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国是契丹人建立的政权,但由于其境内有大量的汉人,为了有效管理,辽国的统治者制定了“南北面官”制度。虽然汉人相比契丹人地位较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汉人家族逐渐崭露头角,其中有一个家族尤为显赫,甚至一度超越了不少契丹贵族。那么,这个家族为什么如此显赫呢? 一、战俘逆袭为宰相
这个家族便是辽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玉田韩氏”。韩知古是“玉田韩氏”的奠基人,原籍蓟州玉田。他的父亲韩融曾在唐朝担任蓟州司马。唐朝末年,蓟州遭遇契丹骑兵的侵袭,当时年仅六岁的韩知古在这场战争中被契丹的述律平的兄弟俘虏,成了契丹的战俘。几年来,述律平嫁给了迭剌部的耶律阿保机,韩知古也随着嫁妆来到了迭剌部。 尽管韩知古从小展现出过人的才智,但在阿保机手下,他的才能一直没有得到重用。直到韩知古的儿子韩匡嗣获得阿保机的召见后,他趁机推荐了自己的父亲。阿保机与韩知古交谈后,才发现他果然才华出众,于是任命他为顾问,并逐渐赋予他更重要的职责。最终,韩知古在辽国官场上步步高升,成为了中书令,并最终当上了辽国的宰相。 二、汉人家族被封王 韩知古有十几个儿子,其中四个晋升为节度使,两个被封为王。而其中最为显赫的,便是他的第三子韩匡嗣。年轻时,韩匡嗣因精通医术,侍奉辽国皇后述律平,深得皇后的宠爱,甚至被视作儿子。辽太宗耶律德光也非常赏识韩匡嗣,将他任命为骁卫将军。当时,辽景宗尚未登基,但他与韩匡嗣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因此当辽景宗继位后,韩匡嗣便迅速得到了重用。最初,韩匡嗣被任命为始平军节度使、特进和太尉,之后又升任上京留守、临潢府尹和同政事门下平章事,并被封为燕王。在此后的岁月里,韩匡嗣一直担任重要职务,并参与了多次对北宋的征战。尽管韩匡嗣在军事上经验不足,并且在满城之战中惨败,受到了一定责罚,但这并未影响他在辽国的地位。982年,韩匡嗣去世,辽国为其追授尚父的荣誉称号。 三、荣宠不断,封号耶律 韩匡嗣有九个儿子,除了第八子早逝外,其余的儿子都达到了宰相的高位。最为显赫的当属他的第四子韩德让。得益于祖父和父亲的庇佑,韩德让在辽国的官场上步步高升,而他的个人能力也是不容忽视的。979年,宋太宗亲自出征,韩德让镇守幽州,在援军的支持下,他成功地击败了北宋军队,取得了高粱河之战的胜利。辽景宗为此大为欣喜,便为他加封了节度使与宰相之职。 辽景宗去世后,皇后萧绰开始临朝称制,韩德让成为了顾命大臣,官职也不断提升。最终,辽圣宗赐予他“耶律隆运”之名,并封为齐王,授予了他巨额封邑。他辅佐萧太后,参与了南征与澶渊之盟的签订等重要事务。 1009年,萧太后去世,韩德让继续在辽国朝廷中担任要职,直到1010年因病去世。辽圣宗依照家族礼仪为其举行了盛大的丧礼。虽然韩德让去世,但他所建立的家族依然维持着巨大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