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番话未免有些矫揉造作了。
难道您不知道,赵匡胤其实是柴荣最为亲近的心腹吗?
当年,因为发觉军中有人用木牌示警,声称要检点军队准备造反,柴荣立刻采取了果决的措施,急忙将忠诚的张永德从都检的位置上撤换下来,同时也将掌握重兵的李重进远远地打发了出去,最终任命了赵匡胤接替其职。这一系列的行动充分表明了:
赵匡胤是柴荣亲自扶植起来的核心力量,已经能够与前朝皇帝所留下的班底抗衡,因而柴荣非常看重赵匡胤,早已视其为绝对的心腹,准备重用。这进一步说明,赵匡胤是他完全能够信任并且愿意托付重任的对象。
他毫无疑问是最可依赖的人之一。难道这样的人还不是心腹吗?
柴荣更加相信赵匡胤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背叛他,这也是与赵匡胤长期以来的表现分不开的。
否则,他怎么会在那个危机四伏的时刻将赵匡胤推举到重要的位置,以保障军中安定呢?这是无法自圆其说的。
因此,赵匡胤无疑是柴荣最为信任的心腹,能够掌握禁军的重要职务,也彰显了他在柴荣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而且,赵匡胤在军中任职多年,屡战屡胜,冒着生命危险奋勇作战,声威显赫,自然不可能孤立无援,他背后也有亲信、党羽和忠实的追随者,绝大部分军中将领都是赵匡胤所培养的。
否则,在那个决定性时刻,他怎么能被加冕为皇?这可说不通,如果没有成熟周密的计划,他早已被铲除。
至于某些人认为这一切来得太过轻巧,我个人并不认同,毕竟这可不是随便玩的游戏,而是彻底颠覆国体的大事,没有精心安排,是绝对无法冒然实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