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经济繁荣的宋朝,人们常用哪些出行工具?探究宋代百姓的出行方式
迪丽瓦拉
2025-06-20 19:32:31
0

出行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现代社会交通非常发达,无论人们日常出行还是运送物资都非常便捷。出行工具不仅能反映出当下社会的发展状况,也能体现出人们平时的生存状态,了解出行工具对我们认识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今天我们外出可以乘公共交通,也可以自驾,那么在中国的宋朝时期,人们常用哪些出行工具呢?

一、宋朝出行工具的种类

第一,陆地出行工具。宋朝时陆地出行工具已经非常丰富多样了,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人力、畜力、人力畜力并用等。其中,以人力作为动力的出行工具主要有辇、舆、檐、轿和人力推车;以畜力作为动力的出行工具主要有辂、车、马、驴、骡、驼、牛、象;人力、畜力并用的主要是串车等。

其中辇又分为很多种,如大辇、芳亭辇、凤辇、逍遥辇、平辇等9种;舆分为小舆、肩舆、龙肩舆、腰舆、龙舆、龙凤舆等等,共25种;檐分为兜檐、檐子;轿分为凉轿、暖轿、藤轿、山轿等6种;人力推车分为一人、二人、三人和浪子推车。在这些出行工具中,舆是宋朝人常用的出行工具,数量最多,檐的数量最少。

宋朝的畜力出行工具主要有辂、车、马、驴、骡、驼、牛、象,其中辂有玉辂、金辂、象辂、革辂、木辂等6种;车的种类最多,有进贤车、明远车、白鹭车、鸾旗车、耕根车、崇德车等47种,车在畜力出行工具中数量也最多,也是宋朝社会常见的出行工具。

人力、畜力并用的串车是宋朝时装载食品的独轮车,前后两人驾车,两旁人辅助,前面以畜拖拽,这种常用来装载售卖的物品,不载人。串车是宋朝最典型的人力、畜力并用的出行工具。在这三种出行工具中,最受人们欢迎的是畜力出行工具,比如我们在古装电视剧中常见的马车就是其中一种。

第二,水上出行工具。宋朝繁华的经济使得水上出行工具的种类和数量也很丰富,主要分为舟、船、舫、筏、艇、舸、凌床等。其中舟和船的种类最多,舟分为龙舟、御舟、官舟、民舟等,船分为座船、客船、民船、渡船等。毫无疑问,舟和船是人们最经常使用的水上交通工具。陆地出行工具和水上出行工具相较而言,人们出行以陆地工具为主,陆地出行工具在人们的生活中占主要地位。

二、宋朝出行工具的特征

宋朝因为经济大繁荣成为一个特别的存在,无数新事物出现,出行工具也不例外。相比唐朝,宋朝出行工具呈现出明显的特征,这些变化不仅体现了当时的社会特征,也能让人感受到宋朝时人们生活上的变化。

第一,种类增多。与唐朝相比,宋朝的出行工具在种类上有所增多。其中,辂增加了1种,辇增加了2种,舆增加了14种,轿增加了5种,车增加了13种,水上出行工具增加了凌床。总之,出行工具的数量共增加了36个。

宋朝增加的辂是大辂,大辂来源于唐高宗时期的“玉辂”。宋徽宗时期,皇帝祭祀天地时认为乘坐大辇不符合古代的礼制,当时掌管造车的相关部门便请说打造大辂,大辂是按照玉辂制造的,但没有用玉装饰,从此以后大辂便与玉辂分开,成为辂的新类型。

辇多了平辇和朱辇。平辇最早出现在宋真宗时期,“御辇院请别制升泰山天平辇”,御辇院请求另外制造平辇,泰山是古代君王的祭祀之所。由此可见,平辇的制造原因与大辂相似,都是为适应皇帝祭祀。后来,皇帝日常出行也常用平辇了。而朱辇则是北宋金兵南下被迫南迁时,专为运送宋朝前任帝王的御容圣像所制。

