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唐朝时期的唐高宗?唐高宗为什么那么喜欢武则天?
迪丽瓦拉
2024-12-08 00:33:09
0

原标题:如何评价唐朝时期的唐高宗?唐高宗为什么那么喜欢武则天?

史学大家吕思勉曾对高宗有过如下一番评价:

唐朝对外的威力,以高宗时为极盛,然其衰机亦肇于是时。高宗的性质是失之于柔懦的。他即位之初,还能遵守太宗的成规,所以永徽之政,史称其比美贞观。

可以说,吕思勉对高宗皇帝的评价非常中肯。既肯定了高宗的功业,也没有回避高宗的“弱点”。吕先生的这一句话,基本上是还原了一个较为真实的唐高宗。

唐高宗李治,是中国历史上很尴尬的一个皇帝。他的父亲是天生的帝王唐太宗,而他的妻子又是唯一的女皇武则天。这样一来就让他的存在感很低了。

当然,这种存在感只是“民间”的存在感,而并非是“历史”的存在感。真实历史上的唐高宗,其实要比普罗大众眼中的唐高宗强之数倍。

至于他与武则天之间的感情,以及他为什么喜欢武则天。除了因为武则天的容貌之外,与武则天的智慧是分不开的。

长孙无忌或许看走眼了

在李治成为太子之前,他并不是很被李世民看好的。起码,在李世民的视角里不管是李泰,还是李恪都要强过李治。

如果不是长孙无忌强烈支持李治,他根本当不了太子。而李世民之所以不看好李治,就是因为李治的身上多了几分柔弱,而少了几分果决。

用唐太宗的话来说:行此,足以事父兄,为臣子矣。由此可见,在唐太宗的心中,李治只是一个好的臣子,让他做帝王反而是不够格的。

从历史的记载来看,李治的确是一个仁孝的好孩子:

十八年,太宗将伐高丽,命太子留镇定州。及驾发有期,悲啼累日,因请飞驿递表起居,并递敕垂报,并许之••••••

大量的历史资料都告诉了我们一件事,李治“仁孝”。可是,很少有历史资料会光明正大地承认,“仁孝”有时候也是一种武器。

我不否认李治的善良是发自本心的,可我也觉得李治的善良有“造势”之嫌。从他继位之后的种种迹象,我们都能发现一点,李治除了在武则天身上外,其他时候该狠的地方都没有软弱过。

对李治而言,他非长非爱,虽然能得到父亲的喜欢,可是不被父亲所看好。如果想要登上皇帝宝座,他能依靠的,就是舅舅长孙无忌。

身在帝王家,本就处在旋涡之中。无数的历史事实告诉了李治一件事,身为皇族子嗣,如果当不了君王,或许比普通人更危险。

作为李世民的嫡子,如果最终不能登上宝座,那这个嫡子的身份就会被登上宝座的人所忌惮。为了自保,李治也会努力地去争取皇位。

因此,李治所表现出来的仁弱,除了本身性格上就存在的一部分外,还有一部分就是要通过这种表现得到长孙无忌这个权臣的支持。

他只有表现出了仁弱,让长孙无忌感觉不到威胁,觉得可以控制他,长孙无忌才能够支持他。

所以说,在李治顺利成为太子,甚至是当上皇帝之前。他的很多表现都有“演”的成分,他要通过“演”博得美名,博得支持者。

身为李治最大支持者的,就是他的舅舅长孙无忌。但长孙无忌,其实并没有看透李治,或许李世民也没有看透李治。

李治柔弱么?

