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军众多将领中,有一员经历颇丰传奇色彩的将军,此人就是曾克林。曾克林出生于江西赣州,他早在1929年就参加了红军,1931年之后,担任红三军团第七师二十一团连副政治指导员,第四师二十团连政治指导员,红二十八军第三团参谋长等职务,参加过长征。
一、最早开赴东北的八路军干部
抗战时期,曾克林担任平西司令部作战科科长,冀东军分区参谋长,冀热辽军区第十六军分区司令员。在红军时期,还有抗日战争期间,曾克林的职务并不高,但是在抗战结束后,曾克林迅速进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
东北地区的经济在当时占到了我国经济总量的一半以上,全国规模最大的工业设施,还有规模宏大的兵工厂,都在东北地区。再加上便利的铁路系统,丰富的矿产资源,粮食资源,使东北成为了当时国共两党都想要争夺的战略要地。抗战末期,国民党军被日本人赶到了大西南地区,虽然有美国人,苏联人的武器援助,但还是被日军打得节节溃退。在抗战胜利的前几年,1944年的豫湘桂会战中,国民党军仍然丢失了大片土地,所以在抗战结束后,国民党军很难很快赶到东北地区。
而八路军,新四军都活动在敌人后方,尤其是华北,山东的八路军,新四军部队距离东北并不远,曾克林的冀热辽第16军分区就是距离东北最近的部队。1945年8月8日,苏联政府对日宣战。8月9日,毛主席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宣布我国抗日大反攻的到来。1945年8月10日,朱德总司令发布命令,要求各解放区部队向其附近的日军,伪军送出最后通牒,如不缴械,就坚决消灭他们。
8月11日,朱总司令又发布第二号命令,命令李运昌领导的冀热辽军区,立刻向东北挺进,配合苏军作战,收缴日军武器,接管东北各大城市,建立人民政权。李运昌接到命令后,立刻决定冀热辽军区的1.3万人和2000多名地方干部,分三路向东北挺进。当时曾克林领导的冀热辽第十六军分区是最大的一股部队,曾克林和副政委唐凯率领所部12团,18团,七分队,侦察连,特务连,教导队,朝鲜义勇军支队还有一部分地方干部,共4000多人,向东北进发,这支部队也是三路部队中规模最庞大的一支。
二、四千人扩充到八万人
当时曾克林遇到的一个难题就是要攻克山海关,山海关的地理位置很重要,这里是华北通往东北的交通要道,公路横贯其间,地形险要,易守难攻,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日寇占领山海关长达12年之久,在里面修筑了很多坚固的工事。
当时曾克林向山海关的日军发出通牒,要求其立即投降,但是城内的日军以不属于关外的关东军为由,拒绝投降,并说就算是投降,也要向国民党军投降。山海关如果不拿下,那么后面的大部队出关就会有很大的困难,所以曾克林为攻克山海关做足了准备。曾克林在向苏军借了几门火炮后,开始对山海关守军发动进攻,仅仅用了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就攻克了山海关,共俘虏250多名日军,1500多名伪军,缴获大量的武器弹药。随后,军分区副司令李道之带着第二梯队接管了上海关。
部队到达锦州后,将伪满洲国军的两个旅7000多人缴械,18团留下来接管锦州。9月5日,曾克林率部到达沈阳。沈阳是东北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也是曾克林将要接管的重要目标。
最开始的时候,苏军还不让曾克林进入沈阳,但是在经过一番交涉后,苏军还是同意了。曾克林率领八路军进入沈阳的时候,部队武器装备已经很好了,自从解放山海关后,部队全部进行了换装,每个连配备一挺歪把子机枪,9门掷弹筒,120支三八大盖,每个战士一顶钢盔。
