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科:孙中山唯一的儿子,1949年没跟老蒋去台湾,结局怎样?
迪丽瓦拉
2025-05-29 19:33:35
0

原标题:孙科:孙中山唯一的儿子,1949年没跟老蒋去台湾,结局怎样?

时间:1954年夏;地点: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人物:一位老人。此时的他步履蹒跚,正在艰难地打扫着庭院,身边无一人陪伴。一人、一屋,不免有些寒酸落魄。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眼前这位老人在当年也是响当当的大人物,而且还有众多头衔,他曾三次担任广州市市长,国民政府三院院长。同时他还有一个伟大的父亲,“国父哲嗣”便是他响当当的名号。他就是孙科。

一、辉煌的起点

孙科的出生可谓是幸运的,他的名字以后也必将在历史上写下浓重的一笔,因为他是孙中山的独子。1891年,孙科出生。他的母亲是孙中山的第一任夫人也是他的原配卢慕贞。

对于孙中山,人们早已耳熟能详,他的事迹人们也是略知一二。对于孙科而言,他的成长和孙中山的活动紧密相连。

孙中山,早年曾上书清政府要求改革,但此时的他名不见经传,李鸿章又怎会理会这样一个贫民百姓呢?被拒绝之后的孙中山,恼怒之下,举起了反清的大旗。

在多次的革命生涯中,清政府知道了这样一个人迟早会成为祸害,因此一直被通缉。卢氏为躲避祸端,带领子女不远万里,漂洋过海,经过一番跋山涉水之后找到了孙中山的哥哥孙眉,并投奔了他。

只是孙中山长期奔波于革命,为救亡图存而奋斗,因此少了夫妻之间的团聚,孙科也长时间地缺少了父爱。

但,毕竟舐犊情深。对于儿子,孙中山自然也是寄予了厚望,对儿子的教育是丝毫不敢马虎。孙中山对儿子是谆谆教导,希望他能认真读书,成为国家之栋梁。

对此,孙科曾回忆说,父亲曾有一次带回了100多本英文原著,叮嘱他要时刻勤读。孙科深情地说他的英文水平就是从那时候打下的。由此可见,孙中山对儿子的厚望有多么大。

但不幸的是,孙眉破产了。孙科一下子失去了接济能力。此时的只好半读半工以期完成学业。他在檀香山圣路易士学院继续学习。

彼时,孙中山的革命事业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受父亲影响,17岁的孙科也加入了同盟会,成为了年龄最小的会员。年龄虽小,但能力却是十分突出,他担任了《自由新报》《大声周刊》等刊物的编辑,撰写了大量批判清廷,激发民族情绪的文章。

1912年,孙科考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习了文科、铁路、法学和银行学等课程,此后又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此时的孙科学业有成正准备意气风发地回国做一番事业。

二、貌合神离

1917年,26岁的孙科结束了哥伦比亚大学的课程,回到了中国。有着孙中山长子头衔的他,再加上有海外留学的背景,起点自然不一样。

这时候的孙中山组建了护法军政府,风华正茂的孙科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护法军政府的要员,他担任了大元帅府的秘书,开启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1921年,广州成为了地级市,孙科担任了首任市长。到1926年,他曾三次担任此职务。在孙科的治理之下,广州有了新的变化,一座古城展现了无数的青春活力。有学者一度认为,开创了中国近代城市制度的人,当属孙科莫属。

对于这个儿子,孙中山是十分看重的,但孙科的种种作为却令孙中山大为失望。甚至还流传着这么一个故事,气得孙中山当场就想枪毙这个儿子。

孙科年少成名,自负的他逐渐变得脾气十分暴躁。原来有一次,孙科奉命筹备军饷,但却未能完成任务,受到了孙中山的批评。事后,孙科得知是胡汉民从中作梗,他气不打一处来,决定教训一下胡汉民,结果他狠狠地打了胡汉民好几下。孙中山知道后,夺过警卫的枪支,说要当场击毙了这个儿子。

1925年,孙中山去世,孙科一下子失去了主心骨。此时的国民党内部也是派系林立,人人都想获得领导地位。此时的国民党最有威望的当属胡汉民和汪精卫。蒋介石利用特殊手段,成功取得了领导地位,成为了和汪精卫竞争的对手。

蒋介石的做法引起了国民党人的不满,纷纷“倒蒋”,孙科对蒋介石也早已不满,但凭借自己的实力却无法与他对抗,于是他和汪精卫合作,积极对抗蒋介石。

1931年5月,汪精卫的广州国民政府成立,孙科成为了得力助手。但政府成立不到一个月就垮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曾经反蒋的积极分子一下子就转变了态度,又投靠了蒋介石。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投靠了蒋介石之后,孙科的能力很快得到体现。在孙科的管理之下,国民党相继成立了财政部、公安部等部门,同时还成立了立法院、监察院、行政院、司法院以及考试院,孙科仕途也平步青云,很快当上了行政院院长。

蒋介石能够容纳孙科,一来孙科是孙中山的长子,其次,孙科却有一定的能力,最后,蒋介石容纳他,还能让自己留下一个好名声。

三、晚年归宿

尽管孙科兢兢业业为蒋介石做事,但他内心里却一直对蒋介石不满,总是在寻找机会绊倒蒋介石。机会终于来了。

解放战争爆发之后,随着解放军反攻的开展,国民党一路溃败。此时的孙科见有机可趁,于是采取种种措施逼迫蒋介石下野。在舆论的压力之下,蒋介石不得不于1949年1月被迫下野。

1949年4月,南京解放,蒋介石溃逃至台湾,他邀请孙科一同去台湾,但却被孙科拒绝了。这又是为何呢?

