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妙计,3万人大败20万赵兵,此计千年来几乎无人敢用
迪丽瓦拉
2024-06-28 13:34:14
0

原标题:韩信妙计,3万人大败20万赵兵,此计千年来几乎无人敢用

说到汉朝就会想到刘邦,说到刘邦就会想到他的麾下的各个将领,说到将领那就不由得会想到韩信这个军事鬼才。提及韩信,人们首先会想到是他创造了象棋,发明了风筝,亦或是韩信点兵,胯下之辱,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勋冠三杰,背水一战等等经典成语。而其中背水一战现如今也常常用于军事战争或商业竞争之中。

话说当年韩信、张耳率领数万人马欲破井陉口,赵王听闻立即聚兵二十余万,以此抵御入侵。期间曾有李左车献计于成安君:避其锋芒,固我城池,给我拨兵三万做前后夹击之举,形成瓮中捉鳖的战法。奈何有良将而无明主,成安君未能采纳其建议,欲于正面对决。韩信得知后使用了与李左车同样的计谋只是不同的方式。亲自将来势汹汹的赵军引至河边欲作死斗,而另外安排的两千骑兵上山仅攻破赵军壁垒插上汉军的大旗,使赵兵误认为已经兵败,自己已陷入困兽之境,遂纷纷不战而逃,二十万大军不攻自破。

这一计与当初诸葛亮使用的空城计很像,都有很大的风险,成败在于心里上的战斗。如果当初的诸葛亮没有吓住司马懿,那后果不堪设想,历史将被改写。假若赵军没有被壁垒上的汉旗吓到而是选择冷静思考回防或者进攻,那么很有可能韩信将兵败战死于此。此计千年来几乎无人敢用,就是在于风险太大,完全是在赌对手心里。

对于现在的人而言,往往很难被假象唬住,都学会了去深思,再做出决定。而往往能使用背水一战来形容的情况又是敌我差距悬殊的情况下又面对彻底完败的风险,破釜沉舟地使作反击。后来最实用的话语并非背水一战而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岳...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这句话出自金朝对岳家军的评价,便可见得当年岳家军的战斗力是何等强悍。岳家军在...
原创 清... (一)甲午战争惨败激发的军事觉醒 甲午战争中,清朝的淮军、湘军等传统团练武装在面对装备精良、训练有...
原创 雍... 康熙帝时期的九子夺嫡,一直是历史爱好者津津乐道的话题。这一政治漩涡中,波诡云谲、阴谋重重的局面,吸引...
原创 中...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尤其是自秦朝以来,绝大多数封建王朝的统治时间通常不会超过三百年。虽然汉朝和宋朝似...
原创 他... 我们常说,时势造“英雄”,时代的潮流起伏不定,有些人能够顺应时局,迅速崛起,短暂地站上历史的舞台。而...
原创 如... 好的,以下是我对文章的改写,并增加了更多细节描述: 据说,现代华北平原上的大多数村庄——高达95%...
原创 罗... 大家通常认为,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发生在公元476年。然而,背后其实有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比如西罗马帝国...
原创 清... 大家都知道,“小人国”这样的国家,最早仅存在于《格列佛游记》中,这是一个完全虚构的地方。而在清朝时期...
原创 对... 唐代宗大历三年,幽州的兵马使朱希彩联合副经略使朱泚以及朱泚的弟弟朱滔,密谋杀害了节度使李怀仙及其家族...
原创 北... 日本,这个在美国面前屡屡低头讨好,在邻国面前却总是以强者姿态自诩的国家,像一个不安定的变色龙。面对恶...
原创 如... 三国时期,庞统和诸葛亮是并肩而立的顶级谋士,水镜先生曾言:“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这句话充分显示...
原创 在... 那袋温热的剩饭穿过黑暗街道 照亮了一个民族的脊梁 羊角岛酒店的灯光落在那双布满细茧的手上。十九岁的服...
原创 相... 好的,我帮你对这篇文章逐段进行改写,保持原意不变,并适当增加细节描述,字数变化不大。 --- 纵观中...
原创 苏... 公元1100年,赵佶继位为大宋皇帝,发出大赦天下的命令。苏轼也幸运地被赦免,并封为正七品朝奉郎。尽管...
原创 曹... 历史开讲 曹爽是曹操的侄孙,曹真的儿子,魏魏宗室的重要人物。魏明帝曹叡在临终时,他与司马懿共同担任了...
原创 明... 为了阐明明军如何支援朝鲜抗击倭寇,我们的时间线需要拉回到1592年年初。那时,部分在日本的华人通过秘...
原创 董... 关东的诸侯们推选袁绍为联军盟主,但他们并没有统一集结兵力围攻董卓,而是各自为战。虽然他们的目标是一致...
原创 北... 近日,有关媒体报道了一则引人注目的事件。北京贸易大学的教授刘业进提出一个颇具争议的建议:将故宫所有财...
原创 明... 这篇文章旨在阐明明朝与朝鲜的关系并非许多人想象的那么“亲密”甚至是“直接控制”。很多人误以为朝贡就是...
原创 《... 2004年,西安高二学生成长在语文课上读到李密的《陈情表》,一个细节让他心头一震:这位西晋官员的前半...