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明朝危亡之际,号称15万的锦衣卫,为什么没有站出来抵御清军?
迪丽瓦拉
2025-06-12 20:32:34
0

数十万男儿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

这是明末的悲哀,明朝手头上没有军队?不是!

明朝军队不想保卫明朝,不想保卫自己的家园和妻儿老小,不敢和叛军、后金军一决生死?也不是。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呀!

拿洪承畴来说,他难道没本事?清军南下之时,他当的可是一个妥妥的佛挡杀佛的“带路党”!他难道怕死?他年过花甲还在率领清军攻打云南!

洪承畴怕的是什么?怕的是死得不明不白,怕的是死得不值当,这不是在给洪承畴洗白,而是想说洪承畴的心理也是很多前线将领的心理,因为崇祯没有给他们足够的信任,更没有给他们足够的人身财产安全保障。

打输了,要被问罪杀头。

打赢了,要被打压惩罚。

卖力拼命的人不讨好,反倒是投机的人成了栋梁,比如东林党,还有左良玉那样的人,这就是明末的现实。

所以,明末缺的实际上从来都不是敢于拼命的人,而是缺少愿意为崇祯和东林党诸公拼命的人。

说回正题,明朝即将灭亡之时,号称拥有15万之数的锦衣卫当时在干什么,为什么没有站出来为明朝抵御叛军和清军呢?

所谓的“号称”说白了就是“吹”出来的实力,只是用来吓唬人的,并不是真正的实力,古代战争中动辄率军几十万,实际上很可能只有一半兵力,甚至不到一半。

明朝身负皇恩的锦衣卫也是如此,锦衣卫虽说是特务机构,在明初时是皇帝眼前的宠儿,可是自从西厂出现之后,锦衣卫早已失去了往日的荣光,这也就意味着锦衣卫拿不到那么多的经费。

经费不够,怎么养得起那么多人呢?养不起。

或许有人会说,经费不够的话,难道他们不知道去抢?他们当然知道,但是好不容易刮出来的钱,他们当然会装进自己的口袋里了,又怎么可能会用于扩充锦衣卫?

更何况,锦衣卫人数最多能有多少,想必朝廷也有个规矩,不可能仍由锦衣卫扩充,否则的话必然会对朝廷构成威胁。

用今天的话,叫作编制。

我相信锦衣卫肯定不会没有编外人员,但是编外人员顶多也只能为锦衣卫打探消息,收集和传递信息之用,或者充当一般的打手而已。

所以说呀,锦衣卫没有15万那么多,别说15万了,一万都没有,也就五六千而已,明末之时崇祯可拿不出那么多钱来养15万锦衣卫。

崇祯哭着求着向朝中的衮衮诸公借钱来支撑朝廷运行的时候,注意是借,不是让他们毁家纾难,可诸公却是一毛不拔。

崇祯都已经沦落到了要借钱度日的境况了,再让他拿出那么一大笔钱出来去豢养一批鹰犬,他还真舍不得。

说完了锦衣卫的人数不可能有15万那么多之后,再说说锦衣卫的性质。

锦衣卫明面上说皇帝侍卫,可说到底是维护皇帝独裁统治的特务,暗中为皇帝监察百官、审讯犯事官员。

所以,在西厂还没出现的一段时间之内,明朝官员莫不谈锦衣卫而色变。

锦衣卫只是一群兼任侍卫和捕快工作的特务,他们并不是军队,也没有受过正规的军事训练。

让他们穿着飞鱼服,挎着绣春刀在街上耀武扬威,他们在行。

让他们捕风捉影地陷害官员,拷打官员,他们在行。

让他们打着锦衣卫办案的旗号侵夺别人的财产,他们在行。

总之,让他们关起门来欺负自家人,他们很在行,可是让他们提着刀枪上战场去和敌人打仗,那他们就是外行了。

有几分血性的,可能还能壮着胆子这么做,那些怕死的恐怕就是要么躲起来了,要么干脆投降了。

再回到开头所说的“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和明朝军队不愿为了崇祯而战这个问题,这也是锦衣卫多数人没有站出来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曾经的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后来不也当起了清朝的官嘛?这种事在当时是见怪不怪的,哪怕自称最有风骨的读书人,如钱谦益,也嚷嚷着头皮痒而剃了头。

所以说,锦衣卫本来就只有几千人,有血性的敢拿着刀和叛军、清军作战的就更少了,更何况锦衣卫头头不出头,又有几个人会主动站出来呢?

