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古代高考打分制度有多离谱?史上最奇葩的高考,靠打架赢得状元
迪丽瓦拉
2025-09-12 01:31:57
0

古代高考是皇帝阅卷?

你知道古代“高考”的打分制度到底有多离谱吗?

在宋朝时期有一场最奇葩的高考,皇帝竟然让两个人打一架,谁赢了谁就当状元!

古人都说十年寒窗苦读,其实他们想要通过“高考”出人头地,难度实在太大了,为什么这么说呢?

科举制度从隋朝开始一直到清朝光绪年间结束,一共有一千余年的历史,共出现过600余位状元。

这个数字就有点吓人了,上千年的历史,最终的胜者竟然仅仅只有几百位,可见古代为了一场科举考试也是挤破脑袋。

一位状元的诞生究竟有多难呢?

他首先要参加院试、然后是乡试,乡试过了要进京赶考参加会试,多少人都卡在了这一关,就因为古代的官场黑暗,很多人空有一身才华却始终无法踏进仕途。

光是在会试这一关,就已经将大部分的寒门子弟都给刷下去了,会试通过以后就可以参加殿试,这是最高级别的科考,阅卷人就是皇帝本人。

但是也并不是所有通过会试的人都能去参加殿试,谁有资格参加还是皇帝说了算。

在史料中有过这样的记载,公元975年,各地举人进京赶考,一共录取了两百余人为当科进士。

但是最终经过皇帝的批准,只有前几十名获得了参加殿试的资格,剩下的人只能停留在进士,或者再次参加考试,争取能排名靠前。

虽然古代科举层层考核看起来已经非常公平了,但是历代科举舞弊现象都没有间断,所以像范进这种没有任何家世背景的人,只能一次次名落孙山。

也就是说,拔得头筹的状元是实打实万里挑一的人选。

古代寒门难出贵子,除了寒门没有钱参加科考之外,官场黑暗也是原因之一。

一些有权势的人会去贿赂出题官员,从而得到考试题目,也有些人是通过买通监考的官员,从而进行一些暗箱操作。

更夸张的是,曾经在顺治年间出现过一个大型的舞弊现场,数位考官同时受贿,考场内不但出现了公然传阅考卷的情况,甚至还有书童直接拿着纸条去查对。

最终被录取者都是一些高官子弟,落榜者全是出自寒门,或者是普通的老百姓。

最终顺治帝一气之下直接砍了数位大臣的脑袋,牵连出朝中几十位官员,足以可见古代的官场制度是如何腐败。

如果说前面的关卡都不算公平,在很多人眼里,最后的殿试一定是最公平的,因为这一关是皇帝亲自出题,绝不可能出现贿赂、舞弊的现象,除了皇帝本人,没人能知道题目。

但是事实真是这样吗?

殿试的确杜绝了很多舞弊的事情发生,但是并不见得就是公平的,因为古代很多状元的选取方式都非常奇葩。

比如宋太祖,他想到的选状元方式就让人十分无语。

谁打赢了谁就是状元

宋太祖赵匡胤的突发灵感,竟然让两个参加科举的考生打架决定胜负!

这种奇葩的选拔方式还是闻所未闻。

一般拔得头筹的人一定是文采出众、满腹经纶,答卷中有独到的思想、远大的志气,再不济也要写到皇帝心里去,皇帝高兴了,说不定就指为状元了。

不过偏偏赵匡胤不走寻常路,他定了一个非常奇葩的规矩,那就是看谁写得快,谁先交卷谁就是状元。

这一招屡试不爽,不过时间久了也有失手的时候,有一回赵匡胤就遇上了难题。

考生们拿到试卷后为了争分夺秒,一丝都不敢耽搁,连忙拿起毛笔作答,毕竟率先交卷的人才能拔得头筹,拿不到状元还有榜眼和探花。

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一次竟然有两个人同时交卷,一个叫做王嗣宗,长得五大三粗,一个叫做陈识,一看就是个柔弱文人。

赵匡胤与主考官仔细审阅了试卷,发现两人的学识也是不分伯仲,各有春秋。

这可难住了赵匡胤,一时不知道该点谁为状元了,不过作为一个武将出身的皇帝,他突然就灵光一闪想到了办法。

他让两人比赛跑步,谁跑得快谁就是状元,别看陈识瘦弱,但是胜在他身体灵活,再加上王嗣宗笨重,两人竟然又跑得不相上下。

这一下又难住了赵匡胤,这可怎么办好呢?

