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神话传说还是真人真事?
迪丽瓦拉
2025-09-12 01:31:58
0

大禹治水

一个传颂千年的历史典故

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

关于大禹治水是否确有其人其事

一直以来备受专家学者关注

对此

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陈茂山

也做了专题研究

让我们通过与他的对话

解读历史,探寻答案

大禹治水——

神话传说还是真人真事?

《中国水利报》:大禹是否确有其人?

陈茂山:总体上,大禹应该属于历史传说中的人物。但大量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表明,大禹这个人物事迹具有一定的历史真实性。许多内容明显不是凭空虚构出来的,从传说中可以看出真实历史的影子。

1.从有成熟文字起就有关于大禹的记述

我国现存最早的历史典籍、距今3000多年前西周时期的《尚书》,就已明确记载了帝舜任命禹为司空治理洪水、奠定疆土、划分九州等事迹。春秋战国时期《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文献记载更多,至西汉司马迁《史记·河渠书》以大禹治水开篇,内容一致,传承有序。

2. 大禹被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一致认同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不同流派之间争论十分激烈,但诸子百家中没有任何人对大禹是否存在表示怀疑。

如《论语泰伯》中孔子评价大禹“禹,吾无间然矣”,意思是说禹的品德真是无可挑剔,《庄子·天下》提到“禹之湮洪水,决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 韩非子·五蠹》提到“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臿以为民先”, 墨子《兼爱》提到“古者禹治天下,西为西河渔窦,以泄渠孙皇之水”等,都说明当时人们普遍认为大禹确有其人。

《中国水利报》:大禹治水是否确有其事?

陈茂山:与西方远古大洪水神话明显不同,我国大禹治水传说的核心内容更接近于对真实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描述。一方面,有大量历史文献记载,以及文化逻辑和治水实践逻辑的支撑;另外一方面,考古发掘也为大禹治水提供了有力印证。这些证据和逻辑较为翔实有力,共同指向一个结论:大禹治水不是单纯的神话传说,而应该是确有其事。

1.古文献记载的“大禹治水”的大量细节切合治水实际

大禹治水比较科学。在治水中大禹采用原始的测量手段,“左准绳、右规矩”“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他依靠伯益、后稷等有经验有才能的人组织开展治水工作,带领百姓“疏川导滞”,根据地形地势疏通河道、排除积水,使洪水和积涝得以回归河槽,流入大海。传说他治水过程中“勤劳天下,日夜不懈”“沐甚雨,栉疾风”,非常操劳,长年奔走在治水一线。这些文字中透露出的大量细节与治水活动客观实际相吻合。

2.考古挖掘为“大禹治水”提供了有力证据

大量地质学和考古学的研究证实夏朝初年,在华夏大地上确实发生了大范围的洪水灾害。有学者研究指出,在相关遗址所发现的异常洪水地质记录,表明距今4000年前后确实是我国北方超大洪水多发的时期,黄河、淮河和海河流域在这一时期均普遍出现了不同形式的异常洪水事件。

2017年,安徽蚌埠涂山禹会村遗址被证实是一处龙山文化时期遗址。经测定,遗址距今约4100年,与传说中的大禹时代基本相符。遗迹中发现的大型祭祀台基、出土的大量礼仪性器物等,再现了当时不同氏族部落曾在此为实施某项重要任务而举行过大型聚会和祭祀活动,这为文献记载治水成功以后“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这一事件提供了佐证。

《中国水利报》:大禹治水中蕴含着哪些值得后人学习的宝贵精神?

