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嗣源:一个目不识丁的沙场英雄,却成为了五代十国少有的明君
迪丽瓦拉
2024-11-28 14:54:18
0

原标题:李嗣源:一个目不识丁的沙场英雄,却成为了五代十国少有的明君

请大家在阅读前,先点击上面的“关注”,感谢各位的支持,希望能给大家带来良好的阅读体验,并与您分享阅读的快乐!笔者后续将会为大家带来更多的精彩故事

公元933年,67岁的后唐明宗李嗣源身患重病,卧床不起,次子李从荣获悉这个情况后,便匆匆来到皇宫探望这位病重的老父亲,来到皇宫之后,次子李从荣发现老父亲李嗣源的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在离开皇宫之时,还听到宫中哭声不停止,便认为老父亲李嗣源将会在今日龙御归天,便赶忙回到秦王府,将自己的心腹幕僚召集在一起,商议夺位之事。

到了第二日的凌晨,李从荣带着千人的亲兵卫队,与自己的心腹幕僚对兴圣宫发起了攻势,准备以武力占据兴圣宫,夺取皇权。

枢密使冯赟、朱弘昭等人见李从荣起兵作乱,便将这个情况上报给了已经奄奄一息的后唐明宗李嗣源,后唐明宗李嗣源在获知这个情况后,悲愤交加,他万万没有想到次子李从荣会这样忤逆,会盼着自己早死,于是乎,盛怒之下的后唐明宗李嗣源对次子李从荣下达了必杀令。

不久之后,李从荣兵败而走,被追击而至的皇城使安从益斩杀,李从荣死后,后唐明宗李嗣源悲痛欲绝,几度昏死了过去,没过几日,便病情恶化,在雍和殿驾崩,时年67岁。

如果我们单纯的从这起次子李从荣夺位之事来看后唐明宗李嗣源,会觉得这是一位教子无方,令人嗤之以鼻的君主,但是如果我们将时间线拉长,翻阅整个后唐明宗李嗣源的整个人生过往,我们就会发现他是五代十国少有的明君!

沙场英雄

李嗣源,是沙陀族族人,本名叫做邈佶烈,少年时期曾得到振武军节度使李国昌的赏识,被李国昌召入军中,成为一名骁勇善战的战士。

后来,李嗣源转投于李国昌之子李克用的帐下,李国昌之子李克用见李嗣源勇猛过人,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便将其收为养子,以堪大用。

公元884年,宣武节度使朱温在汴州上源驿摆下鸿门宴,企图杀死李克用,夺取李克用手上的兵权和地盘,多亏李嗣源拼死保护,使得李克用幸免于难,逃过一劫。

事后,李克用不仅养子李嗣源称赞有加,还将麾下最为精锐的亲兵卫队交由李嗣源来指挥,使得李嗣源成为李克用最为信任,也最为倚重的将领。

公元908年,李克用病逝,其子李存勖承袭了其晋王位,而作为“兄长”的李嗣源则对李存勖表示了支持,这就使得李存勖在随后与后梁政权的大战中,有了十足的底气。

而在随后的柏乡之战上,李嗣源身先士卒,率领本部人马重创后梁大军,战后,李存勖十分欣慰,将此战中功绩赫赫的李嗣源封为了代州刺史。

柏乡之战后,李嗣源在幽州之战、魏州之战、幽州保卫战都有上佳的表现,成为一位“沙场英雄”

公元923年,李存勖见时机成熟,便在邺都称帝,建立后唐政权,李存勖登基之后,对于功臣进行大肆封赏,对于李嗣源这位兄长,这位功绩赫赫的“沙场英雄”,李存勖则是将其封为了检校太傅,兼任侍中,以示恩宠。

一个不愿做皇帝的皇帝

皇帝之位本身怎么都轮不到李嗣源这个“养子”,但李存勖这位后唐的开国皇帝竟是一位“作死”的皇帝。

李存勖登基称帝之后,见天下太平,便没有了进取之心,将所有的精力用在吃喝玩乐上,他宠信宫中的宦官和伶人,而对朝中的功臣宿将们则是疏远和妄加猜疑,这就使得君臣之间离心离德。

李嗣源曾为此对李存勖进行劝诫过,而李存勖非但不听,反而对李嗣源产生了猜疑,并且三番五次想要将李嗣源治罪,多亏朝中的正直官员站出来为李嗣源申辩,才使得李嗣源逃过劫难。

公元926年,李存勖先后杀戮功臣郭崇韬等人,致使藩镇怨愤、士卒离心,魏州一些将领无法忍受李存勖这样的所作所为,便起兵作乱,李存勖获悉这个情况后,想要命朝中的将领前去平剿,才发现朝中已武将可用,只好重新启用李嗣源,而李嗣源不计前嫌,率部前去平剿。

等到了李嗣源领兵来到魏州之后,李嗣源发现这场兵败远超自己的想象,自己不仅不能顺利领兵平剿,反而自己的本部人马也受叛军的影响,发生了兵变,这就使得李嗣源无法应对。

当时,这些叛军将领素闻李嗣源虽是一个目不识丁之人,但却是后唐功勋卓著的老臣,还是武皇帝李克用的养子,便拥戴李嗣源为主,反对李存勖的暴政。

但是,李嗣源自身对于皇位无感,便选择了拒绝,而就在这个时候,李嗣源手下的将领石敬瑭,安重诲等人动之以情,晓之以情地做起了李嗣源的思想工作,使得李嗣源意识到后唐政权再由李存勖“胡闹”下去,必定是亡国的命运,因此经过一番思虑之后,李嗣源决定起兵,反对李存勖的暴政。