不得已之下,赵匡胤就在朝中说了这么一番话:“汝二人皆为世间少有的才子,才识不相上下,不如就在这金殿上以武比试一番,点到为止,胜出者就为新科状元!”

这句话说得好听,点到为止,其实说到底就是让他们打一架,谁赢了谁就当状元,众人听见这话都纷纷震惊了。

两人都是文人,都不会武功,比武不会,但是打架还是会的,更何况皇帝下了旨无人敢违抗,他们只能硬着头皮比打架。

最终王嗣宗凭借着力气大,总算是赢过了陈识,如愿成为了当朝的状元郎,而陈识只能屈居第二,成为了榜眼。

不得不说赵匡胤的方式还真是出奇,王嗣宗成为状元以后,就被皇帝任命了官职,此后走上了仕途的道路。

虽然中间遭到诬陷入狱,但是好在后来被平反了,重新出来后得到了朝廷的重用,一生为官清廉,做出了许多的成绩。

虽然当初赵匡胤的这个方式并不是很公平,但是但凡能走到殿试位置的,也绝不是平庸之辈了,王嗣宗的确有真才实学。

他的神奇经历让人十分羡慕,在很多人眼里,这个状元简直来得太轻松了,毕竟如果是比写字快就能取胜,那么想要效仿的大有人在。

后来就有人还曾试图效仿王嗣宗,结果却因此差点赔上性命,这是怎么回事呢?

古代高考是怎么阅卷的?

谁先写得快谁就是状元,这么草率的考试方式真的能选出有真本事的人吗?

有王嗣宗在前,于是就有人起了别样的心思,也想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拔得头筹,结果却偷鸡不成蚀把米。

宋真宗时期,有一个叫做钱易的人,他自小就发奋读书,想要通过真本事一展宏图,他17岁就中了进士,也算是有天赋之人。

在朝廷举行殿试的时候,钱易就想到了王嗣宗的故事,他有心想要效仿王嗣宗,于是在考场上笔走蛇龙,一会就答完了考卷,并且率先交卷了。

根据以往的制度,第一个交卷的人就是状元,但是当他信心满满地等待着皇帝钦点他为状元时,意外却发生了。

状元没等来,却等来了皇上大发雷霆。

原来这一次皇帝出的题非常晦涩难懂,但是钱易交卷的速度却快得离谱,因此皇帝认为他对考试怠慢,将他斥责一顿之后,还取消了他的进士资格。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朝代都用这么草率的方式,比如后来的明清朝时期就对考试非常严格,一场考试由几位官员一起阅卷。

为了防止舞弊的情况发生,阅卷是不写官员的姓名的,只是不同的等级用不同的符号代替,比如一张考卷上是清一色的“圆圈”,那么这张考卷就能名列甲等。

最终从殿试者中评选出前十名,交给皇上审阅,由皇上定下名次,这些人的考卷上都是盖有皇帝的印章的。

随后有专门的官员按照名次,依次将姓名写在榜上,最后用黄色的纸装裱起来,等到了日子就会张贴出去,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金榜题名”。

