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雍正王朝:弘昼在八爷逼宫中做得不算差,为何说“儿臣百无一用”
迪丽瓦拉
2025-06-20 20:03:19
0

《雍正王朝》中,弘昼第一次办差就被卷进八爷党逼宫这场政治斗争中,根本没有意识到江湖险恶,看似是愚蠢,但在他感觉不对劲的时候,急中生智自保躲过一劫,也算是一个人精。弘昼算是看明白了,自己玩不起,况且自己也只是一个凑热闹的,就这么被算计了。最后,弘昼在八爷党逼宫事件关键时刻还是选择及时补救。那么,为何雍正说自己百无一用呢?

在八王逼宫那件事上,弘昼初来乍到,这时候确实也有年轻的地方,被弘时装了个套,有苦难言。所以“误传圣旨”这个罪名就落在弘昼的身上,即便后来自己力挽狂澜补救这个错误,但他犯的这个错误让雍正对他产生了质疑,是他的“无心之过”,还是“有意为之”?

八爷党这些年对雍正推行新政不满的声音越来越激烈,一直想找机会扳倒雍正下台,这次得知十三爷病重有心无力打理两大营旗务,这时弘时主动请旨帮助雍正协助整顿。而且让廉亲王胤禩去主理,弘时协助。所以八爷胤禩觉得扳倒四哥雍正的机会来了,开始秘密组织策划一场逼宫的计划,想借此机会彻底扳倒雍正,解这些年不满之恨。

一、八爷党的策划中必须满足三个条件,逼宫才算是九拿十稳。

第一件是拉拢弘时,让他来说服雍正招关外旗王进京整顿旗务。条件是把他老爹赶下台,让弘时继位,不得不说权利的诱惑真的让弘时丧心病狂。

第二件是拉拢隆科多,如果有隆科多这个京城防务提督的支持和外应,那么他的逼宫的成功机率就更高了。

第三件是必须拿下丰台大营和西山锐健营的兵权,不然这个逼宫计划也是没戏。

也就是说前面的两件完成,没有拿到两大营的兵权,那就白搭,原因很简单,丰台大营和西山锐健营的兵力是步军统领衙门的好几倍,也就是第三件才是最关键的。

本来,八爷他们是拿不下这两个大营的,因为这两个大营的提督明确说了,没有雍正的旨意和怡亲王胤祥十三爷的手令。就算你八爷来了也不顶事,那么,八爷为什么自己提前带关外旗王来来早一步呢?原因很简单,特意给两个提督事先来个心理提醒,我八爷不管用,有人来会管用。

所以八爷事先就跟弘时说好了,到时让他带弘昼出面来京外两个大营代表皇帝口谕传达:让关外旗王来整顿旗务营防务。这时他们看到两个提督有些疑惑,然后弘时和八爷偷换概念,把问题抛给弘昼,弘时说:“皇阿玛说让关外旗王来协助旗务两营防务,五弟也在场。”然后转头问弘昼是不是这么一回事?弘昼随口就说:“是的,确实是这么说的。”

弘昼以为整顿旗务营的防务,没有涉及到兵权和调兵,只是协助整理兵权。所以这上面出现了一个理解的误会,防务其实就是包括调动兵权和管理军权调配。所以两个提督的理解是整顿旗务营所有的事情,包括防务和调兵。然后在八爷胤禩的一通忽悠下,说圣旨明天就会传到,两位提督本来是质疑的,但看雍正的皇子们都这么说了,于是便让关外旗王“共管”京外两营了。八爷的第三步目的达到了,他们顺利接管京城外二营的兵权。而弘昼也就此卷入这局当中,犯下了大错。

在回家的路上,弘昼越想越不对劲,回过神来问三哥弘时:“三哥,我是不是说错话了,皇阿玛是让整顿旗务,而不是共管防务啊?”弘时装作责怪的说:“那你刚才还说是皇阿玛说的?”弘时看到五弟心思重重,还安慰说:“没事的,明天圣旨到就改过来了。”

听三哥弘时这些说辞,让弘昼顿时意识到自己掉入了一个巨大的圈套,他虽然不知道三哥弘时和叔叔八爷他们究竟要做什么,但是他们两个掌握两个大营,涉及到兵权,肯定不是什么好事,这其中必然会有大事发生。他在想,不管发生什么事情,他犯这个“大错”的帽子板板钉钉是扣自己的头上了,此时让他坐立不安。

