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史学家为何很少提及刘秀?他的一生完美到不真实,让人无从下笔
迪丽瓦拉
2025-06-04 20:32:05
0

中国历史上共有599位帝王,在史学家笔下,他们每个人都有丰富多彩的一生与功绩,但是历史上有这样一位开国皇帝,他甚少出现在史学家的口中,他就是东汉光武帝——刘秀。

纵观刘秀生平,前朝后宫,都完美无瑕,像一块美玉。

史上最励志的皇帝

光武帝刘秀,生于公元前5年,论其家室,也是相当显赫,他是汉高帝刘邦的第九世孙,父亲是长沙定王,然而家世显赫却生不逢时,早年间历经王莽新朝动乱,毅然弃笔从戎,反抗暴政。

后汉时期,权臣王莽篡朝夺位,王莽实施暴政,苛捐杂税,残害奴仆,一时间天下动乱,民不聊生。

生逢乱世,各路英雄豪杰揭竿而起,刘秀早年间与表哥刘縯加入绿林起义军,在军中,刘秀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战场上,刘秀奋勇杀敌,以一当百。

公元23年,为了能够名正言顺的招揽贤臣将领,绿林起义军内部推举更始帝刘玄上位,但是刘縯却认为刘玄无才无德,难当大任,因此对新帝政权极度不满。

刘秀则与刘縯不同,他自幼饱读诗书,深知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道理,于是欣然接受了更始帝的任命,继续出征讨伐王莽新政。

更始元年,刘秀与众将领齐心协力,在昆阳城下与城内守军僵持数日,

终于攻下昆阳城,一举击溃王莽政权,结束了新朝暗无天日的暴政。

更始帝误认为外患已除,大力整顿内部势力,借机处死刘縯等对他心存反抗之人。

但是刘秀得知表哥被杀后,非但没有上朝与更始帝对峙,反而放低姿态,俯首称臣,主动认错,更始帝原本计划连同刘秀一同除之,但是刘秀的态度让他无从下手。

刘秀为取得更始帝的信任,自动请缨,出征河北。

新朝覆灭初期,各地方起义军割据,势力庞大,河北地区尤其严重,当时三大起义军盘踞于此,收复河北,任务异常艰巨。

但是刘秀没有退路,他只能奋力一搏,与河北真定王结成联盟,经历数次战争,才平复河北动乱。

在此期间,他不断收编起义军投降的将领,壮大自身队伍,甚至吃掉了当时三大起义军之一的铜马起义军。

公元25年,更始帝急召刘秀回京出征御敌,但是彼时的刘秀已然不是两年前的刘秀,他坐拥一方势力,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他拒绝更始帝诏令,在手下众将领的簇拥下登基为王。

他建国东汉,励精图治,亲率众将领南征北战,兴复汉室,收复失地与城池。

励精图治打造中兴盛世

在刘秀的带领下东汉政权一路披荆斩棘,扫平关东,收取关中,平复陇西,攻占川蜀,历经12年,中华大地再次回归大一统。

国家统一后,刘秀并没有就此懈怠,他勤于理政,积极推行改革,首先整顿官场。

光武帝以身作则,主张节俭,责令百官禁止贪污受贿,一经查证,严惩不贷,严明赏罚制度,积极的选用有才能的人,所以东汉初期,官场清廉之风盛行。

蜀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曾在千古名篇出师表中赞颂光武帝时期“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在此基础上,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光武帝设立尚书台,将大权交于尚书台,但是尚书台又需要直接服从于光武帝,以此巧妙的将大权收归己有。

光武帝在加强中央集权的过程中非常巧妙的化解了功臣权力过大的问题,为了妥善安置开国贤臣,令其交出军权的同时,赐予其大量田宅以及高官厚禄,借此安抚开国重臣交出大权的怨怼。

朝堂稳定后,他着手开始规划民生问题,因为连年征战,百姓生活非常艰难,光武帝体察民情,适当减少徭役赋税,鼓励农业商业繁荣发展,实行度田政策,严查土地不实,抑制豪强,改善民生。

东汉时期,奴仆矛盾也非常尖锐,当时的赤眉起义军就是由此衍生出来的,所以光武帝多次下诏释放奴婢,并立法规定,无端虐杀奴婢有罪,废除了沿用多年的奴婢射伤人弃市律。

他不仅对内贤明,对外交往也是展现了大国风度,当时匈奴非常猖獗,满朝文武上殿请奏与匈奴大战,但是为了天下黎民百姓得之不易的安定生活,他采取怀柔政策,软化国与国之间必争的矛盾,后期匈奴势力逐渐低微,主动臣服与东汉。

光武帝在位32年,政通人和,对外贸易繁荣昌盛,甚至与国外都有贸易往来,相传日本使者曾求光武赐名,光武帝大手一挥,赐名“倭国”。

史上最和平的后宫

如果说前朝上的稳定不足以说明光武帝的人品与能力,那么他的后宫想来可以证明他高尚的品行。

光武帝的后宫,只有两位皇后,一位美人,而且二者之间,并无冲突。

更始元年刘縯被杀后,光武帝一度很是悲伤,他敛下锋芒,像个普通人一样生活在更始帝的视线中,在此期间,他求娶了梦寐以求的世家小姐阴丽华为妻,二人琴瑟和鸣,感情很好。

但是后来他被派去平定河北动乱,在河北,为了与真定王结盟,不得不娶郭圣通为妾。

虽然娶妾并非本意,但是光武帝并没有因此而冷落郭圣通,反而与其相敬如宾,举案齐眉。

在他建国后,由于立后问题比较复杂,于是将二位夫人同立为贵人,暂时搁置,但是阴氏出身世家,知书达理,她怎会看不出光武帝的为难?