这么看来明清两代的科举考试还是比较公平的,不过也只是相对而言,毕竟在古代集权统一的社会,天下人的命运如何还是掌权者一句话的事。

比如晚清时期的最后一位状元,其实就是慈禧凭借心情选出来的。

原本状元已经选出来了,是一个叫做朱汝珍的广东人,但是这触了慈禧的霉头,她最讨厌的洪秀全、康有为等人都是广东人。

再加上他名字里的珍字,让慈禧没由来的想起了珍妃,于是她顿感不悦,当时就直接将朱汝珍的名字划去,将原本的第二名提来上来,成为了状元。

能考中状元的人首先就寒窗苦读数年,也必定是受了许多的苦头才走到这一步,谁承想就因为掌权者的一句话,就将他的前半段人生全盘否定了。

其实在古代社会,科举制度已经比较公平了,但是奈何历朝历代都无法阻止官场黑暗的事情,所以总是有掌权者以此来钻空子。

好在封建朝代灭亡以后,科举制消失,转而被如今的高考代替,虽然高考也是演化而来,但是早已经更改了众多的制度,尽可能的做到了公平。

最后祝愿所有高考学子金榜题名,得偿所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古代状元第一人,中国现存唯... 编辑 | 趙英雄 这份状元卷不仅是中国科举制度的实物见证,也是研究明代科举考试制度和书法艺术的宝贵资...
原创 他... 三国时期最擅长逃脱的猛将 提到三国时期最擅长逃跑的猛将,毫无疑问,第一个出现在脑海中的就是张郃。...
原创 太... 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了江宁(今南京),并将其改名为天京,正式建立了与清王朝对立的太平天国政权,...
原创 只... 公元219年,刘备自称帝,建立了蜀汉政权,称为汉中王。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统治,刘备决定分封五虎上将...
原创 清... 清朝初期的官制基本沿袭了明朝的制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发生了一些变化。清朝的官制可以大致分为几个...
原创 李... 1. 首席谋士牛金星:这位在明末时期崭露头角的举人,以其出众的书法才华而受到“省书协”的高度认可,其...
原创 慈... 在清朝时期,皇室拥有一套专门的财政体系。皇帝与太后的收入是由特定的资金划拨而来,负责管理宫廷事业的内...
原创 没... 前言:我国古代社会中,嫡庶之分从皇室到民间都被严格遵循,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往往形势比人强,即使中宫...
原创 三... 前言 东汉末期,浩瀚的中原地区陷入了无休止的动乱,各路豪杰纷纷割据一方,企图争夺对这个庞大帝国的统...
中国古代历代王朝开国难度排行榜 地狱级难度 1. 明朝·朱元璋 难度指数:★★★★★ 槽点:开局一个碗,结局金銮殿! 朱元璋的创业...
原创 如... 夷陵之战,又称夷陵之战或孝亭之战(孝亭为古地名,位于今湖北宜都北部),是蜀汉皇帝刘备领导的一场对东吴...
原创 南... 1127年,北宋被金朝攻灭,康王赵构南渡建立了南宋。南宋初期,金兵屡次南下,企图彻底摧毁宋朝。面对凶...
原创 杨... 杨玉环不孕之谜:盛唐华袍上的一缕愁丝 一、玉阶生白露:后宫女子的生育困局 在长安城那座巍峨的宫殿里...
原创 三... 三国时期,战火如洪流般席卷大地,战役接连不断。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等重大战役深刻影响了历史的...
原创 三... 张郃在《三国演义》中,一直是一个引发讨论的角色。对于不太了解他的人来说,张郃可能只是个普通的将领,虽...
原创 千... "小时候江边随手能捞的四鳃鲈,如今在菜市场成了天价珍品。"苏州退休教师王建国望着水产摊位标价168元...
原创 清... 近年来,清宫剧受到了极大的欢迎!对于那些热爱追剧的人来说,相信大家都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细节,那就是在朝...
原创 原... 明朝是一个颇具特色的王朝,因其创始者乃是平民出身的皇帝,因而留下了许多传奇的故事。在明朝中期,随着统...
原创 朱... 朱元璋,作为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不仅是一位极具政治眼光的领导者,其性格也展现出霸道和多疑的特质。他对...
原创 他... 在历史的长河中,那些能够成为后人笔下人物的,往往是对社会产生过深远影响,或者经历过极为波折的,甚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