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东王杨秀清两斗英国使臣,彰显太平天国“国威”,凸显革命者气节
迪丽瓦拉
2025-06-20 14:33:12
0

太平天国在与大清王朝英勇抗争的同时,也与外国侵略者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譬如在外交领域,太平天国的态度是明确的、积极的,政策是得当的、切实的。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东王杨秀清是如何终结英国侵略者的不良企图,彰显“国威”的。

一、以柔克刚斗文翰:否决特权,主张平等,彰显“国威”。

1、英国人的目的。太平天国建都南京以后,英国使臣文翰立刻从上海赶来天京,目的是要了解“与官军对抗之革命军所驻之确实地域,及其首领等对于外国人之真实态度”;探明“干涉是否需要及是否得当”。

英国使臣文翰(图像)

文翰到天京前,英国驻上海领事阿尔考给了他一些建议,如“趁中国皇帝还能订条约时,应向他取得干涉的报酬”,以便使“鸦片合法化”等。

1853年5月18日,文翰到达天京后,根据阿尔考的建议,一方面向太平天国表示“中立”;另一方面却向太平天国政府送交了《中英南京条约》的抄本,以探取太平天国对于该不平等条约的态度。

《中英南京条约》(图示)

而且,文翰照会太平天国政府,声称“十年前更订有和约及通商条例,英国和英侨借此得在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口岸建筑房屋,携眷居住,并得照纳关税,在内地自由贸易,不受阻挠。……照此办法,十余年来无稍变更。”

这是在明目张胆地要求太平天国,承认英国与清朝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2、杨秀清的态度。作为太平天国负责外交事务的领导者,杨秀清对此毫不含糊。他当即向英国使臣文翰申明:“天下为一家,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彼此之间,既无差别之处,焉有主从之分?”

发表郑重声明的杨秀清(剧照)

这一声明,让文翰碰了一个硬钉子——太平天国不承认“有主从之分”,就是不承认英国人在华享有特权。

至于“条约”本身,杨秀清则根本不予理睬。不过,实际态度上对英国人还是非常友好的,允许英国人自由出入。

而且,明确表示,“无论协助我天兵歼灭妖敌,或照常经商营业,悉听尊便。”

市场上的英国人(图景)

当然,允许英国人在天京自由出入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协助太平军诛灭清军或经商贸易。

这些明确的态度、主张,柔中有刚。表面上看,很客气;实际上,杨秀清对“不平等条约”等根本问题,则予以坚决、巧妙地拒绝。

3、彰显了“国威”。杨秀清如此的态度,使文翰感到太平天国是一个比他们“一向所想象的还要可怕的团体。”要对付这样一个“团体”,是不能不持慎重态度的。

因此,文翰从天京回到上海后,力主不能马上撕掉“中立”的面纱,主张“在事态更为明朗化以前,参加任何一方都是为时过早的。”

文翰主张不能撕掉中立的面纱(漫画)

而且认为:

“从任何观点上看,中立乃最为切要的办法。因为如果我们援助现在的政府,而最后却是叛党成功了,那我们在中国的地位就极其狼狈了”。

根据上述,我们可以看出,英国侵略者的所谓“中立”,不过是一个时间问题。

他们既然把太平天国看成是一个“可怕的团体”,自然也就认定是难以与之处理好关系的了。这,彰显了太平天国的“国威”!

二、立场鲜明答包令:严厉驳斥,坚决禁烟,凸显气节。

1、包令致书。在文翰无功而返后的1854年6月,英国驻香港总督约翰•包令从上海来到南京。

太平天国的领导者,尤其是东王杨秀清,经过一年多的观察、了解,对英国等外国侵略者一则阴谋帮助清军镇压起义军,同时又诡称“中立”的真面目已经有所认识。

领导者等知悉侵略者的险恶用心(图景)

因此,太平天国对约翰•包令的南京之行,一方面暗中提防,一方面明令禁止英国人在南京的活动,同时要求太平天国的人员也不许和英国人接触。

当约翰•包令要求拜见东王杨秀清时,被拒绝了。约翰•包令只好致书杨秀清,提出了多个问题,并要求杨秀清予以解释。

2、东王责问。几天后,杨秀清写了一个《答英国人三十一条并责问五十条诰谕》。这一“诰谕”全面地表达了太平天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思想,内客观明确。

杨秀清在“诰谕”中申明,太平天国起义是“大兴仁义之师,斩邪留正。”战争的正义方是太平天国,而太平天国对待外国人是“视天下一家,胞与为怀,万国一体,情同手足。”

也就是说,我们太平军对你们外国人的宗旨是这样的,可是,你们外国人是如何对待我们的呢?

声色俱厉的杨秀清(剧照)

为此,杨秀清声色俱厉地责问约翰•包令等人:你们都是早就拜上帝耶稣的,你们“是真心帮上帝帮耶稣诛灭妖魔欤,还是帮妖魔叛逆上帝叛逆耶稣?”