二、弘昼觉得事态严重,才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回府后,弘昼寝食难安,一大早就在宫门口等十三爷,因为可以解决防务问题,除了雍正就只有十三爷了。见到十三爷胤祥后,将事情一五一十告诉了十三爷,弘昼紧张地说:“京外两营昨天被关外旗王的人共管了。”十三爷听后大吃一惊,但是表面还是故作镇定,并没有责怪弘昼的意思说:“我有点不舒服,告诉皇上我不上早朝了,你自己留点心”,然后急急忙忙赶去京外两营。这时的弘昼更是紧张出一身冷汗。

也就说弘昼所谓的大错,就是如果没有弘昼肯定弘时的话,那么两个提督是不会轻信八爷的话,他们也不会掌控两个大营。所以弘昼如果没有及时采取措施,那后果不堪设想。经过“八王逼宫”事件后,弘昼才算“大彻大悟”,人心险恶,处处是算计,稍不留神,万劫不复。

此时九拿十稳的八爷,没想到半路杀出了一个十三爷,他的计划看似完美,天衣无缝,但其实他就是忽略了十三爷还可以亲自调兵权,他把旗王安排到关外京城两营主要是控制兵权,防止有人调兵来防务支援。以为十三爷是病秧子,不管事只安心养病了,但是他还是算错了这一步,导致他计划失败。

所以在此时平息之后,雍正让弘昼和弘时一起抄家八爷家的时候,弘昼就搞出了一个“活出丧”。弘昼决心不参和政治,尽量推脱政务,明哲保身。弘时的手段,弘昼是见识过了,此时一同去抄家,说不定又要出什么事呢,毕竟他知道三哥弘时和三叔八爷是一伙的。不去沾事,办丧事顶多被骂几句,参与到上一辈的斗争中去,得不偿失啊!即便雍正怪罪,那罪过不至于掉脑袋。

所以弘昼就大张旗鼓办起“活出丧”的道场,还荒唐的说:“最近有血光之灾,所以要来消除。”不得不说,此时的弘昼不管做什么“荒唐”之举,只要不干政,自己性命是安全的。

三、雍正试探弘昼,弘昼的百无一用明哲保身

当然弘昼“活出丧”以后,雍正这么精明,弘昼搞这么一出自然认为弘昼很有可能是“大智若愚”,所以立马召弘昼进宫,来试探弘昼。

在弘昼进宫的时候,皇帝身边的太监李德全一见到弘昼,就特意提醒他皇帝现在心情不好,让他要小心点说话。而弘昼进殿之前还不忘拿一些银票给了李德全,对李德全说道:“如果我过不了关,帮我躲过这一关”,可见弘昼平常没少跟李德全打好关系,花钱拉拢人李德全。

而弘时就没有这份心机了。可以弘时在官场人际关系不怎么样,他不但不拉拢李德全,还得罪了皇帝的这个李德全,光是这点,就差了弘昼很多。

弘昼进宫以后,雍正试探的问:“听说你的道场可以避血光之灾?”弘昼跟雍正直白的说:“皇阿玛圣明,儿臣那些都是掩人耳目,对差事实在没兴趣,也办不好,怕到头来又给皇阿玛添乱子,才找这么一个借口”。弘昼一开始就是有什么说什么,弘昼知道他此时说什么雍正都能看出来,还不如大大方方的说出来,雍正对他的回答还是很满意的。

雍正接下来试探再一次弘昼,三个兄弟中最像自己,就是弘昼你,从来都是有什么说什么,也不会去争,别人听了肯定高兴。但弘昼心里很明白,这就是试探,因为在雍正心中弘历早已默定的储君,此时这样说,想必也是试探自己的,因此弘昼说道:“自己是百无一用之人,就算潜心佛法一辈子,也不能跟您比。”

弘昼接着说:您是天上的太阳,虽然无意争辉,但也光芒万丈。我自己只是一道微弱的烛光,拿什么来争。潜意思是您老人家就算不争也是实力最强的,我不争是真的没实力争。所以雍正总算试探出了,这个儿子有自知之明,不会做什么傻事,雍正也就放心了。