舆增加了14种。其中行漏舆是为装计时机械,为宋太祖增设,南宋时不再设置;十二神舆是宋朝载有十二辰神像的舆车,同为宋太祖增设,南宋亦不再有;交龙钲舆、交龙鼓舆是宋朝时,皇帝出行所备仪仗中为奏乐而设的车,南宋时不用;此外宋朝增设的舆还有钟楼舆、鼓楼舆、椅子舆、平舆、龙凤舆、白藤舆、相风乌舆、龙肩舆、黑竹舆和皮舆等。

宋朝增加了5种轿。其中鼠尾轿是一种小型轿子,王安石罢相后,陈秀公前来拜见,坐鼠尾轿在江边迎接他;暖轿四周设置帷幔遮挡,可以起到御寒的作用;凉轿不密封,留空隙,也没有帷幔、窗帘,最早见于宋高宗绍兴年间;山轿是人们登山使用的出行工具;梯轿也为登山使用。

车增加了13种,有凉车、青旌车、鸣鸢车、飞鸿车、虎皮车、貔貅车、羊头车、浪子车、太平车、平头车、痴车、串车和独辕车等。凉车为皇帝所乘;青旌车、鸣鸢车、飞鸿车、虎皮车、貔貅车是宋朝时皇帝大架中的五种前驱车;太平车行使平稳;串车人力畜力合用,载物而行;独辕车体型较小,适用山地行使。

水上出行工具增加了凌床,凌床是为了便于北方人出行而形成,使人们在天寒地冻、水面结冰时也能运送物资。

第二,平民化。中国古代的出行工具历经唐朝变化后,宋朝时已逐渐平民化,尤其是在马、车和轿子的使用上。唐朝时,朝廷对乘马人有规定,“商贾、庶人、僧、道士不乘马”,可以看出乘马在唐朝并未普及。

宋代以前,犊车是皇帝贵族常用的出行工具,宋朝以后,平民在日常生活中也逐渐开始使用犊车,直到宋神宗对平民使用犊车进行严格的规定。但即便如此,人们对犊车的喜爱丝毫未减,每当上元节、清明节,人们观灯踏青时便会乘用犊车,这在陆游的诗中有所体现。可见,两宋之际,犊车已走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大众化的交通工具。

神宗至徽宗年间,平民百姓中渐生乘轿之风,朝廷虽明令禁止普通百姓乘轿,但仍难改变这一现象。宋徽宗时百姓甚至开始乘坐暖轿,徽宗于是下令暖轿只可官员乘坐,然而还是阻止不了百姓乘轿。南宋乘轿已是蔚然成风,轿子真正融入到市民大众的日常生活中。

第三,由畜力向人力转变。与唐朝相比,宋朝将马作为出行工具出现减少的趋势,主要宋朝地理疆域所致,没有合适的牧场养马。据有关学者考证,宋朝官家的马主要来源于购买、进贡、盗马等,基本上都是外来的,由此可见宋朝是非常缺马的。

在畜力出行工具减少的同时,宋朝人力出行工具逐渐增加。原因首先是南宋疆域地形崎岖不平,畜力出行工具已经不适用了,在这样的地形下显然人力更为灵活;其次是统治者对乘用人力出行工具的限制有所放松;最后是受到当下社会风气的影响,人力出行工具的平稳、舒适更受人们欢迎。

第四,逐渐保守。唐朝时的出行工具在形式制作上以保守为主,至北宋时,男性出行多骑乘,女性则多坐车。但由于北宋马匹严重不足,人们外出多用牛车,少数驴车。神宗时皇帝曾下令禁止普通百姓乘坐暖轿,可见暖轿之风盛行,暖轿是一种形制较为封闭的轿子,可见当时人们倾向于保守封闭的出行工具。

三、宋朝出行工具的作用

第一,方便出行。宋朝类型多样、数量丰富的出行工具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一方面能解决人们步行外出劳累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节省了人们出游时路上花费的时间。同时,出行工具的发展也促进了宋朝旅游业的进步。

第二,有利于物资流通。宋代物资流通的渠道既有陆地也有水路,进行陆路运输时以牲畜类出行工具为主,其中最常用的是驴;水运则常用大型舟船,如在宋哲宗元祐八年,苏轼曾就灾情上谏请求以舟船运米救苏、湖地区的百姓。

