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封诸王是给孙子挖坑?朱元璋只是没料到朱允炆如此不争气
迪丽瓦拉
2024-11-25 21:54:23
0

原标题:分封诸王是给孙子挖坑?朱元璋只是没料到朱允炆如此不争气

有一天,朱元璋问朱标最近在读什么书,朱标说在看《汉书》,朱元璋问道:“西汉七国之乱,错在谁?”朱标回答:“错在七国。”朱元璋纠正道:“汉景帝为太子时,意气用事杀了吴王世子,与吴王生怨;做了皇帝后,无罪削藩,由此逼反吴王,导致七国之乱!所以错在汉景帝。”他告诫朱标,要“敦睦九族,以隆亲亲之恩”,这样藩王才能“夹辅王室,以尽君臣之义”。朱标有没有听进去不知道,不过朱允炆肯定没有领会,否则也没有后面的靖难之役了。

建文帝的野蛮削藩

靖难之役,朱棣抢了侄子朱允炆的皇位,是大逆不道之举,然而却有很多人同情朱棣,认为他是不得不反,那么朱允炆到底做了什么?

朱元璋和朱允炆曾有这样一段对话:

朱元璋:“朕以御虏付诸王,可令边尘不动,贻汝以安!”

朱允炆:“虏不靖,诸王御之;诸王不靖,孰御之?”

朱元璋:“ 汝意如何?”

朱允炆:“以德怀之,以礼制之,不可则削其地,又不可则变置其人,又其甚则举兵伐之。”

朱元璋:“是也,无以易此矣。”

朱元璋非常认可朱允炆的应对方法,先用德行感化,礼仪制约,不行就削减封地或者更换藩王,最后才是举兵讨伐。这是让任何人都挑不出毛病的方法,然而当朱允炆真正着手削藩时,却抛弃了所有步骤,直接硬怼!

朱允炆政治上过于稚嫩

洪武三十一年五月,朱允炆登基,年号建文。登基之初,便召来心腹黄子澄和齐泰,商议削藩之事,黄子澄是东宫伴读,齐泰是朱元璋安排的辅政大臣,两人意见一致——削藩!齐泰建议先拿藩王中最强的燕王下手,黄子澄建议先对实力不强且有不法之事的下手,朱允炆采纳黄子澄意见,由此开始暴力削藩。

洪武三十一年八月,距离其登基三个月,因周王朱橚有罪,将其废为庶人,流放云南。周王朱橚是朱元璋第五子,朱棣的胞弟。

次年四月,下诏问湘王朱柏的罪,湘王无法自证清白,举家自焚而死,同月齐王朱榑、代王朱桂因罪废为庶人。

六月,下诏问岷王朱楩的罪,随后废为庶人,流放漳州。

登基不到一年,四个藩王被废为庶人,一个藩王被逼死,一时间朱元璋的儿子们风声鹤唳,对南京城里的侄子既畏惧又不满。

藩王辞别朱元璋,此后非诏不得入京

在这一年间,朱允炆已经做好了对燕王朱棣下手的准备。洪武三十一年十一月,命工部侍郎张昺为北平布政使,谢贵、张信执掌北平都指挥使司,让他们日夜监视燕王府;次年二月,命都督宋忠、徐凯、耿瓛率兵分别驻扎在北平周围的开平、临清、山海关,北平一旦有事可瞬息而至;同月又将北平、永清二卫的军马调至彰德和顺德,朱棣就藩北平近20年,多次节制北平驻军出塞作战,在北平驻军中颇有威望,调走北平驻军就让朱棣没有了外援。现在朱允炆就等一个借口便下令抓人!

朱棣对朱允炆早有不满!朱标去世时,按照正常逻辑,朱元璋应该立其他儿子为太子,特别是老二秦王、老三晋王相继去世后,朱棣成为最年长的皇子,他认为太子之位本应该是自己的,结果被朱允炆半道截胡,心底早有一股怨气。朱元璋驾崩时,虽然下诏各地藩王不用进京祭拜,但是朱棣依然坚持到南京奔丧,一路风尘仆仆,都快过江了,朱允炆连忙下令阻止朱棣,敕令其返回北平,朱棣非常生气却又无可奈何。

朝廷在北平的一系列动作,加上几个弟弟的惨状,朱棣再傻也知道侄子要对自己下手了,但是朱棣还有顾虑,三个儿子都在南京,于是他开始装疯卖傻,整个北平都知道燕王疯了,消息传到南京,朱允炆将信将疑,朱高炽带着两个弟弟,透过舅舅徐辉祖向朱允炆请求回北平照看疯掉的父亲,朱允炆应允了,放三人离京,三人刚出南京就马不停蹄连夜跑回了北平。

六月各地藩王使臣入京,燕王使臣在列。燕王使臣刚到南京,就被齐泰等人抓起来,严刑逼问燕王有无谋反,使臣招架不住只得承认,拿到供状后朱允炆立即下密诏给张昺等人,命其逮捕燕王全家,押送南京!谁知密诏还在路上,朱棣已经得到了消息,做好了战前总动员,以朱元璋《皇明祖训》中“如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为名义,打出“清君侧”的旗号,正式发动靖难之役。

朱棣决定起兵

靖难之役持续四年,结果就不多说。其实,朱棣早有反志,朱允炆的暴力削藩只是把“靖难之役”的时间提前了,那么朱元璋当年设立藩王时难道没有考虑到这些?