经过雍正一番试探,弘昼总算有惊无险的过关。但是对于多疑的雍正来说,这大丰台之事是弘昼无心之过,还是有意为之还是耿耿于怀,雍正问:“那天在丰台大营你是怎么误传圣旨的?”雍正有这么一问那就是觉得弘昼应该是无心之过了,此时弘昼装的一脸天真无辜,人畜无害的样子不回答。

雍正又抛出一个关键问题:“你三哥弘时是怎么说的?”弘昼的表现更是高明,假装想不起来的样子说道:“记不清三哥说什么话了,好像也没说什么。”意思是这场政治斗争我只是凑热闹的了,什么都不知道就背黑锅了,也不好说自己哥哥弘时,所以选择糊涂什么都不说。雍正也猜到弘时肯定有问题,所以雍正看出弘昼的心思,不想卷入其中,小子是在明哲保身,也没有继续追究下了。

四、结语

对于弘昼刚进入朝局就遇到“误传圣旨”、“八王逼宫”此类事件,让他“大彻大悟”决定做个荒唐王爷,虽然荒唐,但有其无可奈何的地方,小小年纪便大智若愚,不像他三哥弘时,看不清现实,不相信现实,争取早已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这就是蠢。弘昼毫不留恋政治,一心做个逍遥王爷,将“荒唐“贯穿一生,因此得到了乾隆的信任和宠爱。

—END—

(图片来源网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三国演义:如果马谡当道下寨,能... 三国演义中,街亭之战作为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转折点,历来是三国历史研究的焦点。 公元228年,诸葛亮精...
原创 唐... 提到这位宰相,确实引起了当时的轰动,他不是魏相,也并非房相,而是马周。起初,他不过是一个普通的老师,...
原创 安... 安史之乱,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时间跨度从755年12月16日到763年2月17日。这场由唐朝将领安...
原创 李... 前言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以“贞观之治”闻名,政绩卓著,深得民心。 在他治国理政的过程中,也有一...
原创 三... 改写文章 整个三国历史中,有一个人物只出场了三次,却杀了两位著名的五虎上将。他就是东吴的一名小将—...
原创 屈... 提到端午节,许多人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是粽子和龙舟,但往往会忽略这个节日背后真正的“英雄”——屈原。这位...
原创 刘...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许多帝王将相的传说光彩夺目,然而鲜有人关注那些在权力缝隙中默默生长的家族。刘...
大禹治水——神话传说还是真人真... 大禹治水 一个传颂千年的历史典故 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 关于大禹治水是否确有其人其事 一直以来备...
原创 古... 古代高考是皇帝阅卷? 你知道古代“高考”的打分制度到底有多离谱吗? 在宋朝时期有一场最奇葩的高考,...
原创 清... 在清朝,称为“亲王”的是宗室中的第一等爵位,即“和硕亲王”。在清朝的宗室中,能够享有这一头衔的亲王并...
我学者首次确证史前母系氏族存在 科技日报济南6月5日电 (记者张盖伦)虽然我们对“母系社会”的说法耳熟能详,但考古学上一直缺乏支持史...
原创 难... 这番话未免有些矫揉造作了。 难道您不知道,赵匡胤其实是柴荣最为亲近的心腹吗? 当年,因为发觉军中...
原创 清... 自古以来,在战场上取得显赫的成就并非易事。成为士兵相对容易,但转变为一名出色的将军却格外困难。名将的...
昔日“佛山第一街”可以预约参观... 南都报道后东华里实现免费预约制参观,后续还将围蔽提升 东华里古建筑群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佛山...
山东地区史前考古研究重大成果在... ↑ 6月5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研究员宁超在发布会上介绍情况。 当日,山东地区史前考古研究重大成...
原创 一... 帝王档案 姓名: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属相:羊(1559年) 年号:天命 在位:1616~162...
原创 晚... 晚清老照片:慈禧生母与珍贵偷拍 这张照片展现了晚清时期一位官员家庭中妻妾的生活场景。在古代富裕家庭...
甲骨文没有记载三皇五帝,为何周... 一个出人意料的谜团摆在历史学者和考古迷面前:中国人说了几千年的“三皇五帝”,竟然在已出土的商代甲骨文...
原创 1... 1920年代的老照片记录了那个动荡的时代,每一张照片背后都藏着沉重的故事,展现了历史的残酷与人性的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