而就在李嗣源起兵之时,洛阳城内的禁军也发生了哗变,郭从谦领兵攻打兴教门,李存勖则是仓促带领宿卫迎击,结果,李存勖在混战中被乱箭射杀,殒命当场。

李存勖死后,李嗣源领兵进入到洛阳城后,收殓了李存勖的尸骨,进行了安葬,然后在诸臣的拥护之下,承袭了帝位,史称“后唐明宗”。

惊中病死

李嗣源登基之后,便一改李存勖时期的宦官专权,伶官乱政的局面,他将那些曾在李存勖时期为所欲为,祸国殃民的宦官和伶官全部诛杀殆尽,将军政大权牢牢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随后,李嗣源用了数年的时间整顿吏治,发展农业生产,这就使得后唐政权政清民和,百姓安居乐业,一副欣欣向荣的情景。

但是贵为一国君主的李嗣源还是难逃一个“魔咒”,那就是安于现状,缺乏进取心,李嗣源在取得一定成绩之后,便开始安于现状,不知进取,这就使得朝局混乱的局面再次降临。

其次,李嗣源身体状况一天不如一天,他频繁生病,根本无心管理朝政,并且李嗣源一直都没有立下储君,这就使得他膝下的几名皇子对他颇有怨言。

公元933年,李嗣源病重之际,次子李从荣特意来宫中探望,看到父亲李嗣源奄奄一息的样子,觉得父亲活不了多久,便有了夺权的想法,结果,次子李从荣终究还是低估了病重时期的老父亲,被老父亲派兵斩杀。

次子李从荣死后,李嗣源悲愤至极,最终在宫中病逝,走完了自己的余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蜀... 今天我们要聊一聊刘备这位曾靠卖草鞋起家的英雄。刘备在建立了蜀汉小朝廷后,将国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刘禅。...
故宫里的大缸,有啥用处? 去故宫博物院参观时,你有没有注意到里面的大缸?据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周乾介绍,这些缸其实大有用处:它们...
原创 妲... 说起来妲己这号人物,大伙脑子里第一反应准是《封神演义》里那长着狐狸尾巴的妖妃吧?挖比干心、造炮烙刑,...
原创 王... 公元295年,晋惠帝在位时,洛阳的武库发生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面对这场灾难,实际掌控政权的张华首先...
原创 咸... 提到咸丰皇帝,我们不得不提到两个女人,她们分别是慈禧和慈安,这两位皇太后在中国历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
文博有意思丨故宫里的大缸,有啥... 中新网北京11月24日电(记者 上官云)去故宫博物院参观时,你有没有注意到里面的大缸?据故宫博物院研...
原创 谁... 在台海问题上,中国多次强调,台湾是中国的内政问题,然而一些国家仍喜欢插手其中,借此寻求存在感。最近,...
原创 原... 虽然蜀国在初期人才济济,但到了后来,几乎陷入了无人可用的困境。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刘备在发动...
原创 他...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英雄猛将,能够被称为猛将的也许并不多,像项羽和吕布这些人物,就让人十分佩服。然而,今...
原创 历... 太子是皇位继承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当然,太子权势过大,又会引起皇帝的忌惮和不满,所以有不少太子没...
原创 明... 俗话说,自古高手多藏于民间。他们表面看起来平凡普通,其实身怀绝技。比如华佗,大家都知道他是神医,能够...
原创 此...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许多人物和故事常常被尘封在古老的文献里。今天,我们要讲的是一个充满戏剧性的人物—...
原创 日... 日本历史上曾有三位初代将军建立了幕府政权:源赖朝、足利尊氏和德川家康。然而,与源赖朝和德川家康那种果...
馆藏文物——陶穿带印 陶穿带印,汉代,印面长2.5厘米,宽2.3厘米,高0.8厘米,重6克。灰陶质地,整体呈方形,底部阴刻...
为何日本的新军事路径值得全球审... 有人担忧高市早苗首相领导下的日本正在逐渐背离战后和平主义身份,并走向曾摧毁该地区的军国主义,这种担忧...
原创 赵... 赵云和马超,都是三国时期非常著名的武将。如果两人真刀真枪的对决,究竟谁能取胜呢? 有的说,赵云的枪法...
原创 秦... 近代以来,随着考古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古代皇帝的陵墓被发现并得到了保护与发掘。这些陵墓的出土,不仅让...
原创 船... 1884年12月18日,农历十一月初二,马尾船政造船厂下水了第五艘铁胁木壳炮舰——横海号。这艘舰是1...
原创 她... 提到垂帘听政这四个字,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清朝权倾朝野的慈禧太后,但事实上,垂帘听政并非她的发明。...
原创 大... 解放前,戴笠是蒋介石最亲近的亲信之一,也是国民党军统局里最传奇的人物之一。戴笠出生在浙江省的一个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