朱元璋的制度设计

在打天下时,朱元璋就有用子侄牵制武将的传统。侄子朱文正在洪都保卫战一战成名,随后被朱元璋任命为大都督,节制中外诸军,成为和徐达、常遇春等人并列的大将,外甥李文忠被任命为浙东等处行中书省左丞,总制衢处广信严诸全军马,当时朱元璋只掌握了南京和浙东区域,李文忠就节制了一半的军马。

除此之外,朱元璋广收义子,“太祖于国初以所克城池专用义子做心腹,与将官同守。”朱元璋每打下一座城池,都会安排一名义子与将领共同守城,以此监督将领,比如安排周舍守广信,柴舍守处州,金刚奴守衢州,王驸马守徽州等等,细数下来有义子十数人。

大明建国时,南方尚未平定,蒙古人还在北面虎视眈眈,为了节制统兵在外的大将,朱元璋决定分封诸王,“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朕非私其亲,乃遵古先哲王之制,为久安长治之计。”洪武三年,分封十子为王,主要分布在北方,如二子秦王,镇西安;三子晋王,镇太原;四子燕王,镇北平;五子周王,镇开封。

朱元璋为什么要分封诸王呢?首先是承接元朝制度,元朝地域广泛,为了更好地管理,安排宗王出镇地方,朱元璋把这套直接拿过来用;其次他认为很多短命王朝灭亡的原因,比如说秦朝、隋朝等,就是因为没有地方宗藩拱卫中央,秦朝末年各地爆发起义,如果有藩王压制,不会造成燎原之势,秦朝也不会二世而亡;第三,上文提到的“如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依照朱元璋的设想,如果遇到王莽、曹操、司马懿等权臣,藩王可以清君侧,保证朱家王朝的延续。

朱元璋制度设计是比较到位的

朱元璋也考虑到了藩王坐大后对中央的威胁,所以对藩王制度做了优化,可以概括为“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以朱棣举例来说,他是燕王,北平是他的封地,但是北平的官员由朝廷任命,地方治理也不能插手,甚至在朱允炆登基后,王府官员的任命都得朝廷批准,所以明朝藩王绝对不同于西汉时期的诸侯王,权力大幅削弱,他们能拥有的只有王府三卫,少的3000人左右,多的也就万人。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从实力来看无异于以卵击石,但却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个造反成功的藩王,这不得不承认是朱允炆太愚蠢,而朱棣太优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 如同历史上的众多军阀一样,民国的军阀们麾下的大将也会被人组成各种“组合”,例如五虎上将、八大金刚、十...
原创 隋... 瓦岗寨最早的领导人并不是李密而是瞿让。他勇力过人,骁勇善战。他手下也网罗了不少能人,如武艺超群的单雄...
原创 雍... 清世宗雍正是中国历史上响当当的皇帝,在位十三年,勤于政务,锐意进取,颇有政绩。在史学家的眼中,雍正虽...
原创 大... 努尔哈赤的继承者,爱新觉罗皇太极,他继承了努尔哈赤的汗位,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手建立了清朝,大力发展...
原创 浅...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学便正式成为了中国社会长达数千年的官方主导思想。 虽然儒学本身...
原创 参... 笔名:庞眉书客 简介:文史不分家,我想两手抓 对历史感兴趣的朋友都知道,晚清曾有过日本留学潮,是因为...
原创 为... 1933年至1944年,是“新疆王”盛世才统治新疆的时间。“有奶就是娘说”的就是新疆王盛世才这种人。...
原创 汉... 毛主席说: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世人便已这个排序来给历史上的帝王定次序,很明显秦始皇功盖千秋,为中国历...
原创 回... 这个黑人小男孩在13年前被非洲富商遗弃在了中国,不过他是幸运的,被一位浙江的奶奶抚养长大,还在201...
原创 孟... 要说孟良崮战役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先听讲故事的摄影师讲个故事,顺带看看讲故事的摄影师在孟良崮拍的照片...
原创 汉... 霍去病对部下不好,这是出了名的。在《史记,骠骑将军列传》中就有这么一段记载: 其从军,天子为遣太官赍...
大清雍正年制《青花凤纹描金碗》 在中国浩瀚的瓷器艺术长河中,大清雍正年间的青花瓷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精湛的工艺技术,成为了后世瞩目的...
原创 四... 文|星揽史说 编辑|星揽史说 2018年,四川统计核查退伍老兵的工作顺利开展。 老人们得知后纷纷拿着...
原创 皇... 导语:古时候的皇帝是很难当的,他们不仅在自己这一代,要处处小心,事事谋划,还要每天上朝理政,管理国事...
新华网 | 实验考古证实:中国... 来源丨新华网 新华社郑州10月21日电(记者袁月明)记者从郑州大学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获悉,日前...
原创 一... 众所周知,舍利子是佛教至高无上的圣物。今天小编将给大家介绍1964年甘肃省泾川县意外发现的舍利子的故...
原创 西... 如果翻开西方学者对中国历朝历代的评价,估计会让无数国人震惊的不敢相信,因为在西方学者眼里,中国宋朝才...
原创 抗... 1931年,日军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从那天开始,中国人民进行了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只可惜,东三省在张...
原创 汉... 后世对于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吕雉的评价甚低,甚至用到了“祸乱朝政”、“阴险毒辣”等词汇。 尤其是,对于她...
原创 日... 【历史】日本这个国家,其实从二战后开始问题不断。 即便是90年代,在西方压力下,经济倒退了30年,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