原来,孙科认为蒋介石是个眦眦必报的人,自己有曾多次反蒋,如果去往台湾必然会遭到报复。可是,此时的孙科又能去往哪里呢?

尽管孙科扳倒了蒋介石,但他却不被桂系看重,受到了桂系的排挤。不得已的情况之下,孙科只能前往香港。

在香港居住期间,每天都有国民党人前来拜访,其目的多数是为了要钱。乐善好施的他不好拒绝,结果很快就陷入了拮据的生活。为了图得清净,孙科携夫人去了美国。

但到了美国的孙科,日子依旧过得清苦,房屋破旧不堪,为节省开支,他学会了自己种菜,所有的事物都必须自己处理。或许谁都不会想到,一个国父的儿子竟落得如此下场。或许,此时的他最想回到的还是中国吧。

1965年,孙科再一次接到了蒋介石的邀请,这一次孙科没有拒绝,回到了台湾。孙科此时想的也许就是安稳,已经没有任何资本再折腾了。当两人相见之时,都已经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两人相见,“相逢一笑泯恩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韩... 在一个风起云涌的春日黄昏,韩信,这位昔日的大汉名将,在阴暗的牢房中,面对着即将来临的死亡。 他的眼中...
原创 《... 喜欢三国故事的人,估计都看过《三国演义》。 但是《三国演义》中描述的“空城计、火熄上方谷、见木雕魏都...
原创 中... 中国加入联合国五常:美国支持,苏联反对! 中国和联合国的故事,是一个复杂而曲折的故事,要想说清楚,...
原创 李... 众所周知,隋炀帝是我们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位非常残暴无能的皇帝,在隋炀帝掌权期间,人民的生活可以说是非常...
原创 此... 东汉末年,汉室气数已尽,诸侯并起,天下大乱。各诸侯各为其利益,一时间忠奸不辨,善恶不分。然而有一名将...
原创 明... 文/寂寞的红酒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德国出动550万大军向苏联发动猛攻,苏联抵挡不住...
原创 朱... 在我国2000多年的王朝更替中,若论繁荣程度,明朝一定名列前茅,而作为开国君主,明太祖朱元璋的人生经...
原创 内... 历史上收藏夜明珠的“大咖”,非慈禧莫属,据说她搜罗到的夜明珠不下十颗,其中最大的当属她死后含在嘴里的...
原创 石... 同治二年的一天,天气阴沉成都刑场上方坐着清朝官员崇实,他大声审问跪在刑场下方的石达开。石达开毫无惧色...
原创 三... 汉末三国是大争之世,在这特殊时期也涌现出众多能人志士,比如枭雄曹操、猛将吕布、忠义关羽等等,这些人物...
原创 慈... 慈禧是晚清的实际掌权者,也是中国中少有的几个女性当政者之一,虽然她有武则天的雄心,却没有武则天的能力...
原创 鲁... 前两天,看完王在之故居,朋友力邀我再看一处古建筑,对于这个邀请我是没有免疫力的,在离王在之开车不到1...
原创 他... 他为满清开扩了疆土,表效忠狠心把妹妹送上皇上的床,却仍被杀害 要说雍正当年可以顺畅登基,年羹尧可说首...
原创 明... 画船载酒西湖好,急管繁弦,玉盏催传,稳泛平波任醉眠。西湖美景伴美酒,觥筹交错、嬉笑玩闹之间,是醉眼看...
原创 韩... 刘邦加皇帝号后,他的手下包含了三种人:第一种是仍然醉心于旧秩序的旧诸侯,这些人希望尽快回到诸侯国内,...
米田穰:我在良渚做研究员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章咪佳 潘骏 讲到第二个问题时,东京大学综合研究博物馆的米田穰教授突然跟翻译说,...
第二届“良渚论坛”在杭州开幕 ... 11月25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二届“良渚论坛”在浙江省杭州市开...
原创 2... "如果你爱一个人,就送他去洛杉矶,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一个人,也把他送去洛杉矶,因为那里是地狱"...
万里长城东端第一关“镇朔关”遗... 核心提示 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辽宁段)的规划建设激发了对辽宁长城资源调查研究与保护的热情,5年间取得了...
赏清代刘墉行楷书册 文化交流 | 影视投资 | 艺术展览 清代刘墉行楷书册,纸本, 20.2x13.9厘米,台北故宫博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