第三,推动水陆交通建设。宋朝时多样的交通工具使水陆交通网形成,北宋以开封为中心,南宋以临安为中心。北宋都城的物资主要运输方式是水运,因此朝廷每年都会招募百姓挖凿疏通河道。客观上,出行工具推动了道路、河道的休整,最终也对人们的出行有利。

第四,促进畜牧业的发展。将畜力作为动力的出行工具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宋朝畜牧业的发展。宋朝车架最常用的牲畜是牛,此外骡、驴的使用也较多,这些牲畜的大范围使用非常有力地推动了宋朝畜牧业的发展。

第五,促进了旅游业的繁荣。出行工具的类型增多为人们外出游玩提供了基础,每至上元、清明,驾车乘船出游的宋人不可胜数,上至皇室妃嫔下至平民百姓,或赏花戏水,或郊外祭奠先人、观赏奇花异木,或湖中撑彩舟画舫,热闹非凡。

结语

宋朝开明的政策使其社会得到了大发展、大繁荣,除了体现得经济方面外,也可以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观察到,例如出行工具的多样化、平民化,出行工具的变化又带动了人们的旅游热情,使宋朝一度兴起旅游热。同时,宋朝出行工具的类型、政策等也对元、明、清朝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伪... 作者:朱炳东 抗战时期,河南的睢、杞、太原地区是敌我双方拉锯的前线。这片地方不仅与主力部队的联系较...
原创 关... 头条创作挑战赛关羽发动的襄樊战役,从开局的大获全胜,到最后的彻底失败,前后不过短短一百多天。在这短短...
原创 铁... 平壤大同江畔的清晨,68岁的朴英姬将最后半勺玉米粥倒进孙女的碗底。小女孩舔着碗沿的残渣时,老人悄悄咽...
原创 古...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这句古老的诗句自古以来便成为了人们心中对忠诚爱情的美好向往。然而,在封建...
原创 8... 蔡澜,作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凭借其独特的美食见解和电影成就,名声远扬。然而,除了美食和文学,蔡澜对女...
何以中国·行走海南|博物馆里遇... 海口6月12日电 (张月和)从一艘南宋沉船窥探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航海之光,自黄花梨和沉香感知海南这片...
原创 据... 在许多穿越小说或电视剧中,常常能看到这样的情节:主人公原本是现代社会中一个对烹饪一窍不通的小白,但在...
原创 任... 在我国民间,流传着一句广为人知的话:“有事找警察”。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人民对警察的深厚信任,而...
原创 当... 在那个时期,赫鲁晓夫的突然下台给中国带来了一线希望,认为中苏关系有可能即将恢复。毛主席作为深谙政治之...
原创 全... 关羽,这位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深深植根于中国历史的沃土,几乎每个朝代的官员都对他的忠诚和义气给予了高...
原创 戴... 说到戴笠,许多人第一时间就会联想到军统;而提起军统,大家也往往会想到戴笠,两者之间关系密不可分。19...
原创 那... 前言: 南京城中的玄奘寺,历经千年岁月,依旧承载着浓厚的佛教气韵与庄严的信仰。这里本应是净土与安宁...
原创 八... 抗日战争持续了长达14年。在这场漫长且艰苦的战争中,数以万计的英勇儿女前赴后继,为了驱逐侵略中国的外...
眷村文化记忆展重现台湾眷村生活... 新华社台北6月12日电(记者李建华、李悦)“转角遇眷你——眷村文化记忆展”12日在台北华山文创园区开...
中山公园、中山路……揭秘孙中山...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在厦门,多处可见...
原创 钱... 1933年,陈赓终于从南京的困境中逃脱,登上了开往江西的火车。令他意外的是,途中竟遇到了自己在黄埔军...
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有多猛?一路... 冷知识总让人忍不住一探究竟,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到底有多能打?他们的马蹄声又曾在欧洲哪些土地上回荡?今...
原创 开... 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章,成千上万的英雄儿女在这场浩劫中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李天佑将军作为这...
原创 冀... 好的,我将逐段为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原意,字数变化不大,并适当增加细节描写,让内容更丰富生动: --...
原创 八... 清代文官与武职晋升的标准有显著差异。文官的晋升主要基于资历,只要在任职期间有一定的政绩,且任期已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