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原创 南宋为什么会派文学家洪迈出使金国

洪迈,作为南宋时期的一位杰出文学家,其官职曾升至副宰相。他深厚的学识让他创作出多部脍炙人口的作品。中年时,洪迈被遣送为南宋的特使,前往金国进行外交交流。尽管这次...

文化中国行|探寻文明厚度 6组数据看“博物馆热”

人民网记者 王连香 “每到一座城市,必逛当地博物馆!”近年来,“博物馆热”持续席卷全国,博物馆像装满历史与文明的“时光宝盒”,已成为文旅消费的“顶流打卡地”。数...

民国大总统徐世昌与书髓楼藏书

曾任过三年半民国大总统的徐世昌,可能是近代藏书家中官位最高的一位,尽管他的藏书不算最有名。 徐世昌(1855-1939),字菊人,号东海,直隶天津人。光绪十二年...

广东每31.8万人有1家博物馆,穗深博物馆最多

2024年6月3日,《扬威中外 震铄古今——虎门销烟精神展》在鸦片战争博物馆开幕。鸦片战争博物馆为2024年广东观众数量排名第一的博物馆。 潮州市饶宗颐博物...

原创 张铭清:“施琅模式”对解决台湾问题仍有借鉴意义

“康熙皇帝之所以对施琅如此器重,这不仅是因为施琅成功地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大业,更在于他创新了一种全新的国家统一策略。这样的策略主要是通过兵临城下,却不需要通过激烈...

国际博物馆日 神面四器邀您共鉴青铜光华

红星新闻网(记者 李慧颖)5月17日报道5.18国际博物馆日,成都博物馆“大备盛德——青铜时代的曾国与鄂国”预展启幕,以“鄂国篇”的神面四器为引,邀您共鉴青铜文...

原创 袁世凯是如何从一个小人物,做到称雄韩半岛的?

提到袁世凯,大多数人往往会联想到他背叛光绪帝、夺取民国总统宝座以及发动洪宪帝制等事件。相比之下,袁世凯在朝鲜半岛的辉煌岁月却常常被忽视。其实,在他进入朝鲜半岛之...

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三个精彩展览开幕

5月17日,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暨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开馆十五周年主题展览启幕,包括《美美与共——中国与周边国家博物馆文化展》《物启天工——文物中的科技展》和《大...

原创 为什么曹丕才活了40岁?看看他的嗜好,结局早已注定

公元226年的洛阳宫殿里,39岁的魏文帝曹丕正对着铜镜出神。镜中之人面色青黑,眼袋浮肿,腰间赘肉将玉带撑得紧绷。 这位登基仅六年的开国皇帝,此刻正被痛风、失眠、...

原创 英雄与叛徒:刘封与孟达在三国中的命运抉择

三国之关羽、刘封与孟达:英雄与叛徒的命运交错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被誉为英雄辈出的辉煌时代。在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年代,刘备、关羽与张飞的桃园结义令人耳熟...

原创 四大租界的前世今生:曾经是中国屈辱的象征,现在怎么样了?

头条创作挑战赛 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英国凭借坚船利炮打破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局面,揭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这场战争后,列强趁机反复施压,通...

原创 刘伯承下达不可完成的命令,旅长吴忠:放心睡觉,司令员心里有数

1948年11月上旬,中原野战军的第20旅驻扎在洪河东岸,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准备迎接黄维兵团的到来。此时,20旅正静待黄维兵团进入预定的阻击区域。然而,11...

原创 遵义会议后,党中央领导人是如何更替的?周总理是这样说的!

遵义会议之后,中央领导层的更替是如何进行的呢? 在1972年,周恩来进行了一次口述回忆。他提到:“当时,如果博古继续担任领导,显然会面临相当大的困难,没人愿意服...

原创 武昌起义“打响第一枪”后,5天时间他就从班长升旅长,结局如何

孙中山先生在他的《建国方略》中提到,武昌起义的第一枪是由“熊秉坤首先开枪发难”打响的。今天,老丁叔就带大家认识这位在孙中山口中被称为武昌起义“开枪第一人”的英雄...

原创 嘉庆官窑器:清代瓷器的重要篇章,一千万高价诠释了精美

嘉庆官窑器通常指的是清朝嘉庆年间(1796年-1820年)专门为皇宫制造的瓷器,这些精致的作品来自于著名的景德镇窑。作为清代瓷器制造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嘉庆官窑...

中新网“探访”晋阳古城考古遗址公园

5月15日,中新网以《探访晋阳古城考古遗址公园:深埋千年的“太原往事”》为题,通过对晋阳古城考古遗址公园一期主要展示的13处遗址点及考古博物馆的探访,展示城市变...

原创 年羹尧获罪后,雍正为何没有将年家赶尽杀绝?这个女人救了他们

在清朝雍正年间,年羹尧是一位颇具争议的人物。起初,他来自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无畏精神,在官场上渐渐崭露头角,最终成为一位备受瞩目的权臣。然而...

原创 甄嬛传:难怪宜修皇后一生无子,你看剪秋是谁,高手都是最低调的

在《甄嬛传》中,那位出自永寿宫的皇后,是个让人感到既亲近又深不可测的人物。她表面上温文尔雅、端庄大方,但实则像一把锋利的刀,轻易可以让人深陷其中,受伤却无法察觉...

古代押运流放的女囚犯,来回足足数千里路,为何衙役们还争着要去

文|小玉 编辑|小玉 前言 古代流放制度森严,尤其女囚犯押送之路,往返动辄数千里,风餐露宿,险象环生,按理说是苦差一件。但令人疑惑的是,这样的任务,衙役们却常...

热门资讯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二战... 原标题: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二战之后发展成超级大国,1991年灭亡 社会...
原创 民... 世人皆知吴佩孚是民国时期赫赫有名的军阀,却鲜有人知他晚年竟无一子嗣。在那个重视传宗接代的年代,这位叱...
二战过后,德国“T-4 护士”... 原标题:二战过后,德国“T-4 护士”的下场如何?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成...
李渊起义檄文《举义旗誓众文》,... 原标题:李渊起义檄文《举义旗誓众文》,里面是怎么编排隋炀帝杨广的? 古代一些历...
明宣宗朱瞻基英年早逝的原因是什... 原标题:明宣宗朱瞻基英年早逝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这么突然?有什么猫腻 趣谈答案...
在统一女真过程中,面对内部分裂... 原标题:在统一女真过程中,面对内部分裂活动,努尔哈赤化解方式堪称模板 随着统一...
章太炎为何声称甲骨文系伪造?只... 原标题:章太炎为何声称甲骨文系伪造?只因此人以甲骨文质疑《说文解字》 “雪堂”...
关羽墓被发掘,传说中的“青龙偃... 原标题:关羽墓被发掘,传说中的“青龙偃月刀”重见天日?答案让人很失望 提及三国...
康熙和侍卫下棋输了,半个月后看... 原标题:康熙和侍卫下棋输了,半个月后看到侍卫尸体,康熙羞愧难当 康熙和侍卫下棋...
人民英雄刘志丹33岁牺牲,妻子... 原标题:人民英雄刘志丹33岁牺牲,妻子跳崖后生还,唯一的女儿成国家栋梁 陕北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