其实,李治这个人也是挺狠的。从房遗爱谋反案中,我们或许能够看出来一些端倪。

房遗爱谋反案,在永徽年间是一件重大的政治事件。房遗爱、高阳公主等人要拥立李元景为帝。结果事情败露,参与者株连被杀。

死于这一案件的人有房遗爱、薛万彻、柴令武、李元景、巴陵公主、高阳公主等人。可问题就在于,这是一个没有明确证据的案件。

各种迹象表明,这起案件很有可能是由长孙无忌所操控、构陷。而他的目的,也无非是为了增加自己在朝堂的地位。

受房遗爱谋反案所波及者众多,太宗最为欣赏的儿子李恪,与李世勣起名的宗室将领李道宗,也因为长孙无忌与褚遂良的缘故,在这次谋反案中或贬、或死。

但凡事我们也不能光看表面,表面上这些人的死是长孙无忌所推动的。而且,我们从中看不到与李治有任何的关系。

表面无关就真的没关系了么?李治的确不会是策划者,但李治却是那个“默许”者。

此时的李治不是幼年,他是亲征。就算长孙无忌权力再大,能控制他,可也只是一定程度上的控制而已。

这么大的一起谋反案,死了那么多的宗室重量级人物,如果李治真心想要过问,想要保护一些人,长孙无忌就是权力再大,也不能“一手遮天”。

在这件事上,除了长孙无忌要为了自己的权力与私欲要把宗室重量人物置于死地。李治也为了自己的地位巩固而默许了长孙无忌。

而等到这些对李治有威胁的宗室人物都失势之后,李治也就把矛头对准了长孙无忌。从李恪等人之死,到长孙无忌死,中间只有六年。

历史上,都把长孙无忌的死,归罪于武则天的“报复”。可这样的报复最需要的就是皇帝的默许。

武则天真正地登上历史舞台,是在李治重病时期。在此之前,即便武则天可以影响李治。但流放长孙无忌这种事,仅凭借武则天那也断无可能。

终李治一生,不管是他的用人、执政,还是军事魄力,无法看出来他是一个可以被人左右的人。可每每到了清除“异己”的时候,他就被人左右了。他未免有些过于蹊跷。

李治与武则天的复杂关系

李治的确是喜欢武则天的。否则不可能冒天下之大不韪,让自己父亲的才人当皇后。但是,武则天对于李治而言,不仅仅是喜欢。

武则天是李治的一把刀,在李治有心剪出李恪等对他有一定威胁的兄弟时,他会默许长孙无忌的行为,这个时候长孙无忌是李治的刀。

而等到了李治觉得不再需要长孙无忌的时候,武则天对长孙无忌的“恨”就成了李治的一把刀。

素有“仁孝”之名的李治,不会让自己担负谋害兄弟,谋害舅舅的恶名,可他同样不愿意这些人成为他的威胁,或是控制他。

尤其是长孙无忌,李治对长孙无忌的感情很复杂。在长孙无忌的支持下,李治当上了皇帝,李治感激他。而这之后,长孙无忌总把李治当成孩子,想要控制他,李治自然对其不满。

或许李治没有杀长孙无忌的念头,但一定有把长孙无忌清除朝堂的想法。而这个时候,武则天是李治的战友,他们在相互利用之中,完成了自己的目标。

李治除了对长孙无忌不满,还有一个人他也不满。那就是他的父亲李世民。

李世民的光辉过于强大了,压制的李治喘不过气来。从心理学上讲,李治立武则天为后,就是对李世民的反抗。

当然了,武则天的智慧,也是李治在政治上的一个好帮手。李治在重病之后,武则天就开始帮助李治理政。

我们不用看在此之后武则天如何“乱唐”,而如果没有武则天的话,或许在李治重病的时候,唐朝就会陷入混乱。

结语

从能力上来看,唐高宗就算不及李世民,也可以称得上明君。而且,素有“仁孝”之名的李治,他的手腕其实也很腹黑。

至于李治为什么喜欢武则天,除了因为武则天长得好看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他能成为李治政治上的帮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俄... 可以很明确的回答道,是的 最早的一次是在17世纪末期和18世纪初期,清朝和沙俄进行了长时间的边界争端...
原创 波... 文 探古论今人 编辑 探古论今人 引言 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是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第二任国王,于公元前...
原创 马... 导语: 在古代,最尊贵的人莫过于皇宫贵族,他们从出生开始就享有无与伦比的权利和地位,拥有锦衣玉食的生...
原创 李... 近代的中国处于一个黑暗、血腥的时期,山河破碎,百姓生活艰难,尤其是抗日战争时期,面对实力强大的日军,...
原创 相... 南昌起义失败后,奉中共中央之命参加起义的朱老总、陈老总收集余部,转战于粤湘赣边界地区, 寻找立足之地...
原创 战... 国时期,秦赵两国在长平对峙。后来,赵国派赵括代替原来的主帅廉颇,主动出击中了秦军白起设下的埋伏。断绝...
原创 长...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为了个人利益,强行进入朝鲜,干涉朝鲜内政。虽然表面看朝鲜战争与我国无关系...
原创 金... 金世宗即帝位后,对官员的任用政策进行不断地完善。其内容如唯才是用,加强法制,改革科举,完善官吏考核等...
原创 老... 看历史老照片,品百年沧桑巨变。 大家好,我是历史君,一个分享老照片的博主。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一张毛主...
原创 他... 标题:他违抗军令却受到表彰,一人坚守阵地三天三夜,战后连升三级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英雄人物以...
原创 中...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在这漫长的岁月长河中出现了许多的仁人志士,他们以自己出色的本领为华夏民...
原创 盘... 能得到帝王“君臣相知”的待遇,是多少臣子梦寐以求却不可得的梦想。我们今天所盘点的这十对君臣,君基本都...
原创 诸... 诸葛亮,字孔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化家、书法家、医学家等多面手。他被誉为“千古奇才...
原创 张... 赵敏,周芷若,小昭,殷离。这四个美女到底看上张无忌什么?论敦厚质朴不如郭靖,论情调机智不如杨过,论风...
原创 靖... 最近《满江红》这部电影很火,说实话影片很一般,张艺谋的历史虚无主义和自我感动再一次展现得淋漓尽致。 ...
原创 刘...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 “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
原创 为... 八百轻骑砍翻匈奴 霍去病是卫青的姐姐卫少儿的儿子,卫少儿曾经和霍仲儒私通,生下了霍去病。 后来,卫...
原创 皇... 西晋愍帝司马邺 被毒死的末代皇帝 司马邺:300--317年 在位时间:313--316年 晋愍帝...
原创 他... 标题:裴寂:唐朝的无名英雄与悲剧影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人物虽未留名青史,却以前行之姿,铸就了一段...
原创 夏... #历史开讲# 启也称夏启,禹的儿子,夏朝的第二任君王。关于启的继位有很多传说,文献中的记载也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