于是阴氏主动让步,光武帝立郭氏为后,此后他并没有因此冷落阴氏,反而更加宠爱这位原配妻子。

后来郭氏因德行有亏,被刘秀废后,阴氏被立为皇后,前任郭氏皇后的儿子也请辞太子之位,而太子职位自然而然的传位于光武帝与阴氏皇后的儿子身上。

不管是后位,还是太子之位,没有引起任何斗争,堪称史上最和平的后宫。

结语

公元57年,光武帝病逝于南宫,结束了他那完美的一生,尽管政绩卓越,尽管功劳甚伟,他在临终前仍说:“吾无益与百姓,后事务必俭省,文武百官,无需吊唁,各司其职。”

在他的一生中,逆转乾坤,拨乱反正,创造了诸多传奇,一度缔造了光武中兴盛世。

后世名人予他极高的评价,诸葛亮,司马光等人都对他给予高度的赞赏。

唐太宗李世民说他:“朕观古今拨乱反正之主,皆年逾四十,惟光武年三十三。”

新中国伟大领袖毛主席赞赏:“光武帝是最会打仗,最有学问,最会用人的皇帝。”

众口铄金,无一贬低,在后世眼中,光武帝,无疑是一个神话般的存在,常有人说,他是历史上唯一一位开挂的皇帝,但是他本身的才能与远见卓识常常被人所忽略。

历史长河,悠悠众口,但是他却是少有的没有任何负面评价的皇帝,他用他的一生创造了盛世,盛世也彰显了他的才能,他虽然不被人提及,但是他的事迹永远刻在华夏历史的丰碑之上。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民... “环滁皆山也。……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这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
原创 皇... 汉朝最著名的大将军,汉景帝时期的一代丞相周亚夫,可能大家都非常熟悉,在美人心计里,他的忠心护主和耿直...
为什么很多人不喜欢居住在太原! 山西,自古以来就是中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太原,作为山西省的省会,更是承载...
宋朝前中国没有棉被,零下几十度... 2024-10-21 15:40·老闫侃史 文 | 老闫侃史 编辑 | 老闫侃史 声明:本文内...
原创 主... 马超为何不是被刘备收服的?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马超并不是被刘备收服的,这点在小说和历史中是有差别的。 ...
原创 那... 在大家的印象中,非洲人民都较为贫困,这句话对也不对,大部分地区真的很贫困,但是那些酋长国王可是富得流...
原创 康... 康熙大帝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好皇帝,是他一手奠定了康乾盛世的基础,清朝在这一时期,百姓富足地缘辽阔...
原创 明... 导语: 从明末到清初,明朝和后金发生了众多大的战争。从万历朝开始明朝和后金之间的关系就越发紧张,一直...
原创 秦... 好奇心驱使,每个人都想知道秦始皇陵中究竟藏了什么宝藏。特别是那些从事考古与历史研究的学者,恐怕做梦都...
原创 朱... 朱元璋向来以白手起家和杀戮功臣著称。在大家的心目中,朱元璋是一个严苛、残酷、公正、嫉恶如仇的形象。但...
原创 古... 众所周知,古代的等级制度森严,王公贵族一出生就享尽了荣华富贵,而普通的百姓想要出人头地的话,那真的是...
原创 历... 每当我们查看中华五千年的封建朝代历史,总会发现历史中的某些闪光点。而把这些闪光点穿起来的一般就是那些...
原创 刘... 在中共确定的36个军事家中,唯刘伯承享有“军事理论家”的头衔。纵观他的一生,就是一个传奇。 刘伯承1...
原创 结... 1945年大选失利后,许多朋友认为丘吉尔应该退出政治舞台,尽情享受他在战争中所赢得的荣誉,安度晚年。...
原创 曹...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群雄割据时代,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不少英雄豪杰,不管是领土争端还是势力依附,这...
原创 一... 商鞅相秦十八年,推行变法运动,厉行改革,事功卓著,奠定秦国帝业的基础。其对后世的影响,最主要的有下列...
原创 自... 历代历朝都追求统一作为自己的使命,中国的疆域核心区自秦代起已奠定基础。东到东海,西到嘉峪关,北抵长城...
原创 妲... 说起妲己,大家对这个女人可以说非常熟悉。毕竟受《封神榜》的影响,妲己和纣王之间的故事大家都是能说出一...
原创 古... 在古代,秀才也是功名,在县里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同时还可以见官不跪,受审不用刑,更加可以免除劳役赋税...
原创 朱... 关于明朝时期皇帝的陵寝,大部分人都听说过位于北京市天寿山的明十三陵,但这里就有一个疑问了,即明朝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