曾克林到达沈阳的第三天,苏军驻沈阳的第六集团军负责人克拉夫钦柯大将和夫人,还有下辖的苏军军长,炮兵军长,坦克军长等主要首脑,接见了曾克林和八路军的相关将领。
曾克林到达沈阳后,立刻进行扩军,其中在沈阳铁西区成立了四个保安团,在本溪地区成立了21旅,重炮旅,坦克团和学兵团,在锦州成立了32旅,30旅和炮兵旅,在辽阳,鞍山,海城成立了25旅,还有众多的独立旅和独立团。曾克林还在本溪接收了日本关东军一个飞行大队,共有30多架飞机,以及300多名日籍飞行员和地勤人员。短短两个月的时间,曾克林的部队从4000人扩充到八万人,而整个冀热辽军区则从出关时的八个半团1.6万人发展到了12个旅,10多个独立团,和一万多地方武装,共13万人。
三、促使中央下决定出兵东北
1945年9月15日,曾克林乘坐苏联驻长春最高司令马林诺夫斯基元帅派出的专机飞抵延安。听取了曾克林的汇报后,在延安主持工作的刘少奇和政治局主要领导人一夜未眠,开了一整夜的会,最后将相关内容向在重庆谈判的毛,周汇报。
曾克林的汇报,坚定了中央出兵东北的决心,毛主席,刘少奇等认为,就算是放弃南方所有的根据地,只要能占据东北,也值得。在这种情况下,从各大解放军抽调了两万名地方干部和十万名精兵强将,迅速开赴东北。曾克林在向中央汇报的时候其实有所夸张,比如他曾说:“在沈阳及各地堆积之各种轻重武器及资材甚多无人看管,随便可以拿到。”
当时很多部队听了之后,几乎是空着手到了东北,结果到了东北之后发现根本没有那么多枪械。搞得国民党军大举进攻的时候,林彪非常尴尬,幸亏黄克诚没有听信这些话,新四军三师的三万名官兵携带着武器,到了东北,这才顶住了国民党军的进攻。
四、从陆军到空军,再到海军
曾克林最初到东北的时候,担任沈阳卫戍区司令,是他的高光时刻,统兵十万。但是1946年,部队进行改编后,成立东北民主联军辽东军区,下辖3/4两个纵队和三个省军区,萧华任辽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程世才、曾克林为副司令,这是曾克林第一次被降职。
1946年10月,曾克林出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三纵队司令员,他的副司令是大名鼎鼎的开国上将,韩先楚。曾克林虽然能力很出众,但是韩先楚的能力更出众,在整个解放军中都是数一数二的,在多次战役中,曾克林和韩先楚因为意见不合,多次闹到了东野司令部,结果每次都按照韩先楚的意见来。1948年3月,鉴于三纵副司令韩先楚军事才能出色,将其升为司令员。原司令员曾克林再次变动职务,他由3纵队司令员调任辽南军区司令员,辽南军区司令员的职务其实并不高,曾克林这属于从野战军的首长,变成了地方部队的首长。
8月,在辽沈战役前夕曾克林又被调到了七纵担任副司令,好在是七纵司令员是后来的开国上将邓华,在军中的资历很深,曾克林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但是后来兵团组建,邓华担任兵团司令后,曾克林的职务也没有晋升,当着44军的副军长。后来第四野战军组建了一个战车师,担任战车师的师长。但是没过几个月,1949年秋,曾克林又跑到了刚组建的空军,并在航校学习了几个月,成为了400多名航校学员中年龄最大的,并且成功掌握了飞行技术。1950年,我国仿照苏军的建军形势,成立了空军第四混成旅,曾克林担任第四混成旅的旅长。
1952年4月,曾克林奉命来到海军,担任海军航空兵副司令,组建中国的首支海军航空兵部队—航一师,曾克林担任航一师的首任师长,从此之后,在海军中一干就是30年。1955年,曾克林被授予少将军衔。
从沈阳卫戍区司令,纵队司令,到副司令,副军长,再到师长,旅长,从陆军到空军,从空军再到海军,这样传奇的经历,在解放军众多将领中,可能找不出来第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