将熊了,队伍哪还有什么士气可言?所以只能沉默不战。

再说了,以崇祯和东林党对武人的无情打压,尤其是文官对锦衣卫更是恨之入骨,锦衣卫自然不舍得脱下飞鱼服上战场,因为他们一旦上了战场,那就等于是成为东林党砧板上的鱼肉,任东林党宰割。

所以,没几个人会站出来为崇祯和东林党卖命,多多少少总会觉得不值当,这就是人性使然了。

明末之祸,崇祯个人要担起八成以上的责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倘... 这个人是窦建德。 窦建德是隋朝末期农民起义军的领袖,是隋朝末年割据的群雄之一。他出身贫苦,原本是个庄...
原创 他... 在近些年,有一部叫做《少帅》的电视剧上映以来,好评连连,也勾起了人们对于那个时代的记忆。说到“少帅”...
原创 陈... 陈老总想调他当军长,从刘伯承办公室出来后:此事不谈了不谈了 1953年春,南京军事学院。一位身着军装...
原创 回... 我军诸将帅,以粟裕大将的战略思想最为灵活,也最敢于向中央斗胆直陈,根据实际情况改变中央的既定战略。自...
原创 怪... 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不仅刻画出诸多出彩的人物,也塑造了一场又一场精彩的战斗,其中智力间...
被誉为德国“护国之神”的兴登堡... 保罗·冯·兴登堡,―战中被德国垄断资产阶级狂热地吹捧为“杰出将才”,其军事生涯跨越两个世纪,为建立和...
晨之风《淮阳陈胜塑像的文化定位... 淮阳位于河南省东南部,自古以来就是中原文化的核心区域之一。这片土地上不仅孕育了灿烂的文化遗产,还见证...
原创 郑... 郑芝龙投降清朝后,其日本妻子田川松自杀殉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遭受清军侮辱:郑芝龙降清后,清...
原创 三... 一、名将、猛将与杀神 要是问三国名将谁最厉害,估计大家都会说是吕布。不是有句话这么说嘛,一吕二赵三典...
原创 如... 如果死在落凤坡的是诸葛亮,庞统能否大败司马懿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假设性问题,以下从几个方面来分析: ...
原创 十...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十月,秦始皇第五次巡游。秦始皇身边最亲近的几个人同在巡游队伍之中:左丞相李...
原创 中... 现在很流行一个词,叫做家族。在中国和世界上也有很多厉害的家族,其实家族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企业家,比...
原创 官... 前言 在清代官场,官位如同一道高耸的山峰,越往上攀升,责任也随之加重。然而,历史记载中却出现了一段令...
清朝第一廉吏,深受康熙帝赏识,... 古往今来,人民心中所爱戴的,往往并非那些位高权重的王公贵族,而是那些能为民着想、清廉正直的官员。于成...
明体达用,激活中华文化“一池春... 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中华文化迸发出新的活力,千年文韵和现代经济和谐共生,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更加生...
原创 昆... 昆仑关大捷的背后:桂南会战国军惨败,陈诚白崇禧同时被降级处分 1938年武汉和广州相继沦陷后,抗日战...
原创 元... 一个汉语都不使用的国家,能称之为中国吗?有些日本人至今都不承认当年对中国发动的战争不是侵略,而且还拿...
原创 天... 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连连溃败,美国连番轰炸日本本土,并接连投下了两颗原子弹,平民大量伤亡,日本不论是兵...
李敬泽x张英 | 春秋时,人们... 著名记者、“华文好书”发起人、腾讯网文化中心总监张英的文学访谈合集《文学仍然在场》《只为内心写作》即...
原创 千... 《三国演义》中的魏延是一个善恶两面的人,加入刘备阵营后立下战功,成为蜀汉名将。但小说中说,魏延是天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