这一指责当然不是虚妄之言,而是因为太平天国的领导者看透了侵略者包藏的祸心。

3、切实行动。当英国侵略者要从南京购买煤炭时,杨秀清便断然拒绝,说“天朝之煤而无出贩,贵船自后凡欲贩运煤炭者请免来。”回答得十分干脆,且没有商量的余地。

至于通商,杨秀清则严正地指出,“不惟英国通商,万国皆通商,天下之内兄弟也,立埠之事侯后方定,害人之物为禁。”

鸦片历来是英国侵略者获利最厚的“商品”。他们梦想从太平天国这里得到贩卖“鸦片的合法化”。

杨秀清的回答,凸显了一个革命者的气节,给了英国侵略当头一棒。“诰谕”是这样说的,太平天国的实际政策也是这样落实的。

在太平天国境内,禁烟的要求是严厉的,“凡吹洋烟者斩杀不留”。因此,在太平天国境内,鸦片市场不景气,“鸦片转运,时时受阻”。

为了鸦片而着急的英国商人(剧照)

因而,英国等外国侵略者一再哀叹,太平天国境内是“呆滞的鸦片市场”,鸦片贸易“连续的不景气”。可见,太平天国的禁烟政策是收到了实际效果的。

综上所述,通过太平天国的东王杨秀清和英国侵略者的两次外交战可知,杨秀清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持“不分主从”的平等原则;坚持禁烟以维护国家的主权;对不平等条约,不予理睬、认可。

这充分表明了太平天国的国家主权意识,彰显了“国威”;凸显了杨秀清的革命气节。这与大清王朝卖国投降的外交路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当年提干后拒绝了女军官,娶了高... 1987年秋天,收音机里飘荡着《军港之夜》悠扬的旋律,我站在团部门外,双手攥紧了报告。 "李梦然,你...
原创 逃... 唐朝君王总结会,第一次总结了丹药给皇帝造成的伤害,今天,我们来汇总一下唐朝有哪些皇帝曾经逃离过京城,...
原创 隆... 隆裕太后生活优裕,又没有疾病,为何在清帝退位第二年就去世了? 1912年2月12日,随着《退位诏书》...
原创 史... 一提起史前文明,想必大部分人都十分感兴趣。而之前的许多发现也似乎都证明了在人类之前或许存在着更高级的...
原创 他... 2017年7月1日,逢卢沟桥事变80周年纪念日前夕,吉林大学为推广历史知识,特邀著名历史学家袁克勤进...
原创 山... 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安稳度日,是我国黄河下游平原地区世代传下来的生活习惯。可是,十九世纪末期,连年不...
原创 金... 1949年10月24日,三野第10兵团发起了金门战役。然而,这场战役的结果却令人痛心疾首。9000余...
原创 若... 若刘禅死战不降,蜀国将发生3种不可控制场面,姜维可能提前退休! 公元263年,曹魏 大将军司马昭兵...
原创 孙... 国父孙中山无疑是中国近代革命史上最为光辉的一个人物,是他率先举起了建设新型社会的大旗,也是他历经沧桑...
原创 实... 历史上有著名的战国七雄的说法,这七个国家曾经也都是各领一时之风骚,每个国家都曾经风光过,当时随着时代...
原创 周... “这盛世,如你所愿”是中国人民对周总理的回答。周恩来作为新中国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为我国做出了卓越的贡...
原创 历... 这个世界有时候就像个迷一样,福祸常在转瞬之间。有个名叫安的美国女子,成了一个活生生的例子。70年前的...
原创 邓... 邓小平烟瘾大,晚年被女儿“管制”戒烟笑说:我这个人不自由啊 1989年2月,上海虹桥宾馆。一个令人难...
原创 上... 1949年4月,在南京、杭州等城市相继解放后,解放军的脚步来到了上海地区。 上海对于整个国家的重要性...
秦始皇和吕不韦的关系真如史书记... 关于秦始皇赢政的身世,最流行的说法是,秦始皇是吕不韦的私生子,《史记》、《资治通鉴》中都有始皇是吕不...
原创 李...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战争总是残酷的。我们看到战争让无数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所以我...
原创 抗... 虽然,我们未曾经历过战争的残酷,但在历史中早已描写得淋漓尽致。其中,在抗日阶段涌现了许多英雄豪杰。今...
原创 新... 1949年12月,新中国成立才2个多月时间,毛泽东主席便应斯大林之邀,访问苏联。 不仅中国、苏联两国...
原创 日... 日本战国时代一般是指从1467年应仁之乱(応仁の乱)开始到1600年关原之战(関ケ原の戦い)长达13...
原创 同... 在封建社会,皇位象征着绝对的权力,而龙椅上的九五至尊身披的黄袍更是这权力的象征。无论是高贵的皇子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