知,学历在当今社会非常重要,但在如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创下新低的背景下,学历的作用显得有些无力。...
原创 历... 在中国历史上,昭这个字通常出现在那些短命的皇帝的谥号中,尤其是在一些朝代末期的君主身上。例如,汉昭帝...
原创 周... “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这句脍炙人口的诗句,恰如其分地描述了周公瑾——一位风度翩翩、胸怀...
原创 台... 一场在特殊地点的演讲,引发岛内各方关注。郑丽文选在马场町这一见证过往黑暗历史、承载特殊意义之地发声,...
原创 清... 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
原创 赵... 在《三国演义》中,赵云以常胜将军的形象深受人们喜爱,他的战绩和声誉几乎无人能及。虽然“常山赵子龙”排...
原创 八... 在东汉末年的三大势力中,曹操麾下的武将力量最为强大。这些武将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张辽、张郃、徐晃、...
原创 建... 1950年8月10日,毛主席亲自签署了一份委任状,内容写道: 中央人民政府委任令,委任载涛担任中国人...
原创 陶... 提到陶渊明,估计大家第一反应就是“不为五斗米折腰”。这个典故传了一千多年,把他塑成了不恋官场的清高圣...
原创 临... 在民国历史上,小凤仙是一个广为人知的侠妓,她的生命充满了许多传奇色彩。如果要选出最具传奇性的事件,那...
原创 为... 公元前707年,周桓王亲自带领陈国、蔡国、虢国、卫国等国的军队,以及周军,发起了对郑国的讨伐,这场战...
原创 刘... 公元前202年,刘邦统一中国,建立了强大的汉朝,而吕雉则成为了汉朝的皇后。更重要的是,刘邦去世后,吕...
一枚见证晚清变革的银币:北洋造... 在中国近代货币史的星河中,有一类银币以其独特的双面蟠龙设计和深厚的时代印记,成为收藏家们竞相追逐的珍...
原创 夏... 在夏朝的颛顼时期,出现了一枚特别的玉印,印上有四个形状像蝌蚪的文字,这让许多专家都感到非常困惑。直到...
原创 红... 1935年,红军长征之路极为艰难,其中有一段经历,至今让人记忆深刻。那时,有一支红军部队误走了方向,...
原创 隋... 隋文帝杨坚,是结束南北朝混乱局面的皇帝,同时也是统一南北的杰出统治者。如果没有他的努力,南北朝时期的...
原创 民... 不久前,我和大家分享了关于湖南邵东团山禹氏家族后裔、近代名人禹之谟的故事。许多乡亲听后纷纷与我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