陈茂山:大禹率领氏族部落在治水过程中体现的伟大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源头,是我们必须珍视的宝贵精神财富。

一是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精神。大禹治水期间,“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舍小家顾大家,一心扑在治水事业上,体现了他对部落和人民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二是尊重规律、科学治水的精神。大禹在治水过程中尊重自然规律,认真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创造性地采取以疏导为主的治水策略。他根据河流的自然走势和地势特点,开凿河道、疏通水路,运用准绳、规矩等测量工具,提高了治水的科学性。

三是群策群力、团结治水的精神。大禹不仅亲自组织开展各项艰苦工作,还注重团结益、后稷等各部落一起治水。在疏导洪水过程中,根据受灾情况,对粮食实行“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得到了众多部落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各方面力量得到有效整合,保证了治水的成功。

四是为政勤廉、崇尚节俭的精神。大禹作为部落联盟的首领,“克勤于邦,克俭于家”“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一直生活简朴,从不追求物质享受,践行了廉洁奉公的准则,为当时社会树立了良好风气。

大禹治水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和重要组成部分,为华夏文明注入了廉洁基因。大禹治水精神中的廉政基因跨越千年,被历代治水名臣纷纷效仿,成为廉政文化的杰出代表和典型象征。

|来源:中国水利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徐... 权力是一种极具诱惑力的毒药,一旦尝到它的滋味,人们就会变得欲罢不能,总是渴望获得更多。就像那些已经成...
原创 武... 一提到武则天,很多人脑海里第一时间会想到女皇这个词。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被正式称为女皇的帝王。 我...
原创 萧... 1933年,黎川失守一事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当时,萧劲光负责防守黎川,但他所带领的部队仅有70人,面对...
原创 百... 唐太宗李世民曾经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意思是,人们通过铜镜可以照见衣服和...
原创 为...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为什么三国蜀汉大将姜维的北伐会...
原创 顺... 顺治皇帝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他六岁即位,十四岁便开始亲政,原本有着广阔的前景。然而,24岁时,...
新华时评丨警惕高市复刻危险的历... 新华社北京11月25日电 题:警惕高市复刻危险的历史剧本 新华社记者叶书宏 历史不会简单地重复,但往...
原创 董... 在《三国志平话》中,体重达到三百斤的董卓独揽朝政,凭借的主要力量是他手下的十四个帮凶。这些帮凶包括他...
原创 美... 欧洲各国真正感到震惊的,并非是俄罗斯军队的进展,而是美国突然提出的所谓“28条和平协议”,它意味着美...
原创 抗... 中国自古多灾难,但同样也不缺少抗灾的英雄。马来西亚华侨伍连德便是其中之一,曾因抗击中国东北鼠疫而闻名...
【文史英华】翦伯赞:为“百家争... 欢迎关注“方志四川”! 翦伯赞:为“百家争鸣”振铎 光明日报记者 王轩尧 1959年4月23日,北大...
历史上的今天 | 中国人民志愿... 毛岸英,1922年10月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市。 8岁时,由于母亲杨开慧被捕入狱,毛岸英也被关进牢房。杨...
原创 原... 顺治皇帝是大清历史上较为有争议的一位帝王。他是大清王朝的第二任皇帝,作为皇太极的第九子,六岁时便继承...
中华人民共和国没资格讨论台湾问... 11月25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就日本有人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没资格讨论台湾问题提问,发言人毛宁表...
原创 明... 明朝建立初期,朱元璋封了六位公爵,分别是李善长、徐达、李文忠、冯胜、邓愈,以及常遇春的儿子常茂。值得...
原创 楚... 霸王项羽帐下的五大虎将,分别是钟离眛、龙且、季布、英布和虞子期。 项羽是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性格...
原创 刘... 在中国历史上,虽然农民起义层出不穷,但真正能建立王朝的只有两位:刘邦和朱元璋。刘邦建立了大汉王朝,朱...
原创 谁... 前言:欧洲的经济危机越来越严重,德国、法国和英国这三个主要国家的经济形势一个比一个糟糕。德国的工业面...
原创 北... 从封建时代开始,中国就一直是以农业为国本。由于那时没有天气预报,科技水平也不发达,农业生产基本上是靠...
新华时评:警惕高市复刻危险的历... 历史不会简单地重复,但往往押着惊人相似的韵脚。 近期,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所谓“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